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辽宁省城市化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
作 者: 褚志明
导 师: 吕炜;王伟同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
关键词: 城市化 能源消费 计量模型 影响机制 辽宁省
分类号: F206;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能源作为一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料,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能源看做一种重要的国家级战略性资源。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9.8%,经济总量已经从1978年的3645.22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300670.00亿元。但是,我国经济是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为发展模式,在经济取得巨大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能源资源与环境问题。目前,我国能源资源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能源紧缺日益严重,能源供给不足,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环境污染严重。因而,如何化解能源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当今经济社会的主要现象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未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从持续发展阶段转变为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9年的46.6%。城市化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离不开能源这种自然资源的投入。城市化发展的两种主要表现:一种是农业人口转变非农业人口,从事非农业劳动,离不开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另一种是城市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带来能源资源的的大量消费。所以,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影响能源消费已成为诸多学者广泛关注的主要问题。目前,辽宁省经济增长、城市化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总量都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1978-2008年间,经济增长率始终维持在10%的水平以上,2008年,辽宁省的经济总量达到了13461亿元,是1978年的58倍;城市化发展水平已经从1978年的31.74%上升到2008年的49.92%,从持续发展阶段步入到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总量从1978年的5261.5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08年的17768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达到11.8%。与此同时,辽宁省将按照国家级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与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能源消费总量会进一步加大,能源供需紧张的问题会进一步凸显,能源短缺会越来越制约经济的增长与城市化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了“辽宁省1978-2008年间城市化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作为研究课题,探索当前辽宁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对辽宁省1978-2008年间经济总量、城市化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总量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分析技术对辽宁省城市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辽宁省1978-2008年城市化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之间的长期和短期以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构建了包涵投资(K)、劳动(L)及能源(E)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能源消费约束对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增长尾效”模型,为能源紧缺会制约经济与城市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测量出了能源约束对辽宁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增长尾效”的大小。本文还详细的探讨了城市化影响能源消费的作用机理,提出城市化能够通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等主要因素影响能源消费。最后,基于上面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度长期能源发展规划提供基本依据。实证分析部分,本文研究发现,1978-2008年间,辽宁省城市化与能源消费两个变量,尽管各自是非平稳变量,但长期来看,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双向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城市化发展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长期内,城市化每提高1%,能源消费提高5.38%;短期内城市化每提高1%,能源消费提高3.25%,说明辽宁城市化发展模式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才是辽宁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发现,辽宁省能源约束对经济和城市化发展产生了“增长尾效”,测量得出能源约束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将降低6.74%,城市化发展将降低5.42%。所以,在辽宁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大能源的有效供给,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减少能源消费约束对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对辽宁未来发展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第一,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城市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应该综合协调各项政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来推动城市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能源节约,加快公共交通建设、发展绿色基础设施技术,推广节能建筑。第三,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应该重视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四,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开放和应用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的结构,不要过分依赖煤炭和石油。
|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 苏州市“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669.3
- 城市化对就业的影响及政策研究,F299.2;F224
- 日本明治时期城市化剖析,K313.4
-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问题研究,D630
-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研究,F301
- 离石气温变化及城市化影响初步分析,P467
-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研究,F299.2
- 松花江流域(吉林段)城市化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效应,F299.27
- 2000-2009年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分析,X24
-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F299.2
- 工业化发展定位驱动下的农村城市化问题研究,F299.2
- 苏州市吴中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F572.88
- 基于ArcGIS的辽宁省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P208
- GIS和RS支持下的快速城市化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预警,P208;P237
- 基于全域城市化的大连港发展战略研究,F552.7
- 城市化进程中利益矛盾及对策研究,D61
- 辽宁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现状与对策分析,G82
- 沈阳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F299.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