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国家公园评价体系研究

作 者: 刘亮亮
导 师: 袁书琪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评价体系 生态保护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分类号: F5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更多的了解,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当前国际性的焦点议题。国家公园的建立正是人类自然保护运动中里程碑式的创举。作为国家统一管理、规划、经营的资源保护模式,国家公园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游憩发展的双重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传承了国家精神的内涵,成为永续发展的典范。反观国内的自然保护单位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且地方的实际操作权力远大于名义上的国家所有,珍稀的自然资源被层层剥离,变成地方牟取私利的工具,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在中国跟随国际潮流成立第一个国家公园后,吸取国外建设国家公园的成功经验,整合目前国内分散的资源管理现状,就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基于这个现实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征询、实地调查等途径,构建了适用我国自然资源地保护的国家公园评价体系,涵盖了3级指标层共30个基础评价指标,包括对保护地资源基础、环境状况、保护管理条件和开发利用条件四个方面的评价。并运用AHP最终确立了国家公园五级评价标准,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做了实证研究。最后针对我国建设国家公园的欠缺之处,从建立与管理、保护与发展、支持与协调这三方面概述了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的指导与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6
目录  6-9
绪论  9-21
  1 研究背景  9-11
  2 研究意义  11-13
    2.1 论意义  11
    2.2 实践意义  11-13
  3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进展  13-17
    3.1 国外研究进展  13-15
    3.2 国内研究现状  15-17
    3.3 研究述评  17
  4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17-21
    4.1 研究内容  17
    4.2 研究方法  17-19
      4.2.1 文献研究  17
      4.2.2 田野调查  17-18
      4.2.3 访谈讨论  18
      4.2.4 分析综合  18-19
    4.3 技术路线  19-21
第一章 国家公园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  21-27
  1 理论基础  21-22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
    1.2 人地关系理论  21
    1.3 系统控制理论  21-22
    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
  2 相关概念界定  22-27
    2.1 国家公园的基本概念  22-24
    2.2 国家公园的资源特性  24
    2.3 国家公园的价值  24
    2.4 国家公园评价体系  24-27
第二章 国家公园评价体系的构建  27-49
  1 国家公园评价体系构建的作用  27
  2 国家公园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27-28
    2.1 保护性与发展性原则  27
    2.2 综合性与针对性原则  27-28
    2.3 生态性与社会性原则  28
    2.4 科学性与应用性原则  28
  3 国家公园评价指标的选取  28-36
    3.1 国外国家公园的基本特征  28-32
    3.2 国内国家公园的准入标准  32-36
  4 国家公园评价体系的构建  36-40
    4.1 体系建立  36-38
    4.2 指标说明  38-40
  5 权重的确定  40-42
    5.1 层次分析法  40-41
    5.2 确定权重  41-42
  6 建立国家公园评分标准  42-48
  7 评估等级  48-49
第三章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实证研究  49-57
  1 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现实  49
  2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评价依据  49-50
    2.1 保护与发展的两难境地  49-50
    2.2 协调更多矛盾的需要  50
    2.3 区域代表性和研究便利性  50
  3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评价  50-57
    3.1 基本状况  50-52
    3.2 评价结果、分析、建议  52-57
第四章 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57-63
  1 建立与管理  57-58
    1.1 设立程序  57-58
    1.2 管理机构  58
  2 保护与发展  58-60
    2.1 资源保护策略  58-59
    2.2 游憩发展途径  59-60
  3 支持与协调  60-63
    3.1 政府主导  60-61
    3.2 多方协作  61-63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3-67
  1 研究的结论分析  63-64
  2 研究创新与欠缺  64
  3 后续研究的建议  64-67
附录1  67-69
附录2  69-75
附录3  75-77
参考文献  77-83
个人简历  83-8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4-85
致谢  85

相似论文

  1.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2.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3.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4. 北京地区自主服装品牌竞争优势比较研究,F426.86
  5. 切花菊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性状遗传分析,S682.11
  6.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控制评价体系研究,F239.45
  7.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G623.31
  8.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F426.21
  9. 社会力量办学上海华文学院的教学质量管理研究,G729.2
  10. 中石油海外油气勘探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F224
  11. 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TU986.5
  12. 从功能文体学角度看旅游景点简介和导游词的差异,H315
  13. 商业银行社会绩效评价模型研究,F224
  14. 基于预警理论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评价体系研究,F224
  15. 我国电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F426.61
  16.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F832.33
  17. 县级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F812.45
  18. 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评价方法研究,U416.216
  19.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性能评价体系研究,U414
  20. 棉花不同时期抗旱机制的研究及抗旱相关性状遗传分析,S562
  21. 公物法视域中的国家公园法研究,D922.1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