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微生物学安全评价系统研究

作 者: 张小英
导 师: 李君文
学 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专 业: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关键词: 污水 再生水 安全评价 指示微生物 消毒
分类号: X7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0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废水的再生回用是开源节流、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现已证实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可能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再生水是以污水为源水,如果消毒不彻底、或被污染,则同样会威胁人们的健康。但是针对污水及再生水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致病微生物,现有世界各国再生水回用标准中,却没有系统的微生物学安全评价指标。本课题就将从人们最关心、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再生水微生物学安全入手,研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微生物学安全评价系统,以指导城市污水的安全再生利用。 采用普通细菌培养法、选择性培养法及敏感细胞培养等技术分离、培养生活污水中可能存在的非致病菌、肠道致病细菌、肠道病毒及噬菌体等。通过一年的检测,发现污水中存在大肠埃希氏菌(104cfu/mL),粪链球菌(≥2400cfu/100mL),创伤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102—103cfu/mL),耳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T系噬菌体及f2噬菌体(102pfu/mL)。 将生活污水初步低速离心处理并高压灭菌,人工加入肠道致病细菌、肠道病毒及指示微生物等,使终浓度到达103—107cfu/L(或pfu/L),观察细菌和病毒在生活污水中的存活状况与规律,并改变条件(包括温度、pH值及时间等),以考察各条件对微生物存活规律的影响。发现各微生物的存活随时间、温度、水质条件和pH值的改变而改变,且不同的微生物其存活规律也不一样。 以载阳电荷滤材为浓集材料,对人工加入到污水(未进行特殊处理)中的指示病毒(f2噬菌体)、肠道病毒(如Polio病毒)进行浓集、回收,并通过改变污水的pH值及在污水中投加含阳电荷材料——聚氯化铝等方法,提高回收效果,使大水样(20L)中病毒的回收率达到80%以上。 采用孔径0.20μm超滤膜为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MBR)观察其对污水中人工加入的肠道细菌,肠道病毒,噬菌体等(103—107cfu/L,或pfu/L)的截留效果及影响因素。发现MBR对细菌的截留率在99.9%以上,对噬菌体的截留率在61.36%—98.00%,对病毒的截留率低于50%。

全文目录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3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3-7
缩写词表  7-8
中文摘要  8-10
英文摘要  10-12
引言  12-15
第一章 城市污水中微生物谱分析  15-21
  一、材料  15-16
  二、方法  16-17
  三、结果  17-18
  四、讨论  18-20
  五、小结  20-21
第二章 微生物在城市污水中的存活规律  21-36
  一、材料  21-22
  二、方法  22-24
  三、结果  24-33
  四、讨论  33-35
  五、小结  35-36
第三章 污水中病毒浓集、回收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36-48
  一、材料  36-37
  二、方法  37-41
  三、结果  41-45
  四、讨论  45-47
  五、小结  47-48
第四章 膜生物反应器(MBR)截留微生物效果  48-55
  一、材料  48-49
  二、方法  49-51
  三、结果  51-53
  四、讨论  53-54
  五、小结  54-55
第五章 再生水消毒措施研究  55-96
  第一节 紫外线消毒  55-68
    一、材料  55-56
    二、方法  56-60
    三、结果  60-65
    四、讨论  65-67
    五、小结  67-68
  第二节 氯和二氧化氯消毒  68-82
    一、材料  68-69
    二、方法  69-72
    三、结果  72-78
    四、讨论  78-80
    五、小结  80-82
  第三节 臭氧消毒  82-93
    一、材料  82-83
    二、方法  83-86
    三、结果  86-90
    四、讨论  90-92
    五、小结  92-93
  第四节 综合讨论  93-95
  第五节 再生水消毒小结  95-96
第六章 污水消毒措施研究  96-102
  一、材料  96-97
  二、方法  97
  三、结果  97-99
  四、讨论  99-101
  五、小结  101-102
第七章 污水和再生水中指示微生物的确定  102-105
结论  105-108
致谢  108-110
参考文献  110-116
附录 实验所用菌种一览表  116-117
综述  117-123
发表论文  123-129
专利说明  129-13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微生物学安全评价规范(草稿)  135-139

相似论文

  1.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2. 新型阳离子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TQ323.6
  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综合应用研究,X826
  4. 双穗雀稗对猪场污水中氮磷吸收及净化效果研究,X713
  5. 基于神经网络的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X937
  6. 阳城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评价与安全投入优化,X936
  7. 纯氧曝气技术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研究,X703
  8.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研究,X703
  9. 乡镇生活污水水体高效菌株筛选及其降解能力的研究,X703
  10. 能源微藻小球藻的污水培养条件研究,X173
  11. 采油厂污水处理方案的经济评价研究,X741
  12.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矿山事故隐患安全评价系统的设计,TD79
  13. 强化复氧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研究,X703
  14. 典型工业固体废弃物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效应研究,X705
  15. 污水处理工艺过程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TP277
  16. 废纸造纸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的研究,X793
  17. 海南省清澜污水处理厂工程自控系统的设计,X703
  18. 基于DEMATEL-ANP水电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模型研究,TV513
  19. 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浴室供热方案研究,TU833
  20. 氯化消毒饮用水孕期暴露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R123.1
  2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X703.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