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类髓核细胞的体外研究

作 者: 胡秀年
导 师: 叶君健
学 校: 福建医科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髓核细胞 类髓核细胞 共培养
分类号: R681.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1.分离、培养扩增和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2.通过体外诱导BMSCs成类髓核细胞,寻找细胞体内移植的合适时间点;【方法】应用单纯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扩增兔BMSCs和髓核细胞,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MSCs表面相对特异性分子(CD90、 CD44、 CD45、CD34)的表达率以鉴定BMSCs;将接种有BMSCs的Transwell小室置于含有髓核细胞的培养皿中,建立共培养模型;制定诱导BMSCs生长曲线,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结合以上检测寻找最佳共培养时间,为椎间盘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更深入研究提供实验数据。【结果】应用贴壁培养法成功分离、培养、扩增兔BMSCs和髓核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BMSCs表面相对特异性分子的阳性表达率显示:CD90为91.2%,CD44为93.5%,CD45为4.4%,CD34为5.5%。在共培养模型中,经细胞生长曲线检测、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BMSCs与髓核细胞共培养可诱导BMSCs表达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在三代以内经诱导细胞生长曲线无明显改变,结合以上检测认为细胞共培养15天左右达到最佳状态,适合进行体内移植。【结论】1.采用单纯贴壁法可以成功分离出纯度较高的BMSCs;2.在Transwell小室和培养皿构成共培养系统中,BMSCs和髓核细胞共培养可以诱导BMSCs向类髓核细胞分化;BMSCs和髓核细胞体外共培养15天左右,此时适宜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进行体内移植。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6
英文缩略词表  6-7
前言  7-9
引言  9
材料与方法  9-20
结果  20-30
讨论  30-36
结论  36-37
参考文献  37-41
致谢  41-42
综述  42-49
  参考文献  48-49

相似论文

  1.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2. 新型非病毒基因转染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重组中的应用,R346
  3.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定向分化的研究,R329
  4. 茶黄素与TGF-β3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地影响,R329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6. 第三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同种异体移植受体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R392
  7. 慢病毒介导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后肢缺血实验研究,R329
  8. 心梗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间研究,R542.22
  9.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对机械应力刺激的反应,R329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营养效应对一氧化碳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R329
  11. BMP2和VEGF165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R329
  12. 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SDF-1/CXCR4轴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542.22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移植途径的实验研究,R651.2
  14. 转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对胶质瘤趋向性的研究,R739.4
  15. 四点弯曲应力刺激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R329
  16.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梗后心衰近期疗效观察,R542.22
  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中西医结合治疗,R576
  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同种心脏移植中对Treg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R654.2
  19.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扩张皮肤新生的研究,R622
  20.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脊髓损伤处的存活及分化,R651.2
  21. 静电纺再生丝素纤维的化学交联改性,R318.0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骨骼疾病 > 脊柱及背疾病 > 脊椎关节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