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生代以来四川盆地及龙门山的剥蚀作用
作 者: 张毅
导 师: 李勇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第四纪地质学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门山 裂变径迹 镜质体反射率 剥蚀厚度 剥蚀速率 热史模拟
分类号: P5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1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盆地和龙门山的剥蚀问题。主体部分可以分为两个,第一个部分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技术研究了四川盆地的剥蚀量,第二个部分利用裂变径迹技术研究了四川盆地和龙门山的剥蚀起始年代,同时也着重介绍了裂变径迹在热史模拟上的应用和实验室方法。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通过对四川盆地内的数个钻井的镜质体反射率数据的分析,发现四川盆地曾经历过平均厚度为2-3km的剥蚀,剥蚀程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强,成都盆地的剥蚀厚度为1-2km,而龙泉山以东的剥蚀厚度则高达3-4km,某些地区的剥蚀厚度超过了5km。 选择四川盆地和龙门山的磷灰石单颗粒裂变径迹年龄和径迹长度分布数据,运用HeFTy软件对样品的热史进行模拟,采用Laselett et al.(1987)的退火模型,获得了温度—时间演化曲线,发现大多数样品在经历过一个缓慢的埋藏阶段后,自30—50Ma以来,呈加速冷却的趋势。结合盆地内剥蚀等厚图,计算出盆地自晚新生代以来的平均剥蚀速率是0.17mm/yr。 选择龙门山的磷灰石和锆石单颗粒裂变径迹年龄,运用地形高差法和矿物对封闭温度法计算了该地区剥蚀速率,根据计算,龙门山自中新世以来经历了一个极快的剥蚀过程,平均剥蚀速率高达0.72mm/yr。 我们推断,30-50Ma以来龙门山及四川盆地的加速剥蚀可能是对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响应;龙门山中新世以来不仅剥蚀作用强烈,而且与临近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的剥蚀速率存在明显差异,正是剥蚀作用驱动了晚新生代以来龙门山的显著隆升。
|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6 第一章 前言 6-9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6-7 1.2 研究现状 7-8 1.3 论文的研究路线和技术方法 8-9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9-12 2.1 四川盆地的地质构造 10-11 2.2 龙门山的地质构造 11-12 第三章 四川盆地的剥蚀厚度 12-28 3.1 用镜质体反射率计算剥蚀量 13-20 3.1.1 镜质体反射率 13-14 3.1.2 从Ro到最大古地温的动力学模式 14-15 3.1.3 四川盆地的地温梯度 15-19 3.1.4 用Ro估算地层剥蚀厚度 19-20 3.2 四川盆地的剥蚀等厚图 20-28 3.2.1 数据的描述和输入 20-27 3.2.2 剥蚀等厚图的描述 27-28 第四章 四川盆地及龙门山的热史 28-43 4.1 裂变径迹的原理和应用 28-33 4.1.1 裂变径迹的原理 28-30 4.1.2 裂变径迹的实验方法 30-32 4.1.3 低温热年代学的模拟技术 32-33 4.2 研究区域样品的描述 33-34 4.3 模拟和计算 34-43 结论 43-44 致谢 44-45 参考文献 45-47 图版Ⅰ 47-48 图版Ⅱ 48-49 附录 49-65
|
相似论文
- 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隆升及与邻区对比,P542.1
- 安徽月山地区龙门山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P618.41
- 利用被动源地震剖面研究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的深部结构,P631.4
- 高演化海相烃源岩元素地球化学评价,P618.13
- 基于波动方程法的原型盆地分析,P618.13
- 应用构造沉积综合法恢复剥蚀厚度,P512.2
- 四川盆地大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震沉积学研究,P618.13
- 龙门山与前陆盆地之间的剥蚀—沉积系统研究,P512.2
-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物源区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特征,P512.2
- 龙门山中—南段冲断带构造演化与流体的运移聚集研究,P618.13
- 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岩相古地理与天然气成藏研究,P618.13
-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研究,P618.13
-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活动构造及其对水系的控制作用,P548
- 龙门山地区自然山水旅游小镇景观规划思路及实证研究,TU986
-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地震工程地质特征研究,P642
- 四川盆地中西北部须家河组第四段气藏储层成岩作用研究,P618.13
- 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山耦合机制:来自裂变径迹的证据,P597.3
- 从小鱼洞地表破裂看汶川地震的动力学机制,P315.9
-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大地电磁研究,P631.325
-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研究,P618.13
-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及盆地演化分析,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