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机制与临床法医学应用研究

作 者: 杨文仲
导 师: 李利华
学 校: 昆明医学院
专 业: 法医病理学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 损伤机制 临床法医学应用
分类号: D9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流行病学特点和颅脑损伤机制;探讨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伤情鉴定、后期伤残评定及相关因素,为预防、控制道路交通事故和临床法医学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和法医学理论技术对2004年昆明地区道路交通事故346例颅脑损伤临床法医鉴定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案例年龄分布呈正态分布,25~64岁占事故人数的61.8%。事故发生的时间分布以19~22时最高,占27.2%,儿童或青少年事故时间以13—14时最高,占33.3%;老年人事故时间以19~22时最高,占38.9%。机动车肇事占肇事车辆总数的80.9%,损伤人员中行人和自行车驾驶员占事故损伤总数的65.3%。交通事故形成的颅脑损伤中重伤占42.6%,儿童、青少年颅脑损伤轻伤占43.3%,老年人颅脑损伤重伤占56%。交通事故颅脑损伤伤残评定Ⅷ~Ⅹ级占伤残评定的89%,后期伤残评定时间伤后6月~1年占评定总数54.6%。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伤残构成与颅脑原发损伤和后遗症的logistic回归方程,伤残构成的相关因素依次为智力缺损、精神障碍、脑神经损伤、脑组织肿胀。结论: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年龄分布以25~64岁人群事故发生率最高,儿童、青少年事故时间以13~14时最高,老年人事故时间以19~22时最高;不同车辆导致颅脑损伤的特点有所不同,机动车肇事最多见,机动车与摩托车造成损伤较重;行人、自行车驾驶员颅脑损伤多见,重伤较多;人员颅脑损伤机制以碰撞伤为主,其次是摔跌伤;儿童以轻型颅脑损伤多见,老年人以重型颅脑损伤最多;后期伤残评定时间以伤后6月~1年评定较合适,颅脑损伤以轻度伤残为主;建立伤残构成与原发性颅脑损伤和后遗症的logistic回归方程,伤残的构成因素以智力缺损、精神障碍为主。

全文目录


一、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机制与临床法医学应用研究  5-33
  (一) 中文摘要  5-6
  (二) 英文摘要  6-8
  (三) 前言  8-9
  (四) 材料与方法  9-10
  (五) 结果  10-25
  (六) 讨论  25-29
  (七) 结论  29-31
  (八) 参考文献  31-33
二、致谢  33-34
三、综述  34-46
四、已刊文章目录  46

相似论文

  1. 河南省樱桃谷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FNC抗DHBV体内试验研究,S858.32
  2. 脊尾白虾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在江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对策,S945
  3. 江苏地区白斑综合征分子流行病学调查,S945.1
  4. 芜湖地区猪“高热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S858.28
  5. 金华地区猪圆环病毒病流行学调查,S858.28
  6. IHHN、TS的流行病学调查和TSV结构蛋白VP1、VP3相互作用的研究,S945
  7. 113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比分析,R692
  8. 合肥市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及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析,R725.1
  9. 阜阳市外环境与职业暴露人群中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R511.7
  10. 合肥地区中老年公务员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R194.3
  11. 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R512.62
  12. 西南地区肝硬化失代偿的相关网络数据库的构建及临床研究,R575.2
  13. 亚低温联合胸腺五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R651.15
  14. 脑外伤病人外周血CD34~+细胞及白细胞含量的动态变化,R651.1
  15. 遵义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R657.4
  16. 山东省体育高考学生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致病分析,G633.96
  17. 江苏省规模化猪场PCV-2流行病学调查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防制,S858.28
  18. 异丙酚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R969
  19. 急性颅脑损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实验分析,R651.1
  20. 银屑病合并症的回顾性分析,R758.63
  21. 62例银屑病住院患者回顾性临床分析,R758.6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法医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