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产业集群的生态种群演化研究
作 者: 黎丽
导 师: 邵云飞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生态种群 动态平衡 演化过程
分类号: F205;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05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产业集群的发展遍布了世界各地各行业,已经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国学术界的产业集群研究虽然历时不长,但产业集群现象却是风起云涌,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产业集群数不胜数。成功的产业集群固然会使经济走向繁荣,然而产业集群并非必然走向成功。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集群都由昔日的辉煌到如今的黯然失色,这说明产业集群并非拥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它同样存在着“生老病死”,经历着从形成、发展到繁荣、衰败的演化过程。因此,研究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探索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对于我国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产业集群的研究视角众多,其中以经济学研究最为丰富。随着学科交叉研究的推进和生态学发展的深入,目前将生态种群理论引入产业集群研究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借鉴生态学、生物数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以其探索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规律,深化对产业集群演化过程的认识,为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借鉴。论文将产业集群与生态种群相似性进行类比,为生态种群与产业集群研究的结合提供可行性说明。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产业集群的主要生态种群特性,即遗传变异性、自组织性、协同竞争性和互利共生性。同时,通过引入Malthusian-Logistic和Lotka-Volterra生态物种数学模型,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平衡模型、互利共生模型和上下游企业平衡模型这三个动态平衡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由于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过程是以多阶段方式呈现出来的,因此论文在参阅已有文献和著作的基础上,将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过程分成初始、成长、成熟和最终四个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的生态演化特征分析,采取归纳演绎的方法总结出生态演化过程阶段模式,并利用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对这一演化阶段过程进行案例印证。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定量模型的论证则会进一步增强本文演化过程阶段划分的说服力,同时还可以利用该模型来判断产业集群的成熟度。因此,论文最后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例,进一步印证产业集群演化过程阶段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对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整个演化过程中目前所处的阶段进行判断,加深对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认识。本文的结论和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对于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阶段划分与已有文献存在差异。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将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分为初始、成长、成熟和最终四个阶段。论文认为在产业集群演化过程的每一阶段的转折点处都有可能面临衰退的危险;在最终阶段,产业集群并不必然走向衰亡,而是存在三种可能的结果,即升级、转移和衰亡。第二,对于产业集群阶段模式研究,采取定性划分和定量论证相结合的方法。目前文献中对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多数是用定性方法画出大概的示意图,并没有利用定量模型论证。本文既对定性阶段进行分析,还利用定量模型推导出各阶段的精确点,而不仅仅局限于示意图的大概描述。第三,本文对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判断其演化过程目前所处阶段。以此作为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定量模型的实例印证,同时为西部地区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定量模型研究提供新的探索。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引言 10-16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0-11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1-15 1.3 研究方法 15 1.4 创新之处 15-16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6-25 2.1 产业集群静态研究 16-19 2.2 产业集群动态研究 19-24 2.2.1 生命周期论 19-21 2.2.2 种群生态论 21-22 2.2.3 集群动态的其他方面研究 22-24 2.3 本章小结 24-25 第三章 产业集群的生态种群特性及动态平衡模型 25-55 3.1 产业集群与生态种群相似性类比 25-33 3.1.1 要素相似性类比 25-29 3.1.2 特征相似性类比 29-32 3.1.3 DICE 模式比较 32-33 3.2 产业集群的主要生态种群特性 33-41 3.2.1 遗传变异 33-35 3.2.2 自组织性 35-38 3.2.3 协同竞争 38-40 3.2.4 互利共生 40-41 3.3 生态种群数学模型 41-46 3.3.1 Malthusian-Logistic 生态数学模型 41-44 3.3.2 Lotka-Volterra 生态数学模型 44-46 3.4 产业集群动态平衡模型 46-53 3.4.1 竞争平衡模型 47-49 3.4.2 互利共生模型 49-52 3.4.3 上下游企业平衡模型 52-53 3.5 本章小结 53-55 第四章 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过程阶段 55-67 4.1 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过程阶段分析 55-59 4.1.1 初始阶段 55-56 4.1.2 成长阶段 56-57 4.1.3 成熟阶段 57-58 4.1.4 最终阶段 58-59 4.2 阶段模式及案例分析 59-65 4.2.1 产业集群演化过程阶段模式 59-61 4.2.2 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演化过程 61-65 4.3 本章小结 65-67 第五章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实证研究 67-91 5.1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67-76 5.1.1 成都高新区发展概况 67-70 5.1.2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近年发展情况 70-76 5.2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演化过程模型 76-81 5.2.1 模型构建与推导 77-79 5.2.2 模型结果阐释 79-81 5.3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证过程 81-89 5.3.1 变量选取及依据 81-82 5.3.2 资料来源及处理 82-83 5.3.3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83-89 5.4 本章小结 89-91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91-93 6.1 研究结论 91-92 6.2 研究展望 92-93 致谢 93-94 参考文献 94-101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101-102
|
相似论文
- 行政生态与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D630
-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湖北省白酒产业集群发展研究,F426.82
- 产业集群模式对促进服装自主品牌的作用研究,F273.2
- 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群的均衡分析,F224
-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网络研究,F062.9
- 技术类型、交易费用与一类产业集群的成因及演化趋势研究,F279.2
-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信任机制研究,F224
- 膝关节屈伸肌力变化对平衡能力的影响,G804.2
- 土地开发整理案例研究,F301
- 吉林省服装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F426.86
- 欠发达地区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F592.7
-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收费定价研究,F224
-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品创新过程与方法研究,F273.1
- 基于仿真的中控台装配线的合并和平衡研究,U468.2
- 正常人动态平衡能力测试的信度和效度,R87
- 基于产能动态平衡的耕地保有量研究,F323.211
- 甘南州城镇体系的时空演进与结构优化研究,F299.21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研究,G124
- 基于生态理论的产业集群动态平衡研究,F270
- 中小企业集群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F127
- 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与对策研究,F27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