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陆九渊“心学”与王阳明“心学”之比较
作 者: 谢东生
导 师: 蒋国保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心学 心即理 本心 良知 致良知
分类号: B24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7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陆九渊和王阳明独特的个人经历和所面临的不同理论课题出发,抓住他们心学的核心观念,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他们的心学思想进行了细致的比较。本文首先简要地梳理了心学思想发展的脉络,重点指出陆王对孟子、程颢心学思想的继承和对佛学的消化,继而亮出他们所面临的不同理论课题。在此基础之上,围绕“心即理”、“本心”与“良知”、“发明本心”与“致良知”等关键性概念,以朱熹理学作为参照,逐步地地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形成原因。本文认为,陆、王心学虽然合以并称,归于一派系,但由于多种因素,他们看起来相似的理论、观念,实际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陆九渊心学十分注重树立道德主体性,虽然整体上有粗疏、沿袭、不够彻底的毛病,但其本身蕴含着广阔的理论开拓空间。而王阳明心学之于陆学,本质上是开出了“‘为道’的内在义路”。王学在整体上体现出圆融通透的品格,融心物、“心”“理”、知行、体用为一体,融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观为一体。王学本质上是对陆学的纯化、深化和超越。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7 引言 7-9 第一章 历史背景与个人履历 9-13 (一) 陆王心学产生和形成的大环境 9-10 (二) 不同的经历与为学个性 10-13 第二章 思想渊源与面对的理论课题 13-18 (一) 思想渊源 13-16 (二) 陆王各自面临的理论课题 16-18 第三章 “心即理”论 18-26 (一) 陆王所谓“心”、“理”的比较 18-22 (二) 陆王之“心即理”的比较 22-26 第四章 心学本体论 26-33 (一) “本心” 27-29 (二) “良知”与“本心”的不同 29-33 第五章 心学工夫论 33-42 (一) 陆王之复性论 33-34 (二) “发明本心”与“致良知” 34-42 结束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6 致谢 46-47
|
相似论文
-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 牟宗三新外王思想研究,B26
- 曹端理学思想述解,B244
- 试论王阳明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035
- 人本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G641
- 从龙应台的创作动机看她对生命的思考,I206.7
- 陆九渊“心”范畴研究,B244.8
- 袁燮思想研究,K245
- 试析水墨绘画中漫画因素的内在意识与外化形态,J205
- 邹守益伦理思想研究,B248.2
- 浅论牟宗三的政治哲学思想,B26
- 和会朱陆——吴澄哲学思想研究,B244
- 阳明四句教与王学分化,B248.2
- 浅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B248.2
- 简论猪八戒的喜剧性格,I207.419
- 《新唯识论》翕辟论哲学研究,B26
- 王阳明诗歌的意境新说,I207.22
- 王阳明“良知”伦理意蕴研究,B82-09
- 现象学视域下的良知理论,B089
- 陆九渊书信编年研究,B244.8
- 论郑玄、孔颖达、朱子、阳明对《大学》之诠释,B244.7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明代哲学(1368~1644年) > 王守仁(王阳明,1472~1528年)及陆王学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