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作 者: 石书正
导 师: 龙方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村与区域发展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
分类号: F29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的设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是协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维护我国政治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探索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加速长株潭一体化,为解决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动我国经济第二次大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基本理论,结合国内外关于“两型社会”的研究情况和相关理论支撑,对“两型社会”的内涵、发展沿革等进行了概述,深入剖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及必要性,建立“两型社会”指标体系模型,结合长株潭的实际情况,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积极探索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从而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的科学发展,为国内城市及城市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导论 9-19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11 1.1 研究的目的 9-10 1.2 研究的意义 10-11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1-16 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3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6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6-17 3.1 研究的思路 16-17 3.2 研究的方法 17 4 可能的创新与研究展望 17-19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9-36 1 基本概念 19-26 1.1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历史演变及内涵 19-23 1.2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内涵 23-25 1.3 "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 25-26 2 研究的相关理论 26-29 2.1 区域经济理论 26-27 2.2 循环经济理论 27-28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8-29 3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战略意义 29-32 3.1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速长株潭一体化 29-30 3.2 设立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为中部崛起寻求一个新的突破口 30-31 3.3 探索"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1 3.4 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31 3.5 探索跨行政区域的区域管理办法 31-32 4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与其它改革实验区的差异 32-36 4.1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与经济特区的差异 32-33 4.2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与其它实验区的异同 33-36 第三章 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现状及评价 36-49 1 资源与环境现状分析 36-40 1.1 资源与资源节约 36-39 1.2 环境与环境保护 39 1.3 环境质量问题的主要分布 39-40 1.4 改善生态环境面临的难点 40 2 长株潭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40-49 2.1 基本思路与方法的选取 40-41 2.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1-42 2.3 方案层的指标集 42-44 2.4 指标释义 44-48 2.5 长株潭"两型社会"主要发展指标 48-49 第四章 国内外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49-70 1 背景 49-50 2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主要做法 50-63 2.1 加强立法 50-54 2.2 实施政策调控 54-58 2.3 开展政府引导和示范 58-60 2.4 企业推动与产业结构重组 60-61 2.5 培育公民节约意识 61-63 3 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有益探索 63-66 4 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启示 66-70 4.1 要加强对建设两型社会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66 4.2 建立和完善节约型产品的标识制度 66-67 4.3 加强城市规划 67 4.4 加强政策调控 67-68 4.5 增加公共投入 68 4.6 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组织、民间团体的作用 68-70 第五章 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政策和建议 70-79 1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总体思路 70-74 1.1 突出区域融合和城乡统筹 70-71 1.2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71-72 1.3 构筑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模式 72-73 1.4 构筑节约、友好型消费体系 73-74 1.5 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74 2 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政策和建议 74-79 2.1 完善建设两型社会的价值理念 74-75 2.2 高起点制定长株潭城市群规划 75 2.3 健全管理体制,形成良性治理结构 75-76 2.4 完善两型社会建设的激励政策 76-77 2.5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77-79 参考文献 79-82 致谢 82-83 作者简介 83
|
相似论文
- 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学思考,B82-058
- 由“两个和解”到“两型社会”,D61
-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家的道德责任研究,B82-053
- 两型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G641
- 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的构建,F299.2
-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TU982.29
- 武汉、长沙两市的政府网站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作用之比较,D630
- 两型社会下会计监管体系研究,F231.6
- 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及相关政策研究,F127
- 长株潭城市群服务外包业发展创新政策研究,F719
- 基于不确定性水质模型的湘江长株潭段水环境容量研究,X11
- 基于IPAT方程的武汉城市圈资源和环境效率评价研究,X820
-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F293.2
-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下的绿色物流发展研究,F259.2
-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研究,F127
-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税法保障机制研究,F812.42
-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湘潭市红色文化遗产利用研究,F592.7
-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武汉市企业营销创新研究,F274
-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F293.2
- 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长株潭城市化问题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