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策略及疗效观察
作 者: 李龙杰
导 师: 李宏伟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髋臼 骨缺损 重建 全髋关节置换
分类号: R68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分型及特点进行分析,结合病例来探讨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式及疗效,以期能为实际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全髋关节初次或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病例的治疗方式进行报告分析,最后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20例(21髋),男8例,女12例,年龄为22~69岁,平均45岁;左侧7髋,右侧14髋;初次行置换手术者10例,翻修手术10例(11髋),翻修手术距初次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4.5年(3个月~21年)。按照Paprosky分型,其中paproskyⅡA型5髋,ⅡB型9髋,ⅡC型2髋,ⅢA型5髋。采用生物型固定方式13髋,骨水泥型固定方式8髋,应用颗粒性或结构性植骨、植骨联合钛网杯、植骨联合加强杯处理方式重建髋臼缺损。其中植骨联合应用髋臼加强杯者5例(6髋),颗粒性植骨联合钛网者1髋,结构性植骨联合钛网1髋,单纯颗粒性植骨者5髋,大块结构性植骨者8髋。对所有随访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最后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比较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2年髋关节x线影像学检查,结合x线片观察假体周围骨溶解及骨愈合情况。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术后首次及末次随访获得的x线片进行图像采集,经过两侧泪滴下缘画一直线定义为水平参照线,经泪滴下缘向水平参照线画一垂线定义为垂直参照线,假体股骨头假体中心分别向这两条参照线画垂线,则这两条垂线分别为假体股骨头中心的垂直方向距离及水平方向距离,假体臼杯最长径与水平参照线的夹角即是臼杯的外展角,然后对水平方向距离、垂直方向距离及臼杯外展角度进行测量,以判断臼杯的松动、迁移情况,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共获得完整资料者20例(21髋),平均随访时间为9.6月(3~24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3.82±8.61)分,与术前(43.83±13.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x线片假体股骨头中心水平方向距离为28.02±6.02mm,末次随访水平距离平均为28.84±5.57mm,p>0.05,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首次x线片假体股骨头中心垂直方向距离为18.61±9.45mm,末次随访垂直距离为19.05±9.25mm,P>0.05,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首次臼杯外展角平均为47.48±8.90°,末次随访为47.52±9.00°,P>0.05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到末次随访为止,无一例发生感染,无一例出现假体折断病例,虽然发现移植骨有不同程度的骨溶解及骨重构的现象,但髋臼侧移植骨均基本愈合,髋臼侧假体周围无明显透亮线,未有假体松动、再次翻修病例。结论:1.paprosky分型有助于对髋臼骨缺损进行准确评估,预见性的选择重建策略。2.采用骨移植技术,不仅重建了髋臼完整性,还为再次翻修提供骨量储备。3.髋臼加强性网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修复严重的髋臼骨缺损,对手术技巧的掌握,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4.本研究为尝试性分析,由于病例数有限,随访时间短,其远期结果还待进一步研究。
|
全文目录
前言 4-5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1章 引言 12-13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13-18 2.1 资料 13-14 2.1.1 一般资料 13 2.1.2 手术原因 13 2.1.3 髋臼骨缺损分型 13-14 2.2 方法 14-18 2.2.1 术前准备 14-15 2.2.2 手术操作 15-16 2.2.3 术后处理 16 2.2.4 评价指标 16-17 2.2.5 统计学处理 17-18 第3章 结果 18-20 3.1 随访时间 18 3.2 Harris 功能评分结果 18 3.3 影像学结果 18-20 第4章 讨论 20-31 4.1 髋臼骨缺损的原因 20 4.2 术中真臼位置的判定 20-21 4.3 髋臼缺损的植骨重建 21-26 4.3.1 植骨材料的选择 21-22 4.3.2 颗粒性植骨 22-23 4.3.3 结构性植骨 23-24 4.3.4 植骨联合髋臼加强杯的应用 24-26 4.4 髋臼骨缺损的分型与重建策略的选择 26-28 4.5 治疗效果分析 28-31 4.5.1 术后功能评分 28-29 4.5.2 影像学测量结果分析 29-31 第5章 结论 31-32 参考文献 32-37 综述 37-49 参考文献 45-49 附图 49-54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4-55 致谢 55
|
相似论文
- 什邡市洛水镇灾后永久性住宅重建研究,TU241
- 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R687.2
- 三维头部数值模型的建立及DBS电场的分析研究,R742.5
- 螺旋断层加速器MVCT影像质量分析及剂量重算的研究,R730.5
- 大兴安岭新林地区樟子松树轮δ13C的气候意义,S791.253
- PRP/BIO-OSS复合物对纯钛金属钉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R783.6
- 36例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疗效分析,R687.3
-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R687.3
- 保留股骨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研究,R687.4
- 海藻酸钠—壳聚糖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R318.08
-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疗效分析,R687.3
- 寻求秩序重建,B234.5
- 基于飞行时间摄像机的三维模型重建研究,TP391.41
- 双目立体视觉关键技术研究,TP391.41
- 丝蛋白涂层聚丙烯网片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R318.01
- 遥感影像直线提取、匹配及三维重建,TP751
- 基于Windows的医学三维图像可视化系统设计,TP391.41
- 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算法研究与实现,TP391.41
- 东汽重建重大项目中的过程控制,F426.471
- 数字时代影像美学的重建浅论,J905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岩画保护中的应用,K85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矫形外科手术学 > 骨骼手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