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斯特拉文斯基《三乐章交响曲》研究

作 者: 罗娅妮
导 师: 汪申申
学 校: 武汉音乐学院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三乐章交响曲》 新古典主义 矛盾性 多样性 标题性
分类号: J6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06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斯特拉文斯基的《三乐章交响曲》是作曲家新古典主义晚期的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斯特拉文斯基较为清晰的体现了他多变统一的音乐风格、节奏设计并在旋律写作、和声观念、节奏设计等一系列音乐表现手法领域中娴熟运用,从而使整部作品具有独特的效果。《三乐章交响曲》写于新古典主义时期和二战期间,多种音乐元素和音乐思潮多影响着这部作品,整个作品充满了多样和矛盾,本文细致的梳理了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及其哲学思潮、美学观点、作曲家当时的生活体验等,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逐一分析了作品中所出现的矛盾和多样,并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得出了由于斯特拉文斯基多变风格导致这部作品的多样和矛盾性的结论,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系统论述,迄今尚未见诸国内为学术文献中。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引言  7-9
第一章 斯特拉文斯基和他的交响曲创作  9-18
  第一节 斯特拉文斯基音乐创作的三个时期  9-11
    一、民族主义时期(或称俄罗斯时期)  9-10
    二、新古典主义时期  10-11
    三、十二音音乐的时期  11
  第二节 斯特拉文斯基的交响曲创作  11-15
    一、《降E 大调第一交响曲》(1905—1907)  12
    二、《管乐器的交响》(1920)  12-13
    三、《圣诗交响乐》(1930)  13
    四、《C 调交响乐》(1938)  13-14
    五、斯特拉文斯基交响曲的特点  14-15
  第三节 关于《三乐章交响曲》的基本情况  15-18
    一、作品概述  15-16
    二、创作背景  16-18
第二章 《三乐章交响曲》形态分析  18-28
  第一节 第一乐章形态分析  18-20
    一、材料分析  18-19
    二、结构的划分  19-20
  第二节 第二乐章形态分析  20-21
    一、材料分析  20
    二、结构的划分  20-21
  第三节 第三乐章形态分析  21-22
    一、材料分析  21
    二、结构的划分  21-22
  小结  22-28
    一、节奏节拍  22-24
    二、动机  24-25
    三、和声与调性  25-26
    四、配器  26-27
    五、体裁  27-28
第三章 从作品中多种因素的混融看作曲家音乐创作的多样性  28-48
  第一节 两种题材的拼贴  28-30
  第二节 多种风格音乐语言的融合  30-40
    一、仿古风格  30-32
    二、俄罗斯风格  32-35
    三、爵士音乐  35-37
    四、拼贴技术  37-40
  第三节 两种音乐体裁的混用  40-47
    一、两种体裁综合和借鉴  41-43
    二、混合体裁  43-44
    三、交响乐的演变  44-45
    四、对古代曲式的复兴  45-47
  小结  47-48
第四章 从作品中的几对矛盾看作曲家音乐创作中对立因素的统一  48-77
  第一节 复古与创新的矛盾  48-52
    一、概述  49-50
    二、对传统的继承与复兴  50-51
    三、二十世纪音乐的影响  51-52
  第二节 形式主义的音乐美学思想与标题性音乐内容的矛盾  52-56
    一、关于音乐的标题性内容  52-54
    二、与《音乐诗学》的矛盾——形式主义下的情感显现  54-56
  第三节 日神风格与酒神风格的矛盾  56-59
    一、斯特拉文斯基的两种气质  56-58
    二、《三乐章交响曲》的两种气质  58-59
  小结  59-61
  结语——新浪漫主义的萌芽  61-77
注释  77-81
参考文献  81-89
后记  89

相似论文

  1. 紫金山树木菌根多样性的调查分析,S718.81
  2.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3. 高位精养模式日本囊对虾生长及浮游生物演替规律,S968.22
  4. 不同类型稻田非作物生境的节肢动物多样性,S435.112
  5.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6.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7.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8.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9.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10.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11.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12. 浙江西苕溪流域城镇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X826
  13. 土壤有机营养添加物对土壤微生态的修复效果与机制分析,S143
  14. 连作烟田烟草青枯病的生态控制技术及其微生态机制,S435.72
  15. 江苏省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及水稻抗瘟基因鉴定,S435.111.41
  16.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S476.1
  17. 内共生菌Wolbachia对中国二斑叶螨自然种群线粒体DNA多样性及其进化的影响,S433.7
  18. 黄淮麦区禾谷孢囊线虫ITS分子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121
  19. 部分小麦品种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及其对品质的作用,S512.1
  20.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S511
  21. 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 > 作曲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