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FISH技术验证毛冠鹿Y染色体及核型多态机理初步研究

作 者: 粘伟红
导 师: 张锡然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细胞生物学
关键词: 毛冠鹿 FISH Sry基因 着丝粒 性染色体 核型多态 异染色质 C-显带 薄层扫描 罗伯逊易位
分类号: Q9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有关于毛冠鹿的研究报道。毛冠鹿种内核型存在多态现象,到2002年为止在毛冠鹿种内已经发现了5种不同的核型,不同核型间的差别主要集中在几条异染色质丰富的染色体上。对不同核型中性染色体的确定曾有不同的观点。另外,关于毛冠鹿种内核型的多态现象是否是亚种间的差异或者个体差异,以及这种多态现象产生的机制如何等问题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释。为了对毛冠鹿的性染色体进行验证并进一步探讨上述问题做了如下工作: 1)通过显微切割技术获得赤麂Y2单条染色体,经LA-PCR扩增模板量,然后通过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涂染探针,并通过Southern blot对该探针进行验证。设计引物在毛冠鹿基因组中扩增Sry基因全长,测序验证之后通过PCR法制备荧光素标记的Sry基因探针。利用这两种探针分别对雄性毛冠鹿的中期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涂染探针的杂交得到了阳性结果。结合本实验室的基因定位研究对毛冠鹿的Y染色体进行了验证。 2)采用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方法对来自成都动物园的8头毛冠鹿的皮肤细胞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结果出现4种不同的核型,有一种核型与以前所报道的几种核型不一致,确定为新核型(2n=47♀,X染色体为异型,(?))。至此,在毛冠鹿种内共发现了6种不同的核型。根据核型图、C-带及薄层扫描结果分析了毛冠鹿种内染色体多态的表现形式、遗传规律及可能的产生机制。 3)通过PCR法制备荧光素标记的着丝粒序列探针,然后分别对4种不同核型的毛冠鹿中期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在4种不同核型中均检测到了阳性信号。根据不同核型中信号的分布特征,对毛冠鹿种内核型多态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8
第一章 综述  8-16
  1、关于毛冠鹿性染色体核型多态的研究  8-11
  2、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11-16
第二章 用原位杂交技术对毛冠鹿的Y染色体进行验证  16-32
  前言  16
  1、实验材料  16
  2、主要仪器  16-17
  3、主要试剂  17-20
    3.1 染色体制片试剂  17
    3.2 DNA提取试剂  17-18
    3.3 亚克隆试剂  18
    3.4 Southern试剂  18-19
    3.5 FISH试剂  19-20
  4、实验方法:  20-27
    4.1、中期染色体制备  20-21
    4.2、探针的制备  21-25
    4.3、荧光原位杂交  25-27
  5、实验结果  27-30
    5.1 单条染色体的LA-PCR扩增结果  28
    5.2 DIG标记探针的Southern blot结果  28
    5.3 涂染探针的杂交结果  28
    5.4 Sry基因扩增结果  28
    5.5 Sry探针标记结果  28-30
  6、讨论  30-32
第三章 毛冠鹿新核型的发现及异染色质多态  32-42
  前言  32
  1、实验材料  32
  2、主要仪器  32-33
  3、主要试剂  33-34
  4、实验方法  34
    4.1 毛冠鹿细胞的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34
    4.2 中期染色体制片  34
    4.3 C-带分析  34
    4.3 薄层扫描分析  34
  5、实验结果  34-38
    5.1 核型图  34-36
    5.2 C-带图  36-37
    5.3 薄层扫描结果  37-38
  6、讨论  38-42
第四章 毛冠鹿种内核型多样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42-48
  前言  42
  1、实验材料  42
  2、主要仪器  42-43
  3、主要试剂  43
  4、实验方法  43
    4.1 探针制备  43
    4.2 染色体制片  43
    4.3 荧光原位杂交  43
  5、实验结果  43-45
  6、讨论  45-48
参考文献  48-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普通小麦—加州野大麦双二倍体辐射回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S512.1
  2. 涉及大赖草7Lr染色体的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S512.1
  3. 普通小麦—百萨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系的选育与效应分析,S512.1
  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研究,R714.8
  5. SRY、AR、RSPO1基因与性分化异常的相关研究,R394
  6. 硫化镍铜矿浸出体系中菌群组成及浸出效果研究,TF18
  7. 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的检测与分析,R714.5
  8. 第二性征发育不良青少年的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分析,R588
  9. 三例性别发育异常患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R394
  10. 染色体1p、19q缺失与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相关性研究,R739.4
  11. 大麻性别相关的遗传标记研究,S563.3
  12. 水稻减数分裂基因OsSGO1功能研究与分析,S511
  13. 实验动物贵州白香猪母系及父系遗传检测,S828
  14. 运用FISH技术进行黄瓜核型分析和物理图谱的构建与比较研究,S642.2
  15. 叶酸、核黄素及MTHFR多态性对人类淋巴细胞8和17号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影响,R737.9
  16. 毒死蜱降解菌玫瑰红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HW-D3菌株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X172
  17. TERC基因表达情况与HPV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研究分析,R737.33
  18. 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培养研究,X703
  19. 大白菜连锁群特异BAC克隆的筛选及结球甘蓝—大白菜1号、4号异附加系FISH分析,S634.1
  20. 着丝粒蛋白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4.2
  21. 抗菌—乳糖水解双功能酶制剂的“Fish-in-net”固定化研究,Q814.2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动物学 > 动物遗传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