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优化及其应用研究

作 者: 王艳辉
导 师: 袁书琪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系统 城市旅游 旅游开发 福州
分类号: F59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旅游吸引物系统优化是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许多旅游城市的共同选择,当前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优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空间。本文结合众多文献,在探讨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基础上界定了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概念和内涵,并以系统论为指导把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分为基础吸引系统、配套吸引物系统、形象吸引物系统3个子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对城市吸引物系统的权重的构成进行了定量研究,探索了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现状评价的方法,并根据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优化可以通过内涵挖掘、外延融合、形态更新三种路径来实现,为探讨福州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优化做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把理论应用于实际,是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本研究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州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现状进行研究,结合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要素体系权重和吸引物系统的现状评价方法,对福州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现状进行了评价,认为福州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属于三级吸引物系统,亟待优化。进而针对福州城市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福州旅游吸引物系统优化的构想。本研究所探讨的福州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优化不仅对福州城市旅游的发展具有实际性的操作意义,对当前我国其他旅游城市的旅游开发同样具有方法上的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6
目录  6-8
绪论  8-16
  1. 研究背景  8-9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9-12
  3. 研究意义  12-13
  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6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界定  16-24
  1.1 理论基础  16-20
    1.1.1 旅游系统理论  16-18
    1.1.2 旅游体验理论  18-19
    1.1.3 旅游地吸引力理论  19-20
  1.2 旅游吸引物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关系辨析  20-21
  1.3 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21-24
第二章 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分析  24-34
  2.1 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子系统构成分析  24-26
    2.1.1 基础吸引物系统  25
    2.1.2 配套吸引物系统  25
    2.1.3 形象吸引物系统  25-26
    2.1.4 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  26
  2.2 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26-32
    2.2.1 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构成要素指标筛选的方法  26-27
    2.2.2 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要素指标体系  27-29
    2.2.3 评价方法和权重的确定  29-30
    2.2.4 权重评价结果的解读  30-32
  2.3 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评价  32-34
    2.3.1 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现状评价量化标准  32-33
    2.3.2 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等级指标  33-34
第三章 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优化的路径选择及原则  34-42
  3.1 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优化的路径选择  34-36
    3.1.1 内涵挖掘式  34-35
    3.1.2 外延融合式  35-36
    3.1.3 形态更新式  36
  3.2 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优化的原则  36-42
    3.2.1 凸现地域性特色与兼顾世界性原则  37-38
    3.2.2 密切结合市场需求与培育并引导市场并重原则  38-39
    3.2.3 可持续发展与不断创新原则  39-42
第四章 应用研究——福州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优化  42-58
  4.1 福州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现状  42-45
  4.2 福州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的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45-47
  4.3 福州城市旅游吸引系统优化的路径选择  47
  4.4 福州城市旅游吸引系统优化的具体思路  47-58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8-60
  5.1 研究结论  58
  5.2 创新探索  58-59
  5.3 研究展望  59-60
附录1  60-64
附录2  64-66
参考文献  66-70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70-72
致谢  72-74
个人简历  74

相似论文

  1.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2. 人文视角下福州市普通高校公体武术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07.4
  3.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4.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5.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6. 体验经济视角下芜湖地区体育旅游开发与营销研究,G812.7
  7. 古商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F592.7
  8. 城市旅游营销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592.7
  9. 荔波城市旅游用地及其接待设施指标研究,TU984.18
  10. 风景名胜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TU984.114
  11. 邯郸市峰峰矿区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研究,G122
  12. 攀枝花ASD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F592.7
  13. 都市遗产旅游开发路径研究,F592.7
  14. 福州市花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326.13
  15. 清朝晚期至民国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K25
  16. 永春白鹤拳的传播衍变研究,G852
  17. 基于认知差异视角的饭店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调控研究,F719
  18. 广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分析,F592.7
  19. 基于模糊多属性的旅游开发项目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F590
  20. 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F592.7
  21. 后现代旅游观视野下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