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巨桉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初期土壤养分库及物理性质研究

作 者: 周朝彬
导 师: 胡庭兴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森林培育学
关键词: 林草复合模式 密度 巨按 鸭茅 高羊茅 牛鞭草 土壤养分库
分类号: S7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林草复合系统中,土壤养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同时,植物生长吸收、植物地下根系的分布、植物凋落物的数量和质量反过来也影响土壤养分含量。试验分别设置三个模式,即巨桉+鸭茅、巨桉+高羊茅、巨桉+牛鞭草(以下分别简称为模式Ⅰ、模式Ⅱ、模式Ⅲ),五个密度,即2222株/hm~2、1667株/hm~2、1333株/hm~2、1111株/hm~2、833株/hm~2(以下分别以Ⅰ、Ⅱ、Ⅲ、Ⅳ、Ⅴ表示),测定了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巨桉林草复合模式种植初期养分含量及其物理性质树冠内外差异及随生长季节变化的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三个模式土壤全氮含量在整个5月至11月期间呈现出下降趋势。这可能因为各个模式中的鸭茅、高羊茅和牛鞭草均为禾本科牧草,而禾本科牧草在生长发育期间需氮量较大;其次,试验区处于华西雨屏区,年降雨量丰富,因此,淋洗损失要占氮的损失的一部分;另外,各个模式每次牧草刈割后,要带走部分氮。由于生物体在8月至11月产生的枯枝落叶和死亡根系进入土壤中的有机氮,使得土壤全氮以有机态储存起来,推测是模式Ⅰ、Ⅲ在8月至11月全氮含量回升的主要原因。 三个模式在5月至8月期间,水解氮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因为在6、7月,温湿度较高,有机氮易矿化成分高。三个模式水解氮含量在8月至11月均为下降,可能是在这个期间,土壤温湿度不及夏季,有机氮矿化成分降低;而此时仍然保持一定长势的牧草和巨桉也需要吸收氮素。三个模式水解氮在5月至11月整个期间均呈下降趋势。 各个模式中土壤全磷含量在5月至8月期间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在8月至11月,土壤全磷含量均为下降趋势,整个期间均呈下降趋势。可能因为在这个期间,系统中巨桉和牧草仍保持生长,土壤中的全磷转化为有效磷供植物体吸收,导致了全磷的消耗。 有效磷含量在5月至11月各个模式均呈下降趋势,虽然此时较高的温湿度有利于有机磷矿化作用,但此时植物处于生长期,推测生物固定速率大于矿化速率,所以此时有效磷呈下降趋势。前面在各个模式中,土壤全磷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也会影响全磷向有效磷的转化量。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前言  8
1 文献综述  8-16
  1.1 林草复合系统的意义  8-11
    1.1.1 有利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提高表土抗冲刷能力和涵养水源  9
    1.1.2 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持地力  9-10
    1.1.3 可促进林木生长、缩短郁闭年限、提高林地生产力  10
    1.1.4 可提高光能利用率  10
    1.1.5 改善土壤含水量、调整土温、改善林内环境  10-11
  1.2 林草复合系统中林分密度效应  11-13
    1.2.1 林分密度概述  11
    1.2.2 林分密度与林下植被之间的相互作用  11-12
    1.2.3 林分密度对林分土壤性质的影响  12-13
    1.2.4 巨桉的林分密度和土壤养分库方面研究  13
  1.3 林草复合系统理论  13-16
    1.3.1 系统论原理  13-14
    1.3.2 草本植物在系统中的不可替代原理  14
    1.3.3 生物间的生化相互作用原理  14
    1.3.4 生态位结构原理  14-15
    1.3.5 复合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原理  15
    1.3.6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原理  15
    1.3.7 林草复合系统中的复杂性和邻体干扰原理  15-16
2 试验材料和试验地状况  16-19
  2.1 试验材料  16-17
  2.2 试验地概况  17-18
  2.3 巨桉-几种牧草复合模式实验期间经营管理措施  18-19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9-20
  3.1 研究内容  19
  3.2 样品采集  19-20
4.结果与分析  20-42
  4.1 土壤氮素变化特征  20-25
    4.1.1 土壤全氮含量变化  20-22
      4.1.1.1 模式Ⅰ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20-21
      4.1.1.2 模式Ⅱ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21
      4.1.1.3 模式Ⅲ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21-22
    4.1.2 土壤水解氮含量变化特征  22-24
      4.1.2.1 模式Ⅰ水解氮含量动态变化  22-23
      4.1.2.2 模式Ⅱ水解氮含量动态变化  23-24
      4.1.2.3 模式Ⅲ水解氮含量动态变化  24
    4.1.3 土壤氮素含量变化小结  24-25
  4.2 土壤磷素变化特征  25-30
    4.2.1 土壤全磷含量变化  25-28
      4.2.1.1 模式Ⅰ全磷含量动态变化  26
      4.2.1.2 模式Ⅱ全磷含量动态变化  26-27
      4.2.1.3 模式Ⅲ全磷含量动态变化  27-28
    4.2.2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  28-30
      4.2.2.1 模式Ⅰ有效磷含量动态变化  28
      4.2.2.2 模式Ⅱ有效磷含量动态变化  28-29
      4.2.2.3 模式Ⅲ有效磷含量动态变化  29-30
    4.2.3 土壤磷素含量变化小结  30
  4.3 土壤钾素变化特征  30-35
    4.3.1 土壤全钾含量变化  30-32
      4.3.1.1 模式Ⅰ全钾含量动态变化  30-31
      4.3.1.2 模式Ⅱ全钾含量动态变化  31-32
      4.3.1.3 模式Ⅲ全钾含量动态变化  32
    4.3.2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  32-34
      4.3.2.1 模式Ⅰ速效钾含量动态变化  32-33
      4.3.2.2 模式Ⅱ速效钾含量动态变化  33-34
      4.3.2.3 模式Ⅲ速效钾含量动态变化  34
    4.3.3 土壤钾素变化小结  34-35
  4.4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35-37
    4.4.1 模式Ⅰ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  35-36
    4.4.2 模式Ⅱ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  36
    4.4.3模式III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  36-37
    4.4.4 土壤有机质变化小结  37
  4.5 土壤物理性质  37-39
  4.6 土壤有机质和养分贮量(库)  39-42
5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建议  42-45
  5.1 结论  42-44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  44-45
参考文献  45-48
英文摘要  48-50
致谢  50-51
公开发表论文  51

相似论文

  1.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2. 基于图的标志SNP位点选择算法研究,Q78
  3. 基于超声波的泥浆密度测试机理的研究,TE256.7
  4.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流动过程数值分析,TM911.4
  5. 电流及电场对结晶器铜板上电镀镍及其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TQ153.2
  6. 基于非规则LDPC码的BICM系统优化设计,TN911.2
  7. LDPC码译码算法的研究,TN911.22
  8. 液芯胶囊制备特性研究及在牛奶连续接种中的应用,TS252.4
  9. 密度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S513
  10. Mean Shift结合拓扑约束法进行高密度细胞追踪,Q25
  11. 土壤酶活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S154
  12. 双季稻群体生长与氮吸收对密度和氮肥的响应及其NDVI诊断,S511
  13. 密度与钾素互作对延边烤烟生理生态指标及其品质效应的影响,S572
  14. 施肥和密度对留兰香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S573.9
  15. 苏麦3号矮秆密穗突变体NAUH164的遗传分析及突变座位的分子标记定位,S512.1
  16. 施氮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分布和产量的影响,S512.11
  17. 种植密度对棉铃(纤维、棉籽)品质形成的影响,S562
  18. 氮素对高羊茅耐寒性生理机制研究,S688.4
  19. Copula-EGARCH-核密度模型研究及应用,O211.3
  20. 飞秒激光与Si3N4晶体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O734
  21. 东北雨养农业区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研究,S51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土壤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