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几种润湿性可控聚合离子液体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作 者: 张洁
导 师: 杨武;高锦章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表面引发聚合 自由基链转移反应 聚合离子液体膜 可控润湿性
分类号: TB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表面润湿性是固体表面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由固体的表面自由能和表面粗糙度共同决定的。近年来,接触角大于150°的超疏水表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构筑方法也已日渐成熟。而表面润湿性动态可控的可逆超疏水/超亲水性材料在自清洁材料,微流体装置,以及变焦镜头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兴趣。但是这种材料的设计研究才刚刚起步,寻求操作简便,膜稳定性高,可逆性好的可控润湿性材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表面引发聚合反应是一种实现材料表面改性的有效手段,通过表面引发聚合反应,将离子液体单元引入基底表面,再通过选择适当的对离子,即可实现材料表面润湿性的改变。本文利用表面自由基链转移反应,在单晶硅表面接枝了不同的聚合离子液体薄膜,并通过对离子的交换,实现了薄膜表面润湿性的可控转变。分别以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AMIM]Cl),1-烯丙基-3-丁基咪唑氯化物([ABIM]Cl)及烯丙基三苯基鏻氯化物(ATPP-Cl)三种离子液体作为实现聚合所需的单体。利用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在羟基化的硅基底上自组装形成含有端巯基的自组装单分子层,然后以DMF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研究了自由基链向巯基的链转移以及表面引发离子液体单体的聚合反应。制备出了三种分别由P[AMIM]Cl、P[ABIM]Cl、PATPP-Cl薄膜修饰的亲水性表面。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薄膜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用椭圆偏光仪测量了薄膜的厚度,并用接触角仪对薄膜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薄膜表面形貌规整,分布均匀。最后通过简单的对离子连续交换实现了薄膜表面润湿性的可控转变。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第一章 绪论 10-32 1.1 引言 10 1.2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 10-15 1.2.1 表面自由能 11-12 1.2.2 接触角与Young’s方程 12-13 1.2.3 非理想固体表面润湿性的两种模型 13-15 1.3 可控润湿性表面 15-20 1.3.1 通过操纵表面微结构及表面化学组成实现润湿性的可控 15-16 1.3.2 热响应性表面 16-17 1.3.3 光响应性表面 17-18 1.3.4 pH响应性表面 18 1.3.5 溶剂响应性表面 18-19 1.3.6 通过阴离子控制表面润湿性 19-20 1.4 离子液体概述 20-22 1.4.1 离子液体的定义 20 1.4.2 离子液体的特点 20-21 1.4.3 离子液体的发展历史 21-22 1.4.4 离子液体的分类及命名 22 1.5 表面引发聚合(surfaceinitiatedpolymerization,SIP) 22-24 1.6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24-26 参考文献 26-32 第二章 表面自由基链转移反应制备润湿性可控聚合离子液体薄膜 32-43 2.1 实验部分 33-35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3-34 2.1.2 硅片表面的羟基化 34 2.1.3 端巯基自组装膜的制备 34 2.1.4 表面引发聚合反应制备聚合[AMIM]Cl薄膜 34 2.1.5 通过对离子交换改变聚合物薄膜的表面润湿性 34 2.1.6 测试方法 34-35 2.2 结果与讨论 35-39 2.2.1 薄膜表面的XPS表征 35-37 2.2.2 薄膜表面的微观形貌分析 37 2.2.3 薄膜表面的润湿性及膜厚度表征 37-39 2.2.4 聚合机理 39 2.3 结论 39-41 参考文献 41-43 第三章 通过自由基链转移反应在硅表面接枝聚合离子液体薄膜 43-53 3.1 实验部分 44-46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4 3.1.2 目标单体1-烯丙基-3-丁基咪唑氯化物[(ABIM)Cl]的合成 44-45 3.1.3 硅片表面的羟基化 45 3.1.4 端巯基自组装膜的制备 45 3.1.5 表面引发聚合反应制备聚合[ABIM]Cl薄膜 45 3.1.6 通过对离子交换改变聚合物薄膜的表面润湿性 45-46 3.1.7 测试方法 46 3.2 结果与讨论 46-50 3.2.1 薄膜表面的XPS表征 46-47 3.2.2 薄膜表面的微观形貌分析 47-48 3.2.3 薄膜表面的润湿性及膜厚度表征 48-49 3.2.4 引发机理 49-50 3.3 结论 50-51 参考文献 51-53 第四章 表面自由基链转移反应制备亲水/疏水可逆转换聚合离子液体薄膜 53-62 4.1 实验部分 54-55 4.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4 4.1.2 硅片表面的羟基化 54 4.1.3 端巯基自组装膜的制备 54-55 4.1.4 表面引发聚合反应制备聚合ATPP-Cl薄膜 55 4.1.5 通过对离子交换改变聚合物薄膜的表面润湿性 55 4.1.6 测试方法 55 4.2 结果与讨论 55-59 4.2.1 薄膜表面的XPS表征 55-57 4.2.2 薄膜表面的微观形貌分析 57 4.2.3 薄膜表面的润湿性及膜厚度表征 57-59 4.2.4 讨论 59 4.3 结论 59-60 参考文献 60-6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2-63 致谢 63
|
相似论文
- 等离子体对铝片表面改性及其引发聚合的研究,TQ316.31
- 表面引发聚合Fe_3O_4/P(MAA-co-NVP)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表征与药物释放研究,TB383.4
- 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润湿性可控的聚离子液体刷,O631.5
- 利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聚合物接枝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TB383.1
- 有机发光材料和高分子活性聚合反应的多尺度模拟研究,O631.3
- 新型亲水作用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色谱性能研究,O657.7
- 高分子体系活性聚合反应的计算机模拟研究,O631
- 聚丙烯本体熔融/表面接枝聚已内酯的研究,TQ316.6
- 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有机高分子/无机复合纳米粒子及其聚合物刷的研究,TQ316.322
- 微弧氧化V2O5/TiO2复合光催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B43
- 二氧化钛中空球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TB43
- 超声喷雾热解法ZnO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43
- 电沉积CuInSe2及Cu(In,Ga)Se2薄膜的热处理工艺研究,TB43
- 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其平坦化研究,TB43
- 表面沉积局限面积NiTi薄膜的PZT材料的频率响应特性,TB43
- 薄膜杨氏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的测试理论研究,TB43
- 电化学共沉积ZnSe薄膜材料及抑氢机理研究,TB43
- 溶胶—凝胶氧传感薄膜的制备与表征,TB43
- 磁控溅射法制备氧化锌铝薄膜及其性能研究,TB43
- 反应磁控溅射镀制(Ti,Nb)N硬质薄膜的研究,TB4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 > 薄膜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