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河西走廊元湖村落演变的研究

作 者: 苏积山
导 师: 王军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村落共同体 生活世界 大众文化 生土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TU98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8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世界的人居环境问题说到底是科学至上主义导致的人文精神缺失造成的。人们往往把这其中一些问题归罪于全球化,认为它造成建筑趋同、多样性消失。全球化本身没什么不对,因为从历史长河中看,人类的发展就是交流与共享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的过程,这是促进趋同的方面;另一方面,生存经验越多,人类的选择余地就越大,就可以“多样化”。科学、全球化如果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人类的基本价值判断及其体系出了问题,那么这把“双刃剑”就会伤到人类自己。 本文研究乡土建筑的根本意义,在于认识建筑对于人类存在的终极价值、使建筑回归其本原:生活世界。 在千里河西走廊这片古老绿洲上分布着大量的村落,它们是早期移民及其后代聚居的地域村落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物质依托,也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武威市元湖村落就是其中之一,它由于人的“在场”而与人共同构成“生活世界”,与城市建筑相比,它更直接地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的关怀。 本文通过对元湖村落的演变之研究,以探究村落对于聚居者存在的意义和促使村落变迁的因素。对村落的变迁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归类为风土、经济、共同体及社会、村落文化及大众文化四个因素,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的起作用,而是以系统的方式起作用,并使村落演变具有阶段性。在各阶段,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本文将演变为三个阶段进行论证。 村落演变的早期和中期,它的存在及演变体现了对人的生存价值的全面关怀,而当代村落的演变却向脱离人文精神的方向发展,大众文化为代表的外来价值判断,越来越使人的行为迷失了对生命存在的基本关怀。村落传统的生土营造技术受到漠视,短期、短视行为使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在快速恶化。对此困境,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全文目录


1.绪论  9-23
  1.1.论文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理由  9-11
  1.2.论文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11-12
    1.2.1.研究的目的  11-12
    1.2.2.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1.3.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  12-15
    1.3.1.国外研究现状  12-13
    1.3.2.国内研究现状  13-14
    1.3.3.国内乡土建筑研究欠缺  14-15
  1.4.研究涉及主要概念  15-17
  1.5.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原则  17-18
    1.5.1.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17
    1.5.2.基于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原则  17-18
    1.5.3.可持续发展理论  18
  1.6.研究的方法基础和论文组织结构  18-20
    1.6.1.研究方法  18-19
    1.6.2.论文的研究范围界定和论文的组织  19-20
  1.7.本章小结  20-23
2.元湖村落的大背景—河西走廊自然及人文简介  23-31
  2.1.河西走廊绿洲  23-24
  2.2.河西走廊绿洲演变与移民社会的形成  24-26
    2.2.1.河西走廊人口发展与其绿洲演变  24-25
    2.2.2.河西走廊移民社会的形成  25-26
  2.3.河西走廊向定居社会的转化  26-28
  2.4.河西走廊移民文化  28-29
  2.5.河西走廊水利建设  29
  2.6.本章小结  29-31
3.元湖村落及共同体演变(上)(1952-1974年)  31-53
  3.1.自然环境  31-35
    3.1.1.概况和地理区域  31-34
    3.1.2.地物地貌  34
    3.1.3.水、气候、土壤与其它自然资源  34-35
  3.2.元湖村落的社会生活  35-43
    3.2.1.人口与耕地  35
    3.2.2.农业灌溉水资源与生产力  35-38
    3.2.3.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制约关系  38-39
    3.2.4.姓氏结构  39
    3.2.5.共同体礼俗  39-42
    3.2.6.共同体的主要功能  42-43
  3.3.村落形态及与共同体的关系  43-52
    3.3.1.村落形态  43-46
    3.3.2.单体建筑形式  46-50
    3.3.3.村落形态与共同体的关系  50-52
  3.4.本章小结  52-53
4.元湖村落及共同体演变(下)(1974-2000)  53-69
  4.1.地物地貌与耕地  53
  4.2.人口与经济的发展  53-61
    4.2.1.水、耕地资源及生产方式的发展  54-56
    4.2.2.人口与经济的增长  56-60
    4.2.3.共同体习俗的变化  60-61
  4.3.农村居民点的建设与传统村落形态的消失  61-65
    4.3.1.村落布局  61
    4.3.2.建筑形态  61-65
  4.4.传统村落的消失  65-68
    4.4.1.传统生土技术上的失缺  66-67
    4.4.2.传统情感及价值观的失缺  67-68
  4.5.本章小结  68-69
5.元湖村落当代建筑的嬗变及村落演变因素综述  69-84
  5.1.大众传媒与村民文化  69-70
  5.2.元湖村落当代建筑的嬗变  70-75
  5.3.文殊村落当代建筑的嬗变及祁丰乡退牧还草小康住宅  75-77
    5.3.1.文殊村当代建筑的嬗变  75-76
    5.3.2.祁丰乡退牧还草小康村  76-77
  5.4.元湖村落演变因素综述  77-79
  5.5.生土技术的缺失及村落建筑的趋同与多样  79-82
    5.5.1.生土技术的缺失  79-80
    5.5.2.建筑及生活垃圾  80-81
    5.5.3.村落形态的趋同与多样化  81-82
  5.6.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82-83
  5.7.本章小结  83-84
6.可持续发展.回归生活.诗意居住  84-91
  6.1.元湖村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84-86
    6.1.1.经济策略  84-85
    6.1.2.建筑生土技术策略  85-86
  6.2.欧洲当代建筑的价值观和生土技术制作方法简介  86-87
  6.3.回归生活、诗意居住  87-91
7.结论  91-94
后记  94-95
致谢  95-96
参考文献  96-98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4.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5.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6.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7.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8.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9.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0.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F326.2
  11. 高一物理渗透人文精神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G633.7
  12. 可持续发展观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实证研究,F224
  13. 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F832;F205
  14. 基于能源效率视角的重庆经济发展转型研究,F206
  15.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16.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X2
  17. 新疆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2
  18. 论中学历史教育的“生活世界”趋向,G633.51
  19. 论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对中学生的价值,G633.955
  20.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研究,G633.7
  21. 作为大众审美文化的选秀现象,G22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