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幼年及成年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肠组织形态学对照研究
作 者: 侯嘉伟
导 师: 吴学东
学 校: 大理学院
专 业: 儿科学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肠组织 H-E染色 Chiu氏分级 大鼠
分类号: R3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在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I/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幼年及成年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肠管切片HE染色进行观察,探讨幼年及成年大鼠在发生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管的形态学对照,为临床作实验铺垫和指导。方法:实验动物采用健康4周龄SD大鼠20只,体重100~150g,健康10周龄大鼠20只,体重250~300g(参考《实验动物学》2006,3,1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购于昆明医学院,动物均在实验前常规喂养,术前准备为:饮水不予以限制,禁食12h。取大鼠分成幼鼠(4周龄)和成年大鼠(10周龄)两组,每组20只,每组取四个观察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取材处死5只老鼠,四个时间点分别为:缺血前(打开腹腔,游离肠系膜上动脉,不做其他处理)、缺血1h(游离肠系膜上动脉后结扎1小时)、再灌注1h(游离肠系膜上动脉结扎1小时,再放开1小时)、再灌注2h(游离肠系膜上动脉结扎1小时,再放开2小时)。两组分别于缺血前、缺血1h、再灌注1h、再灌注2h于距回盲部5cm处肠管取材处死老鼠,取出标本冲洗,固定,制作成蜡块备用,对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进行Chiu’s[1]氏6级评分,统计学分析,P<0.05表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未HE染色实验标本大体观1.⑴幼年大鼠组缺血前仅游离肠系膜上动脉而未结扎,肠管正常貌,小肠组织血供良好,肠壁光滑无充血,水肿;⑵缺血1小时后肠壁颜色苍白,可见少量炎性渗出物;⑶再灌注后小肠壁充血明显,水肿严重,整个肠壁呈现暗红色,甚至部分呈青紫色,肠壁有散在出血点及溃疡,剖开肠管可见较多炎性渗出物。2.⑴成年大鼠组缺血前肠管正常貌,肠组织血运良好;⑵缺血1h后成年大鼠组肠管较之幼年组色暗红,未见炎性渗出物;⑶再灌注后成年大鼠组肠管颜色呈暗紫色,亦有出血点及溃疡面,较之幼年组少,且出血点更散在,出血量少,出血面混有杂乱炎性渗出物。二.普通H-E染色后(1)缺血前仅游离肠系膜上动脉未行夹闭的幼鼠及成年大鼠小肠组织的粘膜绒毛结构完整,绒毛缘清晰,肠绒毛呈柱状,排列整齐,Chiu氏6级评分结果幼鼠均数为0.282±0.10、成年鼠为0.28±0.06。(2)缺血1h后(即未进行肠管血液再灌注)幼年大鼠组绒毛结构尚完整,病变较轻,未见出血,固有层有水肿,上皮下间隙增宽,上皮层同固有层中度分离,偶见绒毛顶端破损,Chiu氏6级评分结果均数为2.39±0.43;成年大鼠组绒毛结构完整,病变比同时间点幼年大鼠组轻,上皮下间隙扩张程度较小,上皮层同固有层轻度分离,未见绒毛顶端破损,Chiu氏6级评分结果均数为2.33±0.48。(3)再灌注1h后,幼年大鼠组病理改变明显,小肠粘膜上皮结构不完整,绒毛破损严重,毛细血管暴露,固有层细胞杂乱成分增多,绒毛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溃疡出血,Chiu氏6级评分结果均数为4.49±0.32。成年大鼠组病理改变亦明显,但程度未有幼年大鼠组重,绒毛上皮细胞脱落较少,绒毛顶端稍破损,Chiu氏6级评分结果均数为3.80±0.42。(4)再灌注2h后幼年鼠组小肠结构依旧未见明显恢复,固有层破坏未见增多,固有层毛细血管暴露,Chiu氏6级评分结果均数为4.01±0.14;成年鼠组和幼年鼠组相比,病变相对较轻,固有层破坏较少,绒毛顶端破损轻,Chiu氏6级评分结果均数为3.98±0.13,进行统计学分析,采取方差检验。P<0.05,结果显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缺血-再灌注造成肠组织病理损伤比对中,幼年大鼠组的再灌注损伤较重,且发生较早,早期即发展到高峰;成年鼠组损伤相对较轻,发展较缓慢。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9 前言 9 材料方法 9-14 结果 14-22 讨论 22-27 结论 27-28 参考文献 28-31 文献综述 31-37 参考文献 35-37 致谢 37
|
相似论文
- 海水珍珠染色机理及染色工艺优化研究,TS933.23
-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的磷酸蛋白质组学研究,S562
- 丙酮酸肌酸对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S865.12
- 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肥胖幼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R285.5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 腺苷介导的侧脑室吗啡预处理对缺血后心肌保护作用,R542.22
- 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R614
- HIF-1α在犬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中的表达及意义,R654.1
- 大鼠脑积水侧脑室周围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R742.7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对机械应力刺激的反应,R329
- 大鼠肝再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R575.5
- 温度影响体外培养大鼠精原细胞SCF/c-kit增殖通路及细胞周期,R698
- 康复新液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R285.5
- 调脂颗粒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 大鼠肝癌演进中三种生化因子及相关药物干预的研究,R735.7
- 小鼠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传代培养中染色体不稳定的研究,R329
- 基于改善分散染料商品化性能的研究,TQ613.24
- 不同时间的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硬化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R575.2
- 疑难亲缘鉴定中非CODIS STR和X-SNP的应用价值,D919.2
- 间歇式染色机中央集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TS193.3
- 激活素A与新生大鼠少突神经胶质细胞发育的相关性研究,R722.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