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我国的犯罪构成模式

作 者: 袁梅
导 师: 高跃先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犯罪构成理论 人权保障
分类号: D92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犯罪构成理论发源于大陆法系,是罪刑法定的直接产物,其重要意义在于防止国家权力滥用、保障人权。而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理论经过前苏联改造过引入我国的,因此与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有许多差异,于是引起我国学界不少人对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怀疑和批判,认为我国犯罪构成不能实现对人权的保护,希望通过大陆模式改造我国犯罪构成及理论。笔者通过关于我国和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在理论价值取向、要件架构和功能实现的争论,说明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是适合我国文化和刑法体系的,无论在理论本身,还是在司法实践上都有保障人权的本意。虽然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也确有其合理和可借鉴之处,但就批判者的观点来看,最为不妥之处是没有充分注意到我国文化政治和刑法体系固有的特性,以致至今难以撼动传统犯罪构成“四要件学说”。笔者因此主张,对待我国现行犯罪构成理论的态度,应该是在坚持的基础上,吸收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保障人权的理念和实现机制,作为我们完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奋斗方向,以更好的适应我国法治化的要求。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5
引言  5-6
第一部分 犯罪构成理论的价值和功能  6-9
  一、犯罪构成理论的形成过程  6-7
  二、犯罪构成理论形成的背景  7-8
  三、犯罪构成理论的价值取向和功能  8-9
第二部分 “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构成理论  9-17
  一、争议观点陈述  10-11
  二、对争议观点的评析  11-16
  三、改进和完善“社会危害性”的必要  16-17
第三部分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的地位  17-28
  一、关于“犯罪主体”和“犯罪客体”是否应该成为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非议  17-20
  二、维持“四要件”的理由  20-28
第四部分 我国犯罪构成的结构和效能  28-36
  一、对我国犯罪构成结构的非议  28-30
  二、笔者的评价和理由  30-33
  三、对我国犯罪构成现在结构的扬弃  33-36
    (一) 必须坚持我国犯罪构成开放性的特点  33-35
    (二) 有必要完善我国实现犯罪构成开放性的方式  35-36
第五部分 完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总思路  36-41
  一、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中强调人权保障价值  37-38
  二、在构建犯罪构成时加入程序正当的观念  38-39
  三、加强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和系统性建设  39-41
  四、加强犯罪构成理论在抽象价值层面的指导作用  41
结束语  41-43
参考文献  43-47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简介  47-49
致谢  49

相似论文

  1.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2. 行政处罚委托制度研究,D922.1
  3. 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研究,D925.2
  4. 被追诉人权利保障及救济,D925.2
  5. 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中的人权保障,D925.2
  6. 看守所中立研究,D631.7
  7. 我国侦查阶段律师辩护制度的构建,D925.2
  8. 论民事搜查制度,D925.1
  9. 关于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人权保障研究,D925.2
  10. 未决羁押制度相关问题研究,D925.2
  11. 论证人保护,D925.2
  12. 反恐背景下公民隐私权的保障与限制,D924.3;D922.14
  13. 论我国劳动知情权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D922.5
  14. 监狱行刑中的人权保障初探,D926.7
  15. 辩护律师非正常执业风险研究,D925.2
  16. 刑事证人拒证权制度研究,D925.2
  17. 人权保障视角下的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研究,D926.8
  18. 论沉默权制度在我国的确立,D925.2
  19. 论重罪案件的刑事和解,D925.2
  20. 论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D926.3
  21. 论刑事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总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