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活动星系核的光变和演化

作 者: 李怀珍
导 师: 谢光中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
专 业: 天体物理
关键词: 活动星系核 光变 黑洞 演化
分类号: P1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对活动星系核的基本特性及分类、光变、理论模型、中心黑洞演化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对典型的活动星系核进行周期分析,估算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质量以及对活动星系核的演化等进行了研究。 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一)对3C 454.3的射电光变周期分析。我们利用Met(?)hovi射电天文台射电22GHz和37GHz的观测数据利用Jurkevich方法和功率谱方法对3C 454.3进行周期分析,得到6.15年和1.57年的周期,同时利用双黑洞模型对6.15年的周期进行解释,并对中心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简单的估算得到主黑洞和次黑洞的质量分别为1.53×109M和1.86×107M,两黑洞间的距离为5.88×1016cm,它们的寿命为2.37×105年,另外我们估算出系统的引力辐射光度为3.28×1046ergss-1。对于1.57年的周期我们认为是由于螺旋喷流引起的,观测到的流量变化与视角有关。(二)对Seyfert星系Ⅲ Zw 002的射电光变周期分析。我们利用Met(?)hovi射电天文台射电22GHz和37GHz的观测数据利用Jurkevich方法、功率谱方法和弥散相关函数法对Seyfert星系ⅢZw 002光变周期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得到5.15年的周期,与Brunthaler等人(Brunthaler et al.2003)通过定性分析得到的大约5年的周期相吻合,我们认为这个光变周期是由螺旋喷流引起的。(三)黑洞质量的估算。利用光变估算黑洞质量是一个简单而可行的方法,我们在不同的理论模型下通过最小光变时标对一批源的黑洞质量进行估算,发现在Kerr黑洞理论下所得到的黑洞质量与经典动力学方法得到的黑洞质量相一致,而在Schwarzschild黑洞理论和吸积盘理论下所得的黑洞质量与经典动力学方法得到的黑洞质量差别很大,这说明活动星系核中心的黑洞应该是旋转的Kerr黑洞。(四)活动星系核的演化研究。我们用UBV双色图的角度来研究它的演化规律,得到的结果和从黑洞质量、热光度以及吸积率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样支持了Punsly(1996a)的猜想,同时也为活动星系核存在FRSQs→BL Lac天体的演化轨迹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基于非规则LDPC码的BICM系统优化设计,TN911.2
  2. 面向服务实体的网构软件演化模型的研究,TP311.5
  3. 碳排放演化动力系统理论及演化情景分析,X502
  4. Feflow在地下水流模拟方面的应用,P641.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运会理念的演化研究,G812.2
  6. 市场演化状态的判断研究,F014.3
  7. 基于博弈论的公共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研究,F224.32
  8. Skitter与Ark探测架构下AS级拓扑分析及动态核数建模,TP393.02
  9. 基于产业间竞合关系的海洋经济系统演化路径研究,F124
  10.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测试技术研究,TP311.53
  1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224.32
  12. 基于字节码的软件监控及可信演化框架设计与实现,TP311.52
  13. 河南嵩县祁雨沟金矿成矿流体及成矿机制研究,P618.51
  14. 北阿尔金洋新元古代—早古生代裂拼演化过程,P534
  15. 基于“环境-行为”本体模型的软件可信演化研究,TP311.52
  16. 中国北方地区中、新生代古地理与油气资源关系,P618.13
  17. 云南东川铜矿构造演化与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P618.41
  18. 滇西南昌宁—孟连裂谷带火山岩及其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证据,P574.2
  19. 河北阳原钱家沙洼QK综I孔泥河湾组的介形虫和地层划分对比,Q915
  20. 隐马尔科夫模型演化下的隐组检测,O157.5
  21. 基于博弈理论的煤电联合定价研究,F426.21;F224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天文学 > 天体物理学 > 理论天体物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