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腔内修复治疗高危复杂腹主动脉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 者: 袁锋
导 师: 韩萍; 梁惠民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覆膜支架 并发症 腔内修复 临床疗效 统计显著性
分类号: R732.2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高危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的治疗策略目的:探讨高危复杂腹主动脉瘤患者实施腔内修复的治疗策略。方法: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中筛选出61例高危复杂患者,收集并整理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前检查及评估、手术方法、术后治疗与随访这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术前详细评估患者的具体病情,围手术期内根据患者个体的差异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案,术中使用了多种血管腔内技术与新型的介入器材,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61例患者中有2例采用了杂交手术方式,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腔内修复,手术成功率为100%。共有4例患者因动脉瘤破裂实施急诊手术,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围手术期死亡率约为1.6%。术中患者共置入覆膜支架主体61枚,髂支78枚,肾动脉血管支架12枚,髂/股动脉血管支架8枚。围手术期内发生内漏11例,其中Ⅰ型2例、Ⅱ型9例,发生率约为18.0%;2例患者术中形成髂动脉夹层,1例患者术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均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解决。随访期为2个月-48个月,平均(17.8±13.9)个月,失访19例,随访率约为68.9%。期间发生内漏13例,包括Ⅰ型3例与Ⅱ型10例,发生率约为31.0%;另发生覆膜支架移位1例,覆膜支架阻塞2例;动脉瘤破裂1例实施二次介入手术治疗。共有6例患者死亡,其中无死亡原因与腹主动脉瘤相关的病例,总生存率约为85.7%。结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对于高危复杂患者而言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全面详细的术前评估、仔细充分的术前准备、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治疗以及周期性的随访复查是确保高危复杂腹主动脉瘤患者治疗成功的必要手段。第二部分腔内修复治疗高危复杂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采用腔内修复的方法治疗高危复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整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5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之分为高危复杂组与普通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治疗及随访结果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高危复杂组共有患者61例,普通组共94例。高危复杂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普通组((68.4±13.5)岁>(63.3±11.2)岁),另外高危复杂组患者疼痛症状的比率、动脉瘤的平均直径与平均长度这几方面也大于普通组(37.7%>22.3%、(5.9±1.5)cm>(4.8±1.2)cm、(9.4±2.1)cm>(7.9±1.8)cm),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复杂组有4例急诊手术患者,其中死亡1例,围手术期死亡率约为1.6%;普通组无急诊手术及死亡病例。高危复杂组与普通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发生内漏分别有11例与16例,发生比率分别约为18.0%与17.0%;发生血管损伤分别有3例与1例,发生比率分别约为4.9%与1.1%;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6.8±6.2)天与(5.9±4.1)天。高危复杂组与普通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是(17.8±13.9)个月与(18.5±13.3)个月,随访率分别约为68.9%与64.9%;期间发生内漏分别有13例与17例,发生比率约为31.0%与27.9%;发生覆膜支架阻塞分别有2例与0例,发生比率分别为4.8%与0%;总生存率分别约为85.7%与91.8%。经检验分析后认为,两组患者之间以上这些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治疗高危复杂患者安全可靠。与普通腹主动脉患者相比较而言,高危复杂患者围手术期与随访期内的绝大多数临床疗效指标在统计学方面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
全文目录
摘要 6-9 Abstract 9-13 前言 13-19 参考文献 16-19 第一部分 高危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的治疗策略 19-55 材料与方法 20-24 结果 24-27 讨论 27-40 小结 40-41 附图 41-50 参考文献 50-55 第二部分 腔内修复治疗高危复杂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55-73 材料与方法 56-58 结果 58-62 讨论 62-68 小结 68-69 参考文献 69-73 结论 73-74 综述 74-95 参考文献 88-95 附录 95-96 致谢 96
|
相似论文
- 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术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R654.3
- 益气化瘀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临床疗效观察,R277.5
- 脑卒中患者不同方式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R743.3
- 978例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R576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血栓出血并发症的临床研究,R55
- 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相关问题分析,R654.3
- HMGB1和MMP-9在腹主动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654.3
- CIK细胞治疗对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R730.5
- 葡萄膜炎临床特点及影响玻璃体切除术临床疗效因素分析,R779.6
- 溶瘤腺病毒治疗实体瘤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初步评价,R730.5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R734.2
- 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24例临床分析,R735.7
- 拔罐佐治52例痰热壅肺证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R244.3
- 小儿肺炎敷胸疗法临床疗效及皮肤安全性观察研究,R272
- 分水五苓散颗粒剂治疗寒湿型小儿秋冬季腹泻的疗效观察,R272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经验分析,R657.3
- Coflex内固定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短期临床疗效,R687.3
- 中医“动静平衡理念”指导下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的研究,R687.3
- 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R687.3
-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R687.3
- MMP-9与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关系及四妙勇安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R285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