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井上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中的中国情结

作 者: 王红国
导 师: 尚侠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日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井上靖 中国题材历史小说 西域小说 《孔子》 中国情结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1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学界开始译介井上靖的文学作品,到80年代中期,对于井上靖作品的译介与研究达到高峰。我国学者对井上靖及其文学作品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其中既有对井上生平创作的系统介绍,也有对其思想倾向的评价,及对其创作艺术的探索,但更多的是对作品个案的解读。本文力图把其多部中国题材小说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用一根线贯穿起来,来阐释其中国情结。井上靖在青少年时期便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以中国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小说、诗歌以及随笔。况且他还多次来中国来进行考察和访问,并且为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在国内井上靖文学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井上靖的中国情结进行了论述,当然这些论述必须借助对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分析进行的。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对井上靖特殊的成长经历进行介绍,他从小所受中国文学文化熏陶所形成的对中国文化特殊感情,这也成了其创作了大量中国题材小说的根源。其次是关于他的“西域梦”,就是因为井上靖对中国西域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甚至可以说痴恋,才使得他的“西域梦”变成了一部部西域小说。再次,具体论述了井上靖的长篇小说《天平之甍》与《敦煌》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最后,就是通过对《孔子》这部井上靖人生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的分析来阐释井上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以及他心中的中国形象——文弱、爱好和平。孔子这位中国古代的和平使者成了井上靖的化身。井上靖借助孔子来积极为世界和平而呐喊。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7
引言  7-9
第一章 作家井上靖  9-18
  一、成长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  9-12
    (一) 家庭环境  9-10
    (二) 社会环境  10-12
  二、解读井上靖的“西域梦”  12-18
第二章 井上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  18-28
  一、从现代题材小说到历史题材小说  18-20
  二、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写作背景——《天平之甍》、《敦煌》等小说的创作背后  20-23
    (一) 《天平之甍》的创作  20-22
    (二) 《敦煌》  22-23
  三、《天平之甍》与《孔子》  23-28
    (一) 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丰碑——《天平之甍》  23-25
    (二) 《孔子》——对世界和平的呼唤  25-28
结语  28-29
注释  29-30
参考文献  30-32
后记  32

相似论文

  1. 韩国孔子学院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调查与研究,H195
  2. 海外孔子学院的教材研究,H195
  3. 《论语》引《诗》刍议,I206.2
  4. 从汉语言国际传播看中国软实力的提升,G206
  5. 论孔子的礼学思想,B222
  6. 论孔子思想对汉代的影响,K234
  7. 泰国孔子学院发展研究,G125
  8. 重塑“师魂”,G451.1
  9. 孔子的“仁”及其现代意义研究,B222
  10. 梁启超文化思想研究,K25
  11. 泰国学生《论语》学习调查,H195
  12.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韩国孔子学院初级口语课教学设计,H195
  13. 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模式研究,H195
  14.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汉语推广现状研究,H195
  15. 先秦“俭”思想研究,B82-09
  16. 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B222.2
  17. 略论欧战后中国的文化自觉,K261
  18. 国际视野下汉语推广的比较研究,H195
  19. 孔子文学思想对韩愈散文创作的影响,I207.6
  20. 试论孔子的政治观及其现代意义,D092
  21.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在历史教学中的转换和实践,G633.5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