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鳞伞属(Pholiota)真菌个体发育研究

作 者: 王欢
导 师: 图力古尔
学 校: 吉林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鳞伞属 菌丝体 子实体 个体发育
分类号: S6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7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选择了宏观结构差异较小的鳞伞属(Pholiota)的7个种:光帽鳞伞、多脂翘鳞伞、金毛鳞伞丝变种、黄鳞伞、多脂鳞伞、翘鳞伞和金毛鳞伞进行了发育生物学研究,包括其菌丝体发育试验,栽培试验,及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6个种(除了黄鳞伞)进行了子实体个体发育研究。 菌丝体发育研究包括菌丝在不同碳源、氮源、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生长速率的测定。不同种的菌丝对生长条件的要求不尽相同。在碳源利用的试验中发现,作为大多数真菌生长适宜的葡萄糖并不适合这7种鳞伞属真菌的生长,只有金毛鳞伞丝变种和多脂鳞伞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但对翘鳞伞和金毛鳞伞菌丝生长效果最差的是葡萄糖。在氮源利用的试验中发现,菌丝生长利用最差的均为硝酸铵,牛肉膏、蛋白胨和酵母膏的作用效果差异不大。7个种的菌丝有广泛的pH生长范围,在pH7—11范围内均可以生长,其中pH6—7范围内生长最好;仅有光帽鳞伞和多脂鳞伞超出了这个范围。在10℃—35℃范围内都能生长,20℃—25℃为最适生长温度。 对这7个种采用罐头瓶栽培,在木屑、米糠为主的培养料中,适宜条件下均出菇。但菌丝长满瓶和长出原基时间在种间有差异,且菌丝长满瓶天数和原基发生天数无一一对应关系,即菌丝长满瓶天数短其原基发生天数不一定短;种间出菇量差异也较大,引种驯化早的种(如光帽鳞伞和多脂鳞伞)在本次栽培试验中菌丝满瓶时间短,出菇量多,得到三茬子实体。有的未见栽培报道的种(如多脂翘鳞伞)在本次试验中长出原基时间最短,出菇量也多。但有的种(如金毛鳞伞丝变种和黄鳞伞)长出子实体较少,其菌丝体发育条件还需要进一步试验。 对栽培出菇的其中6个种通过石蜡切片,进行了子实体个体发育试验,并对相近的两个种桔黄裸伞(Gymnopilus spectabilis)和库恩菇(Kuehneromyces mutabilis)作了初步对比。 结果表明鳞伞属属于半被果型,这几个种的发育方式相似,子实层最早分化,属于内源生。菌盖和菌柄之后或同一时期开始发育。原基顶端有两处菌丝发生特化,内部出现菌褶腔,子实层表面菌丝的不同发育形成菌褶。 鳞片由覆盖在原基外侧的菌幕菌丝突出于表面形成,菌盖和菌柄的鳞片属于同一来源。而光帽鳞伞的菌盖菌幕胶质化;菌盖菌幕和菌柄菌幕有时发育成紧贴在盖和柄表面上的小疣。 另外,囊状体出现的早晚,数量的多少;菌幕出现的早晚,菌幕层厚度可以作为种间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属内的这几个种在发育方式上比较接近,而属间的发育

全文目录


第一章 序论  10-20
  1 鳞伞属真菌的研究现状  10-15
    1.1 分类学研究  10-11
    1.2 生物学特性研究  11-13
    1.3 经济价值  13-14
    1.4 其他  14
    1.5 小结  14-15
  2 大型真菌个体发育研究现状  15-18
    2.1 国外研究现状  15-17
    2.2 国内研究现状  17-18
  3 研究意义  18-20
第二章 鳞伞属真菌菌丝体发育研究  20-32
  1 试验材料  20-21
    1.1 供试菌种  20
    1.2 供试培养基  20-21
  2 试验方法  21-22
    2.1 菌种分离、保存  21
    2.2 菌种的活化  21
    2.3 菌丝体发育试验  21
    2.4 栽培试验  21-22
  3 结果与分析  22-28
  4 讨论  28-32
第三章 鳞伞属真菌子实体发育研究  32-47
  1 试验材料  32
  2 试验方法  32-33
    2.1 试剂配制  32
    2.2 切片制作  32-33
    2.3 显微观察、摄影  33
  3 结果与分析  33-44
    3.1 光帽鳞伞的子实体发育  33-36
    3.2 多脂翘鳞伞的子实体发育  36-38
    3.3 金毛鳞伞丝变种的子实体发育  38-39
    3.4 多脂鳞伞的子实体发育  39-41
    3.5 翘鳞伞的子实体发育  41-42
    3.6 金毛鳞伞的子实体发育  42-43
    3.7 桔黄裸伞的子实体发育  43
    3.8 库恩菇的子实体发育  43-44
  4 讨论  44-47
参考文献  47-52
图版  52-76
致谢  76

相似论文

  1. 营养和空间因素对雌性蜜蜂发育的影响,S891
  2. 大杯蕈优良菌株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S646
  3. 矿质元素对北虫草继代培养表型多样性,产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S567.35
  4. 正红菇菌丝体凝集素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S567.39
  5. 食用菌栽培料农药残留情况调查及对子实体安全生产的影响研究,S646
  6. 贵州凯里生物群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的研究,Q915.819
  7. 糖化酶工业生产菌株选育及其种子制备工艺优化,TQ925
  8. 紫外线诱变筛选黑木耳优良菌株及RAPD鉴定,S646.6
  9. 重金属对杏鲍菇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在子实体中的积累的研究,S646
  10. 大白口蘑化学成分研究,S646
  11. “调节型”和“顺从型”寄生蜂对寄主小菜蛾的生理调控,S476.3
  12. 灵芝不同生长期化学成分的检测及菌丝体发酵条件的优化,R284
  13. 不同来源灵芝子实体特性以及不同灵芝菌种的生长特征差异的研究,S567.31
  14. 鲍鱼菇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151
  15. 原生质体技术在茯苓菌种复壮、育种和生活史研究中的应用,S567.32
  16. 茯苓高产优质菌株的复壮技术研究,S646
  17. 灵芝对四种重金属富集作用的研究,R285.5
  18.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殊性及抗源筛选研究,S565.103.
  19. 花菇形成机理的研究,S646.9
  20. 微量元素锗在灵芝体内的富集特性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S567.31
  21. 蛹虫草菌丝粉和培植子实体下脚料对丰产鲫抗病能力的影响,S94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菌类(食用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