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干红葡萄酒关键工艺研究

作 者: 司合芸
导 师: 李记明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发酵工程
关键词: 干红葡萄酒 蛇龙珠 赤霞珠 采收期 浸渍 酒精发酵 苹果酸-乳酸发酵
分类号: TS26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399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目前国内生产高档干红葡萄酒的主要品种赤霞珠蛇龙珠(烟台地区的主栽、特色品种)葡萄为试材,通过研究葡萄采收期浸渍作用、酒精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等关键工艺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以期对传统的干红葡萄酒工艺进行评价,为干红葡萄酒生产工艺的改进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烟台地区蛇龙珠葡萄(2004年)10月14日糖度达到200.7g/L,在此之后一直持续这一水平没有增加;而葡萄皮色度、总酚、单宁在10月14日之后增加明显。10月底采收时葡萄糖度达到200g/L、葡萄皮总酚、单宁分别达到250mg/L、270mg/L,葡萄皮色度2.0左右,适宜生产陈酿型的葡萄酒;10月14日到10月底采收的葡萄适宜生产中等陈酿型葡萄酒。生产新鲜即饮型葡萄酒采收期应该在10月9日-10月14日。酒精发酵过程中总酚、单宁、色度显著增加,增加幅度远远大于酒精发酵前(后)浸渍;酚类物质的增加量在122.8-470.2%之间,色度增加量在110.2%-192%,色度的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酒精发酵进行到60%左右时,色度达到最大;在此之后酚类物质的溶出速度也明显降低,因此,葡萄酒发酵旺盛期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发酵速度有利于酚类物质的溶出、提高葡萄酒的颜色强度,以期在酒精发酵结束时获得优美的颜色和优质单宁;发酵过程中葡萄醪液中的矿质元素显著增加,葡萄酒中的矿质元素主要来源于葡萄皮;同时生成新的有机酸(乳酸、琥珀酸),酒石酸的浓度显著降低,苹果酸降低幅度的大小与苹果酸-乳酸发酵进行程度有关;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添加VVR对葡萄酒的色度、酚类及感官均有良好的贡献。通过对蛇龙珠、赤霞珠酒精发酵前浸渍研究发现:酒精发酵前浸渍可以增加葡萄酒的色度、总酚、单宁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葡萄酒的质量,但采用这一工艺应有控温措施,并配合一定的循环。酒精发酵结束后浸渍(延长浸渍)对葡萄酒的酒度、糖、总酸、pH没有影响,干浸出物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总酚、单宁一直增加,后期增长速度降低;色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葡萄酒中的矿质元素钠、镁、钾浓度不断增加,锌也有增加的趋势,钙几乎没有变化,铜变化较小。延长浸渍过程中,蛇龙珠与赤霞珠葡萄酒的单酚(没食子酸等11种单酚)浓度与种类有明显差异,在蛇龙珠中没有检测到阿魏酸和顺式白藜芦醇(C-RV),在赤霞珠中没有检测到绿原酸;不同单酚的变化也有明显的差异,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没食子酸、儿茶素、丁香酸浓度不断增加;咖啡酸、T-RV(反式白藜芦醇)浓度不断降低;赤霞珠在浸渍第8天的时候检测到了C-RV,故可推断C-RV可能仅存在于葡萄皮中。研究发现蛇龙珠、赤霞珠葡萄酒分别在浸渍11天、8天综合表现最好,合理的浸渍程度非常重要;传统生产工艺中统一延长一固定时间的做法不可取。对于蛇龙珠葡萄酒综合质量最好时总酚、单宁分别为:1255mg/L、1796mg/L,色度为8.86;赤霞珠葡萄酒综合质量最好时单宁总分分别为:1310mg/L、1956mg/L色度为5.88。在自然条件下,葡萄酒能否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及进行程度有明显差异,酸度是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文献综述  9-16
  1.1 前言  9
  1.2 葡萄酒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9-10
  1.3 葡萄采收期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10-11
  1.4 浸渍干红葡萄酒  11-12
  1.5 苹果酸-乳酸发酵与干红葡萄酒  12-13
  1.6 干红葡萄酒生产工艺现状及主要研究方向  13-14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16
第二章 葡萄采收期的研究  16-21
  2.1 前言  16
  2.2 材料与方法  16-17
  2.3 结果与讨论  17-20
  2.4 本章小结  20-21
第三章 葡萄酒酿造与贮藏过程的研究  21-28
  3.1 前言  21
  3.2 材料与方法  21-22
  3.3 结果与讨论  22-26
  3.4 本章小结  26-28
第四章 葡萄酒浸渍工艺研究  28-36
  4.1 前言  28
  4.2 材料与方法  28-29
  4.3 结果与讨论  29-35
  4.4 本章小结  35-36
第五章 苹果酸-乳酸发酵工艺研究  36-45
  5.1 前言  36
  5.2 材料与方法  36-37
  5.3 结果与讨论  37-43
  5.4 本章小结  43-45
结论与展望  45-46
致谢  46-47
参考文献  47-51
附论文清单  51

相似论文

  1. 海红果醋加工技术的研究,TS264.22
  2. 远海梭子蟹及其软壳蟹、抱卵蟹的保存与运输研究,S968.252
  3. 基于TWC脱除垃圾焚烧烟气中NOx实验研究,O643.36
  4. 微弧氧化V2O5/TiO2复合光催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B43
  5. 不同采收期对哈密瓜果实贮藏生理和品质的影响,S652.1
  6. PMMA介质层铟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制备与研究,TN321.5
  7. 复合氧化物纳米电极的制备及催化氧化降解污染物,X505
  8. 辽宁桓仁冰酒产区冰葡萄酒关键工艺研究,TS262.6
  9. 无溶剂有机硅浸渍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22
  10. BaFe_(1-x)Ti_xO_3钙钛矿型NSR催化剂的制备、储存以及抗硫性能的研究,O643.36
  11. 染料敏化电池阳极制备及敏化工艺优化研究,TM914.4
  12. 葡萄产量对果实品质及葡萄酒质量的影响,S663.1
  13. 苜蓿属植物皂苷含量及其遗传变异的研究,S541.9
  14. PHBV/HA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改性与表征,R318.08
  15. 超声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温煤气脱硫剂,X701.3
  16. PS胶体球的制备及其模板的应用研究,TB383.1
  17. 纳米二氧化硅制备石英陶瓷工艺的探索研究,TQ174.75
  18. SiC_f/SiC复合材料反射镜坯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B332
  19. 磷钨杂多酸催化邻苯甲酰苯甲酸合成蒽醌反应研究,TQ245.1
  20. 山茱萸生物学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TQ461
  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炭纸的研制,TQ127.1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酿造工业 > 各种酒及其制造 > 葡萄酒、香槟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