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序列分析及对其部分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作 者: 刘春亮
导 师: 唐立
学 校: 大连医科大学
专 业: 病原生物学
关键词: 序列 CPG-ODN Toll 样受体(TLRs) NF-κB IL-6
分类号: R37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1.分析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的序列,明确该核酸成分的性质2.通过RNA组分在体外对Caco-2细胞TLR-9通路及对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对肿瘤细胞的作用3.通过RNA组分对肠道菌群失衡小鼠肠粘膜绒毛形态及派氏结中细胞形态恢复情况的研究,探讨其对肠道机械屏障及免疫细胞的作用方法:1.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序列分析:应用Solexa上机前处理过程对样品RNA进行处理,经过加接头反转录后对连接产物进行PCR扩增,进而对PCR产物做TA克隆测序。(测序委托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进行)2.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对Caco-2细胞TLR9通路及细胞增殖的影响(1)实验分为四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RNA100ug/ml组、RNA200ug/ml组。实验组中加入不同浓度RNA组分,阳性对照组中加入CPG-ODN(2)RT-PCR法检测TLR9、NF-κBp65、IL-6 mRNA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p65蛋白水平的变化;ELISA法检测Caco-2细胞培养液中IL-6的变化(3)MTT法检测RNA组分对Caco-2细胞增殖的影响3.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对肠道菌群失衡小鼠肠粘膜绒毛形态及派氏结中细胞形态的影响(1)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重度失衡组,自然恢复组,RNA恢复组。采用抗生素头孢曲松钠灌胃的方式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衡模型后,以RNA组分10mg/kg/天的剂量,连续3天灌胃调节,并从灌服之日起第7天提取标本,检测指标(2)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菌群失衡小鼠通过RNA组分恢复后肠粘膜绒毛形态变化(3)透射电镜观察菌群失衡小鼠通过RNA组分恢复后派氏结中细胞形态变化结果:1.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序列分析:所得39条序列,经Blast比对其中包含德氏乳杆菌23S rRNA和鼠李糖乳杆菌tRNA-Leu等2.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对Caco-2细胞TLR9通路及细胞增殖的影响(1)与对照组相比RNA组分组TLR9及NF-κBp65、IL-6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高于阴性对照组,100ug/mlRNA组表达量低于阳性对照组,200ug/mlRNA组表达量高于阳性对照组(2)RNA组分对Caco-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显示出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3.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对肠道菌群失衡小鼠肠粘膜绒毛形态及派氏结中细胞形态的影响(1)肠粘膜绒毛形态:应用回灌RNA进行恢复后,通过HE染色发现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肠上皮细胞层细胞排列紧密,肠绒毛排列规整,肿胀、断裂消失,绒毛顶端未见坏死脱落的肠上皮细胞,且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通过电镜观察发现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微绒毛恢复整齐,细胞间连接更加紧密(2)派氏结中细胞形态:经过回灌RNA进行恢复后,通过电镜观察发现肠壁派氏结重度失衡组与正常组相比较,淋巴细胞之间的间隙明显变大;树突状细胞伪足变短,通过回灌RNA进行恢复后,与自然恢复组相比,淋巴细胞间隙明显缩窄,树突状细胞伪足延伸结论:1.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中包含德氏乳杆菌23S rRNA和鼠李糖乳杆菌tRNA-Leu等2.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对Caco-2细胞TLR通路具有活化作用3.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对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4.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对肠道菌群失衡小鼠肠粘膜绒毛形态及派氏结中细胞形态具有恢复作用
|
全文目录
摘要 6-8Abstract 8-11前言 11-12材料和方法 12-21 一、实验材料 12-14 二、实验方法 14-21结果 21-30 (一) 乳杆菌代谢产物 RNA 组分的序列分析 21-24 (二) 乳杆菌代谢产物 RNA 组分对 Caco-2 细胞 TLR9 通路的影响 24-27 (三) 乳杆菌代谢产物 RNA 组分对 Caco-2 细胞增殖的影响 27-28 (四) 乳杆菌代谢产物 RNA 组分对肠道菌群失衡小鼠肠粘膜绒毛形态及派氏结中细胞形态的影响 28-30讨论 30-34结论 34-35参考文献 35-38综述 38-46 参考文献 43-46附录 46-47致谢 47
|
相似论文
-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TN914.42
- 采用Gold码的异步直扩系统多址干扰的分析,TN914.53
- 基于FPGA的多用户扩频码捕获研究及硬件仿真,TN914.42
- 面向火箭发动机的数字化装配工艺系统研究与开发,TP391.7
- 没药甾酮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R285
- 基于交织方法的若干序列构造研究,TN911
-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可靠性研究,TM73
-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 诱变选育棉籽粕高效脱毒菌株及其发酵条件筛选研究,S816.6
- 湖羊BMP4基因克隆、表达与多态性分析,S826
-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 溶藻弧菌诱导红笛鲷仔鱼差减文库的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分析,S943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1、N基因的序列分析,S852.65
- Mean Shift结合拓扑约束法进行高密度细胞追踪,Q25
- 基于监督流形学习算法的固有不规则蛋白质结构预测研究,Q51
- 发育于热带地区玄武岩的时间序列土壤中石英和植硅体的变化特征,S153
-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S476.1
- 新疆小麦1Dx5基因的分离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S512.1
- 一个芥菜型油菜品种资源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S565.4
- 小麦miRNA及花器官特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分析,S512.1
- 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S512.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 病原细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