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三七属(毛茛科)植物的形态、结构、发育及系统位置研究

作 者: 宋春慧
导 师: 任毅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黄三七属 解剖学 胚胎学 花器发生 系统位置
分类号: Q9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黄三七属(Souliea Franch.)是东亚特有的单种属,只有黄三七(Souliea vaginata(Maxim.)Franch)1种,隶属毛茛科(Ranunculaceae)升麻族(Trib.cimicifugeae),本文从形态学、解剖学、花形态发生发育和胚胎学等方面对黄三七属植物进行了研究,对于确定其系统位置提供详细的资料。 1.形态结构 黄三七的根尖由根冠和顶端分生组织组成;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无次生根结构。 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相似,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束组成。仅在维管束的结构上存在差别。在茎的次生结构中,维管形成层活动明显。 茎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分子端壁上具网状穿孔板(麻黄式穿孔板)、梯状穿孔板、网状-梯状混合穿孔板、网状-梯状-单穿孔混合型穿孔板、梯状-单穿孔混合型穿孔板及单穿孔板,同时也观察到了端壁多穿孔板和侧壁穿孔板,并对不同类型穿孔板中纹孔膜的残留也进行了观察。其中,网状穿孔板、各种过渡类型的穿孔板均为毛茛科植物中首次报道。 茎节为3叶隙3叶迹。 叶柄马蹄形。维管束排列为环状,叶上表皮具表皮毛,叶下表皮的气孔器为无规则型。 在花托上,着生花萼的节部具单隙3迹。着生花瓣和雄蕊的节部具单隙单迹。 2.花的形态发生 黄三七的花为五基数。顶花5枚萼片,侧花4枚萼片。花序、萼片,花瓣,雄蕊均为螺旋状发生,花器官向心式发育。1—3个心皮同时发生;花瓣与雄蕊无延迟发育的现象;早期心皮腹部产生凹陷并向内对折,经过椅形阶段发育为成熟心皮,成熟柱头具乳突状细胞。 3.胚胎学 黄三七的花药四室,花药壁由表皮(1层细胞)、药室内壁(1层细胞)、中层(2—3层细胞)及绒毡层(1层细胞)。花药壁的形成为基本类型。花粉散播时为2细胞花粉。花粉散沟型。 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核型胚乳。

全文目录


前言  10-15
  1.黄三七属植物介绍  10
  2.研究概况  10-13
    2.1 黄三七属的命名  10
    2.2 黄三七属的研究现状  10
    2.3 毛茛科植物的研究现状  10-13
      2.3.1 形态学及解剖学研究  10-11
      2.3.2 孢粉学  11
      2.3.3 花的形态发生  11-12
      2.3.4 胚胎学  12
      2.3.5 细胞学  12-13
      2.3.6 分子系统学  13
      2.3.7 生物地理分布  13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5
    3.1 解剖学研究  13-14
    3.2 花器官发生和发育的研究  14
    3.3 胚胎学  14
    3.4 黄三七属的系统位置研究  14-15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5-16
第二章 观察结果  16-22
  1.黄三七的形态学特征  16
  2.黄三七的解剖学  16-19
    2.1 根的结构  16
      2.1.1 根尖的结构  16
      2.1.2 根的初生结构  16
    2.2 茎的结构  16-18
      2.2.1 根状茎的次生结构  16-17
      2.2.2 地上茎的结构  17
        2.2.2.1 初生结构  17
        2.2.2.2 次生结构  17
      2.2.3 节部的结构  17
      2.2.4 茎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分子  17-18
        2.2.4.1 网状穿孔板  17
        2.2.4.2 网状-梯状-单穿孔混合型穿孔板  17
        2.2.4.3 梯状-单穿孔混合型穿孔板  17-18
        2.2.4.4 单穿孔板  18
        2.2.4.5 多穿孔板和侧壁穿孔板  18
    2.3 叶的结构  18
      2.3.1 叶片的结构  18
      2.3.2 叶柄的结构  18
    2.4 花的结构  18-19
      2.4.1 花序梗及花梗的结构  18-19
      2.4.2 花的结构  19
    2.5 果实的结构  19
    2.6 种子的结构  19
  3.黄三七花的形态发生和发育  19-20
    3.1 花序的发生和发育  19-20
      3.2.1 萼片的发生和发育  19-20
      3.2.2 花瓣和雄蕊的发生及发育  20
      3.2.3 心皮的发生及发育  20
    3.3 胚珠的结构  20
  4.黄三七胚胎学的初步观察  20-22
    4.1 花药壁的发生和发育  20-21
      4.1.1 花药壁的形成  20
      4.1.2 花药壁的发育  20-21
    4.2 雄配子体发育观察  21
    4.3 雌配子体发育  21
    4.4 胚胎发育观察  21-22
      4.4.1 胚乳的发育  21
      4.4.2 胚的发育  21-22
第三章 讨论  22-28
  1.解剖学  22-23
    1.1 关于黄三七的解剖学特征  22
    1.2 与毛茛科其他属解剖学特征的比较分析  22-23
      1.2.1 关于根的结构  22
      1.2.2 关于茎的结构  22-23
      1.2.3 关于节部结构的讨论  23
      1.2.4 关于黄三七花的结构  23
  2.花的形态发生和发育  23-24
    2.1 关于黄三七花发育特征  23
    2.2 与毛茛科其他属花发育特征的比较分析  23-24
  3.胚胎学  24-25
    3.1 关于黄三七的胚胎学特征  24
    3.2 与毛茛科其它属胚胎学特征的比较分析  24-25
  4 基于形态、结构和发育生物学知识对黄三七属系统位置的探讨  25-28
    4.1 基于形态、结构知识对黄三七系统位置的探讨  25
    4.2 基于花发育生物学知识对黄三七系统位置的探讨  25-26
    4.3 基于胚胎学知识对黄三七系统位置的探讨  26-28
参考文献  28-35
图版说明  35-38
图版  38-55
致谢  55-56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6

相似论文

  1.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2. 环境因子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S685.11
  3. 外源激素对葡萄果穗及果粒致畸原因的解剖学探讨,S663.1
  4. 颈椎黄韧带切除术的解剖基础与临床研究,R687.3
  5. 中下胸椎(T5-T11)椎体侧面血管神经经经经经床意义,R687.3
  6. GPS接收系统PVT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与仿真,P228.4
  7. 30T镗铣床数控技术改造的研究,TG536
  8. 速度电流双闭环伺服系统研究与软硬件设计,TM33
  9. 非洲鸵鸟消化管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S839
  10. 普通油茶有性生殖过程的解剖学研究,S794.4
  11. 人体解剖学在写实三维游戏角色制作中的应用研究,TP391.41
  12. 棕色田鼠与昆明小鼠生殖系统的比较研究,Q958.1
  13. 油茶物候期及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S794.4
  14. 条沙叶蝉Psammotettix striatus(L.)消化系统的形态及超微结构研究,S433
  15. 前臂骨间后神经与肱骨外上髁关系的解剖学观测及临床意义,R687.4
  16. 闭孔神经在闭膜管外的解剖学研究,R322.85
  17. 人膈肌血液供应来源及分布的尸体解剖学研究,R322
  18. 海南无核荔枝胚胎发育及败育的机理初探,S667.1
  19. 树莓再生体系建立及不同基因型综合性状比较研究,S663.2
  20. 茎芥菜胞质四倍体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新种质生物学及杂种优势研究,S6373
  21. 鞍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4例病例分析),R739.45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形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