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资源型城市善治的制度逻辑:一个政府与企业互动的新制度分析
作 者: 王澍源
导 师: 李怀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治理 善治 制度逻辑 新制度主义
分类号: F299.2;F123.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J市为个案,采用质性研究的个案方法,对J市进行了累积三个月的实地研究,通过文献法、深度访谈法、观察法收集第一手经验资料,用情境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深入分析。详细探索了个案资源型城市治理的实践过程,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何以走向善治的合法性制度逻辑。本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在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基本问题,交代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二章回顾了前辈学者关于城市治理的基本观点,归纳了这些经典理论的共同贡献以及存在的不足。第三章梳理了本研究的主要概念、理论工具和具体研究方法。第四章从城市基本概况、城市建设历程和城市发展的资源依赖三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个案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概况。第五章分析了个案资源型城市政府和企业在城市治理中的互动过程,主要选取了三个治理实践过程,即城市空间变迁过程中的政府与企业、普通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的政府与企业、“两湖一河”建设过程中的政府与企业。第六章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视角总结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即资源型城市善治的实质是不同的城市治理主体(城市政府、企业与市民)围绕城市的治理行动更多地建立在合乎情理的组织决策与广泛认同基础之上。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合乎情理的组织决策与广泛认同的合作规则是资源型城市善治的合法性制度逻辑;第二,合乎情理的制度逻辑有利于城市治理的资源动员;第三,合乎情理的制度逻辑体现了城市治理与外部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依赖。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第一章 导论 7-10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7-8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8-10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0-17 第一节 文献回顾 10-15 第二节 简要述评 15-17 第三章 研究设计 17-24 第一节 概念界定 17-19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理论工具 19-20 第三节 研究方法 20-24 第四章 个案资源型城市发展概况 24-40 第一节 个案城市基本概况 24-30 第二节 个案城市建设历程 30-37 第三节 个案城市发展的资源依赖 37-40 第五章 个案资源型城市治理过程的实践分析 40-51 第一节 城市空间变迁过程中的政府与企业 40-42 第二节 普通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的政府与企业 42-48 第三节 "两湖一河"建设过程中的政府与企业 48-51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51-56 第一节 结论 51-53 第二节 讨论 53-54 第三节 研究不足 54-56 参考文献 56-60 附录一:访谈提纲 60-62 附录二: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2-63 后记 63-64
|
相似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更换与业绩的实证研究,F224
-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研究,F275
-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点与治理研究,D917
-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计生两非”问题研究,C924.21
-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 新形势下信访处理中的腐败及其治理研究,D632.8
- 网络问政视野下我国政府治理优化研究,D630
- 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研究,G206
-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研究,G647
- 基于IAD框架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的供给影响因素分析,X33
- 侵蚀红壤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肥力质量评价,S158
-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及机制研究,S157
-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G717
- 地方政府治理进程中的警务机制改革研究,D631.1
-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农村防灾减灾组织研究,X43
- WEO:全球环境治理的模式选择研究,X321
- 网络参与视角下的公共危机治理研究,D630
- 政府治理视角下的新社会组织研究,D632.9
- 论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中基层政府能力的提升,D630
- 推动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路径探析,D630
- 基层治理中的民主机制研究,D422.6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 计划管理 > 国家与企业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