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环肽优势构象的理论化学研究

作 者: 朱艳艳
导 师: 唐明生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物理化学
关键词: 环肽 环二肽 理论计算 优势构象 过渡态 离子载体 IRC
分类号: O629.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82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环肽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多数可作为药物或者药物前体,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环二肽是环肽成员中最小的一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环二肽具有二酮哌嗪结构,因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环二肽特殊的空间构象使其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在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很多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受到国内外许多化学家、生物学家和药学家的关注。 本论文共包括五部分:(1)介绍了环肽定义、环肽分类、生物学意义、合成方法以及环肽化学的研究现状,简要说明了整篇论文的布局与思路。(2)为了考察环二肽的优势构象,用Gaussian 03程序B3LYP/6-31G(d)对100种环二肽进行了全参数优化计算。(3)运用从头算Hartree-Fock方法在6-31G(d)水平上对线型二肽闭合成环二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找到了九种二肽闭环反应的过渡态结构并用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确定了其最低能量反应路径(MEP)。(4)用密度泛函B3LYP和从头算HF两种方法在6-31G(d)水平上对5种环肽作为受体,形成的34种离子载体构象进行了优化计算,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5)用密度泛函B3LYP和从头算HF两种方法对cyclo[(L-Leu-Gly)4]2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 用密度泛函B3LYP/6-31G(d)方法对环二肽首次进行了系统地理论研究。研究表明,环二肽六元环的优势构象呈船式构象。初始构象分别选取六元环为椅式和船式构象,经过全参数优化计算后,得到的优势构象均为船式。并从分子能量,分子轨道,空间效应,热力学等方面分析了这种稳定构象的形成原因。在船式构象中,无论在分子总能量还是核排斥能方面,都比椅式构象占优势;离域效应和超共轭效应也是其能稳定存在的因素之一;而在空间上两个大的侧基都能占据近似平伏键的位置,即船头船尾上两个最大的基团在空间上相距最远,这样可以使分子中各非键原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达到最小程度,进而分子能保持在较低的能量状态。 用从头算Hartree-Fock方法在6-31G(d)水平上研究了九个线型二肽前体闭合成环二肽的反应机理。通过过渡态优化计算找到了此反应过程中的过渡态结构,并通过振动模式分析发现有且只有一个虚频,用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确认该结构为真正的过渡态结构,并同时确定了能量最低反应途径(MEP)。闭环反应的历程是线型二肽前体通过单键的旋转使羧基的C和氨基的N逐渐接近,羧基上的OH脱去,同时C和N继续接近至形成单键,接着氨基上的H脱去,而后H移向OH与之结合成水,最后H2O远

全文目录


郑重声明  3-4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第一章 环肽简介  10-24
  1.1 环肽分类  10
  1.2 环肽生物学意义  10-11
  1.3 环肽研究现状  11-17
  1.4 本论文设计  17-18
  参考文献:  18-24
第二章 环二肽优势构象的理论研究  24-48
  2.1 环二肽简介  24
  2.2 环二肽生物学意义  24
  2.3 环二肽的经济价值  24
  2.4 环二肽合成方法  24-25
  2.5 实验环境  25-26
  2.6 计算方法  26
  2.7 初始构型  26
  2.8 计算结果  26-29
  2.9 理论分析  29-35
  2.10 AB型环二肽构象的研究  35-44
  2.11 结论  44-46
  参考文献:  46-48
第二章 二肽闭合成环二肽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48-73
  3.1 理论部分  48-56
    3.1.1 过渡态理论  48-51
    3.1.2 IRC方法  51-55
    3.1.3 高斯软件中IRC的计算步骤  55-56
  3.2 实验部分  56-72
    3.2.1 实验环境  56
    3.2.2 初始构型  56-57
    3.2.3 计算方法  57
    3.2.4 结果与讨论  57-71
    3.2.5 结论  71-72
  参考文献:  72-73
第四章 环肽离子载体的理论研究  73-102
  4.1 环肽离子载体简介  73-76
  4.2 实验环境  76
  4.3 实验方法  76-77
  4.4 初始构型  77-78
  4.5 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  78-99
    4.5.1 Cyclo(Ala)_6  78-80
    4.5.2 Cyclo(Ala-Gly)_2  80-85
    4.5.3 Cyclo(Ala-Gly)_3  85-90
    4.5.4 Cyclo(Pro-Gly)_3  90-95
    4.5.5 Cyclo(Pro-Gly)_4  95-99
  4.6 结论  99-100
  参考文献:  100-102
第五章 环肽自组装纳米管的理论研究  102-113
  5.1 自组装环肽纳米管简介  102-106
    5.1.1 设计原则  103
    5.1.2 自组装环肽纳米管的孔径及分子构象  103-104
    5.1.3 环肽氨基酸组成及环肽纳米管的表面性质  104
    5.1.4 自组装环肽纳米管的用途  104-106
  5.2 环肽自组装纳米管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106-107
  5.3 实验环境  107
  5.4 初始模型与计算方法  107-108
  5.5 理论分析  108-110
    5.5.1 结构特征  108-109
    5.5.2 结果与讨论  109-110
  5.6 结论  110-111
  参考文献:  111-113
附录  113-116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116-117
致谢  117-118

相似论文

  1. 基于行为特征的IRC僵尸网络检测方法研究,TP393.08
  2. 环肽纳米管作为跨膜水通道的分子设计,TB383.1
  3. 胶接接头残余热应力分布的数值研究,TG491
  4. 氯原子和氟代醚反应动力学机理的理论研究,O643.12
  5. 锂离子电池成膜添加剂的选择和优化,TM912
  6.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组合墙体抗侧性能分析研究,TU392.1
  7. 攀钢西昌钒钛钢铁新基地回填土中桩基负摩阻力研究,TU473.1
  8. 含哌啶配体的铂化合物与靶分子反应的理论研究,R96
  9. 基于导向孔作用的成缝爆破孔网参数确定,TD235.3
  10. 反应合成银氧化锡材料纳米颗粒第一原理与分子动力学研究,TB383.1
  11. 透平压缩机配套油冷却器改进方案研究,TQ051.5
  12. 金表面上CO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研究,O643.32
  13. 军用越野车凸轮鼓式制动器设计与分析,U463.51
  14. 环肽与利胆醇包合物的理论研究,R914
  15. 认知诊断测验的应用研究,TP391.6
  16.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地聚物缩合机理研究,TB303
  17. 球状三嵌段共聚物在受限条件下的结构演化,O631.3
  18. SrCoO_(3-δ)基材料表面催化机制与体相输运性能的研究,TM911.4
  19. 环肽纳米管的自组装工艺研究,TB383.1
  20. 脂肪胺和噻唑反铂抗癌药物与靶分子反应过渡态的理论研究,R91
  21. 地下连续墙的理论计算与工程实测对比分析,TU753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有机化学 > 天然化合物 > α-氨基酸、肽类、蛋白质、核酸 > 肽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