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农民主体地位研究

作 者: 沈鑫
导 师: 张保均
学 校: 新疆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地位 制约因素 实现途径
分类号: F3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这已经不是一般性的口号要求,是集中体现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这其中,农民是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农民主体地位是农民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他们的主体主体地位实现与否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农民不仅是创造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是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有机统一体。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对新农村建设乃至国家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部分,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指出农民实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部分分析了当前制约农民主体地位全面实现的主要因素。农民自身素质相对较低,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民主法制不健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存在以及政府和农民自身对农民主体的认识不到位。这些因素成为农民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实现的障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第三部分,提出当前实现农民主体地位的途径。这些途径主要包括:改变人们对农民主体地位的错误认识;打破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创新农民自治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供法律、政策保障,加大政府扶植力度;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在最后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举措,必须要以农民愿意不愿意、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准,一定要切实把农民放在主体地位,一定要注重实效,让农民充分享用新农村建设中的丰硕成果。只有这样,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才会蒸蒸日上。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1. 导言  9-15
  1.1 问题的提出  9
  1.2 研究综述  9-14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5
2.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实现分析  15-24
  2.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  15-17
    2.1.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主体  15-16
    2.1.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主体  16-17
  2.2 实现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总结国内外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及教训得出的结论  17-19
    2.2.1 农民在国外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17-18
    2.2.2 我国农村建设的实践表明要重视并实现农民的主体地位  18-19
  2.3 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农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9-21
    2.3.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人本价值理念的要求  19-20
    2.3.2 新农村建设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0-21
  2.4 实现农民主体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21-24
    2.4.1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21-22
    2.4.2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22-24
3. 新农村建设中制约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因素  24-37
  3.1 农民主体地位认识上的两个误区  24-25
    3.1.1 基层政府对于农民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  24
    3.1.2 农民的自身主体意识缺失  24-25
  3.2 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是影响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根本因素  25-28
    3.2.1 城乡二元结构阻碍着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  25-27
    3.2.2 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的教育发展滞后  27
    3.2.3 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先进意识的形成受到影响  27-28
  3.3 民主法制不健全是影响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重要因素  28-30
    3.3.1 与“三农”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28-29
    3.3.2 农村司法效率低,法律服务欠缺  29-30
    3.3.3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薄弱  30
  3.4 组织化程度偏低使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缺乏有效载体  30-33
    3.4.1 村民自治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31-32
    3.4.2 村委会民主选举欠公正,民主监督薄弱  32
    3.4.3 村委会经济职能弱化,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能力不强  32-33
  3.5 农民自身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内在因素  33-37
    3.5.1 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33-34
    3.5.2 农民劳动技能较低,有一技之长的较少  34-35
    3.5.3 农民的文化生活环境建设较为滞后  35-36
    3.5.4 农民市场意识不高,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36-37
4.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途径  37-54
  4.1 构建政府和农民之间的新型关系,加强政府引导作用  37-40
    4.1.1 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服务农民  37-38
    4.1.2 政府把握方向,统筹规划  38-39
    4.1.3 政府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  39-40
  4.2 推进改革创新,消除制约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根本障碍  40-43
    4.2.1 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40-41
    4.2.2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41-42
    4.2.3 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  42-43
  4.3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43-46
    4.3.1 明确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43-44
    4.3.2 明确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  44-45
    4.3.3 完善涉农立法,加强农村执法队伍建设  45-46
    4.3.4 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46
  4.4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6-50
    4.4.1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村民自治的制度化水平  47-48
    4.4.2 加强村委会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力度以增加农民收入  48-49
    4.4.3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村民自治提供正确领导  49-50
  4.5 加强农民自身建设,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50-54
    4.5.1 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  51-52
    4.5.2 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52
    4.5.3 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52-54
结论  54-55
参考文献  55-59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59-60
后记  60

相似论文

  1.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2.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3.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4. 我国碳减排服务外包理论与对策探索,X321
  5. 丽江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67
  6.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422.6
  7.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制教育研究,D920.0
  8. 盐城市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422.6
  9.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研究,G718.5
  10.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F320.1
  11.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F327
  12.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13. 对随州市吉祥寺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研究,F327
  14. 关于我国情景喜剧传播问题及对策研究,J905
  15. 金融支持影响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F124.3;F224
  16. 一个山村的民居自发更新与设计参与研究,TU241.4
  17.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F323.6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F320
  19.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村民自治组织主体地位的研究,F299.2
  20. 非物质文化影响下的豆村传统村落结构研究,G122
  21. 我国公务员录用竞争机制研究,D630.3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