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D-InSAR技术的地下开挖空间分析

作 者: 丁建全
导 师: 姜岩
学 校: 山东科技大学
专 业: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关键词: D-InSAR 数据处理 变形监测 地表下沉 地下开采空间
分类号: TD3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和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是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卫星对地观测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实用价值。 本文首先总结了InSAR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然后从InSAR的基本理论出发,根据InSAR成像的技术原理和具体数据处理理论,按照数据处理流程,结合实例分别对InSAR数据处理的复图像配准、干涉相干噪声抑制等主要环节作了较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对影响InSAR系统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将D-InSAR技术实际应用于矿区下沉监测。按照数据处理基本步骤做简要分析,指出了由大气延波动起的相位延迟和DEM误差的共同作用导致的数据误差。解算出矿区地表下沉值,做出地表下沉等值线,针对典型区域做了地表下沉变形剖面曲线图,根据矿区岩层与地表移动规律和地下开采地表下沉预计模型,分析了地下开采空间。为煤矿安全生产监测提供了新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全文目录


声明  3
AFFIRMATION  3-4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绪论  10-15
  1.1 概述  10
  1.2 空间观测技术在沉降监测研究中的进展及现状  10-13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13-15
2 INSAR及D-INSAR技术原理  15-33
  2.1 雷达遥感测量的发展历史  15-19
  2.2 真实孔径雷达  19-21
  2.3 合成孔径雷达  21-23
  2.4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23-30
  2.5 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30-33
3 地下开挖沉降理论  33-38
  3.1 综述  33
  3.2 覆岩采动下沉理想模型  33-35
  3.3 下沉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估计  35-36
  3.4 地表下沉预计体系  36-38
4 干涉雷达数据处理概述  38-51
  4.1 干涉数据选取  38-39
  4.2 雷达数据的处理  39-46
  4.3 D-InSAR数据处理过程  46-47
  4.4 干涉相干  47-49
  4.5 干涉测量误差来源及影响分析  49-51
5 D-INSAR应用矿区地表沉降信息提取及开挖空间分析  51-60
  5.1 煤矿区开采沉陷D-InSAR处理  51-53
  5.2 差分干涉处理结果  53-56
  5.3 差分结果生成等值线图  56-57
  5.4 地下开挖空间分析  57-60
6 结论与展望  60-62
参考文献  62-6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7-68
致谢  68-69
中文详细摘要  69-78

相似论文

  1. 多线阵CCD视觉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TP274.2
  2. 高速所风洞天平校准软件设计及实现,TP311.52
  3. 基于因子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风机状态诊断研究,F426.61
  4. 基于ARM9的电脑横机可视化数据处理系统研究,TS183
  5. 嵌入式RFID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TP391.44
  6. 云环境下MapReduce容错技术的研究,TP302.8
  7. 带浮力块的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特性研究,TB123
  8. 基于事项理论的会计信息系统功能实现研究,F232
  9. 浅层探地雷达管道回波信号分析处理,TN957.51
  10. 内蒙古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预算费率研究,U418.2
  11.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斜拉桥监测评估方法研究,U448.27
  12. 矿井顶板压力位移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与实现,TP274.2
  13. 高性能低功耗多核处理器研究,TP332
  14. 磁法勘探在河北海兴平原区普查找矿中的应用研究,P631.2
  15. 单基站CORS-RTK精度分析与测量数据处理,P228.4
  16. 变形监测中的GPS技术及数据处理研究,P228.4
  17. 基于可靠性的核电站设备维修和寿期管理研究,TM623.7
  18. 基于小波变换的日负荷预测方法研究,TM715
  19.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性能预估方法研究与导弹弹道仿真,V435.1
  20. 基于刚柔耦合的高重心车辆动态性能及纵向冲击分析,U270.1
  21. 高校招生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矿业工程 > 矿山压力与支护 > 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 > 矿山压力观测与设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