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仁用杏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抗寒生理机理研究

作 者: 杨向娜
导 师: 魏安智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林木遗传育种
关键词: 仁用杏 抗寒性 生殖发育 生殖器官 模糊隶属函数法
分类号: S66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83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仁用杏三个主栽品种优一、白玉扁、龙王帽的生殖器官为试验材料,对其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及分析比较,并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定。具体结论以下:1.在低温胁迫下,仁用杏生殖器官的电解质渗出率随低温程度的加剧而增加,表明低温可导致生殖器官细胞膜透性增大,发生离子泄露,产生膜伤害。不同发育时期的生殖器官在同一低温下电解质渗出率大小不同,表现为:休眠花芽>膨大花芽>花蕾>花朵>幼果。幼果对低温最敏感、最易造成膜伤害,龙王帽、优一、白玉扁的幼果开始发生膜伤害的临界温度分别为-1℃、-2℃、-3℃。2.仁用杏不同发育时期生殖器官的抗寒性不同、半致死温度差异明显,抗寒性大小表现为:花芽>花蕾>花朵>幼果。龙王帽休眠花芽的LT50为-25.7℃、膨大花芽的LT50为-19.4℃、花蕾的LT50为-12.6℃、花朵的LT50为-8.7℃、幼果的LT50为-3.9℃;优一休眠花芽的LT50为-28.7℃、膨大花芽的LT50为-20.5℃、花蕾的LT50为-15.2℃、花朵的LT50为- 10.10℃、幼果的LT50为-4.5℃;白玉扁休眠花芽的LT50为-31.2℃、膨大花芽的LT50为-21.4℃、花蕾的LT50为-16.4℃、花朵的LT50为-9.7℃、幼果的LT50为-5.1℃。三个仁用杏品种的抗寒性大小为:白玉扁>优一〉龙王帽。3.仁用杏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从休眠到开花座果,随着自然温度的升高,其生殖器官的半致死温度逐渐升高、抗寒性在逐渐降低。不同生殖发育时期抗寒性的大小为:休眠期>花芽膨大期>花蕾期>盛花期>幼果期。从休眠到开花坐果,生殖器官的MDA含量呈现倒“M”状变化趋势,与抗寒性的相关性较小,不宜单独作为仁用杏的抗寒性评价指标。4.在仁用杏生殖发育过程中,从休眠到开花座果,随着自然温度的变化,其生殖器官的SOD酶活性呈现“M”状变化趋势,SOD保护酶在经历冬季低温后,出现了活性迅速下降的钝化过程。春季随着温度的升高,SOD酶活性开始回升。POD酶活性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仁用杏三品种中以白玉扁的POD活性最高,优一、龙王帽次之。两种酶的活性与仁用杏的抗寒性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仁用杏从休眠到开花座果,生殖器官可溶性糖含量呈“M”状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脯氨酸含量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不同发育时期,生殖器官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与仁用杏品种的抗寒性间相关性较小,不宜单独用作仁用杏抗寒性的评价指标。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19
  1.1 目前的主要研究进展  10-17
    1.1.1 寒害与植物抗寒性  10-11
    1.1.2 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  11-17
  1.2 参试品种生物学特性概述  17-18
    1.2.1 优一  17
    1.2.2 龙王帽  17-18
    1.2.3 白玉扁  18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19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9-24
  2.1 试验地概况  19
  2.2 试验材料的采集  19
  2.3 试验材料处理  19-20
    2.3.1 材料冲洗  19
    2.3.2 低温处理  19-20
  2.4 试验测定方法  20-24
    2.4.1 电解质渗出率的测定  20
    2.4.2 半致死温度L_(T50) 的确定  20
    2.4.3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0-21
    2.4.4 可溶性蛋白质测定  21
    2.4.5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21-22
    2.4.6 丙二醛含量测定  22
    2.4.7 保护酶活性测定  22-23
    2.4.8 物候观测  23-24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24-40
  3.1 物候期观察结果  24
  3.2 仁用杏生殖发育过程中膜透性的动态变化  24-29
    3.2.1 低温胁迫对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与半致死温度LT_(50) 的确定  24-28
    3.2.2 生殖发育过程中LT_(50) 的动态变化  28-29
  3.3 仁用杏生殖发育过程中保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29-31
    3.3.1 SOD 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29-30
    3.3.2 生殖发育过程中POD(过氧化物酶)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30-31
  3.4 生殖发育中MDA(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  31-32
  3.5 生殖发育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  32-35
    3.5.1 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  32-33
    3.5.2 生殖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动态变化  33
    3.5.3 生殖发育过程中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33-35
  3.6 不同时期各指标模糊隶属度平均值及抗寒性综合评价  35-40
    3.6.1 休眠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35-36
    3.6.2 花芽膨大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36-37
    3.6.3 花蕾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37-38
    3.6.4 盛花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38
    3.6.5 幼果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38-40
第四章 结论  40-41
参考文献  41-47
致谢  47-48
作者简介  48

相似论文

  1. 棉铃虫和烟夜蛾生殖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S433
  2. 宁镇丘陵地区假俭草种质资源特性的研究,S688.4
  3. 地被植物勋章菊在苏州地区的引种及应用研究,S688.4
  4. 低温胁迫对紫花苜蓿根颈膜脂脂肪酸含量的影响,S541.9
  5. 阴香抗逆性研究,S792.23
  6. 9个葡萄砧木和品种的抗寒性及耐盐性鉴定,S663.1
  7. 不同草莓品种抗寒性的综合评价,S668.4
  8. 丁氨丙磷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和生殖器官发育的影响,S831
  9. 翅荚木抗寒生理及其鉴定指标的研究,S792.99
  10. 芸香生理生化指标的季节性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Q945
  11. Caspase-9在肉用绵羊主要生殖器官中的分布研究,S826
  12. 广西柑橘新优品种抗寒性研究,S666
  13. 树上干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抗寒性研究,S662.2
  14. 植物动力2003抗寒机理的研究以及油菜抗寒剂的研制,S565.4
  15. 外界环境对紫花苜蓿抗寒性的影响,S541.9
  16. 抗寒优质葡萄品种引种栽培试验,S663.1
  17. 龙爪茅与海滨雀稗坪用特性、抗寒性及耐盐性比较研究,S688.4
  18. 甜菜碱及其复合试剂提高玉米幼苗耐寒性的效应和应用,S513
  19. 阿尔山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S763.421
  20. 转ICE1基因提高水稻抗寒性的生理机制研究,S511
  21. 扁桃枝叶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相关性研究,S662.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果树园艺 > 核果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