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元功能理论视角下的《沁园春·长沙》英译比较研究

作 者: 黄辉
导 师: 彭利元
学 校: 湖南工业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元功能理论 沁园春·长沙 译本 比较分析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8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立足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理论,深入研究了毛泽东诗词中的代表作《沁园春长沙》及其六个英译本(分别由许渊冲、辜正坤、商务印书馆、ElisabethComber(韩素音)、Wang Huiming和Willis Barnstone&Ko Chingpo翻译),并尝试着从概念功能的及物性、人际功能的语气系统以及语篇功能的主位结构三个方面采用了表格分析方法来对比分析原诗和译本,旨在探讨译文在重现原诗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方面的差异,并对差异作简要的分析和评价:一方面,进一步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对比分析中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阐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翻译实践的现实意义与启示。首先,本文对原诗和译文进行概念功能的及物性分析与比较分析。及物系统包括六个过程类型和不同环境成分,各种过程类型传达了各种概念意义。从比较分析来看,就概念意义的传达而言,三位外国译者比三位中国译者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准确。接着,本文对原诗及译文进行了人际功能的语气分析与比较分析。语气由两部分组成,即主语和限定成分;语气类型又主要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不同的语气体现了作者不同的写作意图与情感,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做到原文与译文的人际功能的对等是至关重要的。就此,许渊冲的译文更好的传达了原诗词的人际意义。最后,本文对原诗与译文的语篇功能的主位结构作了分析与比较分析。主位结构由主位和述位两个部分组成,主位结构体现了句中不同成分在语际交换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因此,译者对原文进行主位结构的分析,能使其发现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差异,并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从而更准确的把握原文的语篇结构。通过比较分析,许渊冲与辜正坤的翻译更好地再现了原文的主位结构。由此可见,元功能理论对翻译实践的研究颇有价值:一方面,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从而更准确的传达原文的意义;另一方面,一篇好的译文是否应该同时传达原文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抑或是有所偏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从本文的分析来看,人际意义的对等是保证译文与原文功能对等的关键。

全文目录


ABSTRACT  5-7
摘要  7-11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21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1-13
  1.2 Literature Review  13-16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16-18
  1.4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cedures  18-19
  1.5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19-21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39
  2.1 Ideational Function  21-29
    2.1.1 Transitivity System  22-28
    2.1.2 Voice System  28-29
    2.1.3 Polarity  29
  2.2 Interpersonal Function  29-34
    2.2.1 Mood  30-33
    2.2.2 Modality  33-34
  2.3 Textual Function  34-39
    2.3.1 Thematic Structure  34-37
    2.3.2 Information Structure  37-38
    2.3.3 Cohesion  38-39
Chapter 3 Ideational Functions of the ST and TTs  39-57
  3.1 Tra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ST  39-42
  3.2 Tra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TTs  42-52
  3.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ransitivity between ST and TTs  52-57
Chapter 4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of the ST and TTs  57-63
  4.1 Mood Analysis of the ST  57-59
  4.2 Mood Analysis of the TTs  59-60
  4.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ood between the ST and the TTs  60-63
Chapter 5 Textual Functions of the ST and TTs  63-73
  5.1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ST  63-65
  5.2 Thematic Analysis in TTs  65-71
  5.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me between ST and TTs  71-73
Chapter 6 Conclusion  73-76
  6.1 Major Findings  73-75
  6.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75-76
Bibliography  76-79
Appendix ⅠST and TTs  79-87
Appendix Ⅱ Abbreviations  87-88
Appendix Ⅲ List of Tables  88-9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94-95
Acknowledgements  95

相似论文

  1.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2. 制度变迁视角下我国与美日欧汽车召回制度的比较研究,F426.471
  3.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4. 哲学阐释学视角下李商隐诗歌英译本比较研究,H315.9
  5. 《尘埃落定》藏译本翻译技巧研究,H214
  6. 郴州市农村客运安全问题探讨及对策研究,F542
  7. 对《纽约时报》与《中国日报》涉华社会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H052
  8.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跨区域群体投资根植性研究,F062.9
  9. 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文化翻译研究,I046
  10. 赫拉克利特哲学残篇译注,B502
  11. 基于衔接理论的汉语立法语篇英译研究,H315.9
  12. 《呼啸山庄》中文译本杂合现象研究,I046
  13. 《孔子项讬相问书》藏译本研究,H214
  14.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汉英对译本疑问句对比分析,H315.9
  15. 《大唐西域记》藏译方法研究,H214
  16. 操纵论视域下朱生豪莎译研究,H315.9
  17. 《红楼梦》对偶句翻译策略研究,H315.9
  18. 目的论视角下傅东华《飘》译本研究,H315.9
  19. 异化翻译与文化传播,H315.9
  20. 从勒菲弗尔操纵理论阐释毛泽东诗词两英译本,I046
  21. 白居易《长恨歌》的四种英译本对比研究,I04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