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种三并联万向工作台的研究

作 者: 王洪涛
导 师: 邹平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万向工作台 误差分析 D-H参数 微分变化 样机制造
分类号: TG6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并联运动机床作为一种新型机床,已经在许多领域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其发展逐渐进入产业化阶段,由于其本身的结构特性,其主要存在的问题——精度问题,已经日显突出,成为阻碍其普及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种新型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三并联万向工作台。该机构除了具有并联机床刚度高、速度快、工作空间大的优点,同时在主轴上的独特设计实现了一杆多用,简化了结构,另外运动平台的姿态由两根并联杆驱动控制,减少了输入变量,有利于实时控制。对于三并联万向工作台来说,运动平台的的位姿也是由三条驱动链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其精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这三条支链可能存在的误差源,包括零件设计和制造误差,铰链间隙影响,工作时杆件受力变形等。误差影响因素太多,因此对该机构进行全面的误差分析比较困难,建模阻力大。本文将针对机构的运动学方程,针对其中的D-H参数,进行微分变化,分别获得了3条驱动支链上所有微小误差量对于动平台末端位姿的影响;分别建立了3条支链上所有误差源对动平台误差影响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3条支链综合起来对动平台位姿误差影响的分析。经过仿真分析,我们得到了三并联万向工作台中主要的敏感误差源,以及其位姿中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方向。最后,还基于Pro/E对机构进行三维实体模型设计,并且对机构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绘制机构二维装配图,并制造了第一台三并联万向工作台的原理样机。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1章 绪论  9-21
  1.1 并联机器人概述  9-11
  1.2 并联机构的应用与发展  11-17
    1.2.1 国外并联机床的发展及现状  11-14
    1.2.2 国内并联机床的发展与现状  14-17
  1.3 并联机床的误差分析  17-19
  1.4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工作  19-21
第2章 误差分析的基础工作  21-37
  2.1 用D-H参数微分变化法分析并联机床误差的基础理论  21-26
    2.1.1 D-H参数微分变化法简介  21-23
    2.1.2 机器人位姿误差向D-H参数的转化  23-24
    2.1.3 D-H参数的偏差与末端执行器的误差的联系  24-26
  2.2 三并联万向工作平台的介绍  26-28
    2.2.1 并联运动机床的特点  26
    2.2.2 三并联万向工作台的结构特点  26-28
    2.2.3 三并联万向工作台的误差分析思路  28
  2.3 误差分析的基础工作  28-35
    2.3.1 建立机构整体坐标系确定机构的主要参数  28-30
    2.3.2 确定机构的初始状态  30-31
    2.3.3 确定并联杆被动关节的初始参数  31-35
    2.3.4 确定主轴被动关节的初始参数  35
  2.4 本章小结  35-37
第3章 三并联万向工作台各个支链的误差分析  37-57
  3.1 并联杆对动平台的误差影响分析  37-49
    3.1.1 并联杆1上关节坐标系的建立  37-39
    3.1.2 并联杆1上齐次变换矩阵的建立  39-43
    3.1.3 并联杆1的微分矩阵  43-44
    3.1.4 初始状态下并联杆1的误差分析的数值仿真  44-47
    3.1.5 初始状态下并联杆2的误差分析的数值仿真  47-49
  3.2 主轴对动平台的误差影响分析  49-56
    3.2.1 主轴关节坐标系的建立  50-51
    3.2.2 主轴上齐次变换矩阵的建立  51-53
    3.2.3 主轴的微分矩阵  53-54
    3.2.4 初始状态时主轴误差分析的数值仿真  54-56
  3.3 本章小结  56-57
第4章 三并联万向工作台三条支链的综合误差分析  57-65
  4.1 三条驱动链各自的全部误差对于动平台误差的影响  57-58
  4.2 三条驱动链对于动平台误差的综合影响  58-60
  4.3 误差结果分析  60-62
  4.4 工作空间内动平台的位姿误差分析算法  62-64
  4.5 本章小结  64-65
第5章 三并联万向工作台原理样机  65-75
  5.1 单条驱动支链的设计  65-68
    5.1.1 驱动方式的选择  65-66
    5.1.2 并联杆的设计  66-67
    5.1.3 虎克铰链的设计  67-68
  5.2 电机的选择  68-70
  5.3 控制系统简介  70-72
  5.4 三并联万向工作台样机  72-73
  5.5 本章小结  73-75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75-77
  6.1 结论  75
  6.2 建议  75-77
参考文献  77-81
致谢  81

相似论文

  1.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2. 非正交面齿轮齿面建模及加工误差分析,TH132.41
  3. 轴类零件轴向尺寸参数电子在线测量仪的研制,TH822
  4. 半球谐振陀螺误差分析与测试方法设计,V241.5
  5. 无尾飞翼式飞行器主动控制的参数化方法,V249.1
  6. 基于LAH032.905标准的汽车点火线圈终检系统研究,U472.9
  7. RUV4汽车点火线圈工艺参数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U463.64
  8. 航天继电器时间参数测试分析技术的研究,TM58
  9. 基于DSP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10. 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疾病相关miRNA挖掘方法的研究,R341
  11. 激光三角测量装置的优化研究,TH744.5
  12.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TN914.42
  13. 地波辐射源的调制类型识别与参数估计,TN957.51
  14. 统计机器翻译中结构转换技术的研究,TP391.2
  15. 离散切换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TP13
  16. 硝酸钠制配过程中pH值的预测控制及仿真研究,TP273
  17. 超声速巡航导弹姿态控制系统增益调度设计的参数化方法,TJ765.23
  18. 电动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特性分析与控制,TP242.2
  1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R542.22
  20. 基于约束图的服装参数化制板技术,TS941.2
  21. 基于统计方法的核磁共振人脑图像的分割及三维数据的分析,R445.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 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