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位点基因关联分析

作 者: 庞裕
导 师: 徐进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关键词: SNP 连锁不平衡性 关联分析 相似度 潜在变量模型
分类号: R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疾病需找分子依据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梦想,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与基因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一梦想即将成为现实。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是当前人类基因关联分析研究中的常用标记物,目前,基于单SNP位点的关联分析研究已投入实际使用。但是,由于人类基因组规模庞大,而且复杂疾病往往是由多个基因共同确定的,因而这类单位点研究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寻求一种高效而可靠的多位点基因关联分析方法已成为人们争相研究的热点。目前,科学家们已经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多种关联分析检验方法,但由于基因变量的分布规律以及SNP位点间连锁不平衡性的存在,这些方法往往存在各种缺陷,仍未找到一种可大规模应用的方法。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一些流行的关联分析方法,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相似度方法,并从三个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三种新方法,分别是基于Logistic回归的方法,基于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以及基于潜在正态变量模型的方法,最后通过模拟实验将这些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模拟实验中,我们分别建立了独立基因与带有连锁不平衡的基因模型,并调整了易感位点数量,背景连锁不平衡水平等多种参数以模拟不同的基因环境,模拟结果表明,在各种条件下,相比传统方法,我们的检验方法有着较强的功效。最后,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的方法可以由二项性状推广至复杂性状,有较强的发展前景。

全文目录


摘要  8-9
Abstract  9-11
第一章 引言  11-14
  §1.1 背景概述  11-13
  §1.2 本文工作  13-14
第二章 多位点基因关联分析  14-21
  §2.1 符号和一些假设  14
  §2.2 相关方法回顾  14-18
    §2.2.1 单位点关联分析  14-15
    §2.2.2 多位点关联分析  15-18
  §2.3 新多位点关联分析方法  18-21
    §2.3.1 方法一:基于Logistic回归的方法  18
    §2.3.2 方法二:基于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  18-19
    §2.3.3 方法三:基于潜在正态模型的方法  19-21
第三章 模拟研究  21-34
  §3.1 独立基因数据模拟实验  21-28
    §3.1.1 模型模拟  21-22
    §3.1.2 第一类错误  22
    §3.1.3 三类遗传模型下的多位点基因数据  22-23
    §3.1.4 其他参数对检验方法的影响  23-28
  §3.2 带有连锁不平衡性的基因数据模拟实验  28-30
    §3.2.1 模型模拟  28
    §3.2.2 第一类错误  28-29
    §3.2.3 三类连锁模型下的多位点基因数据  29-30
  §3.3 基于真实基因数据模拟实验  30-34
    §3.3.1 模型模拟  30-31
    §3.3.2 模拟结果  31-34
结论  34-35
附录:程序  35-65
参考文献  65-71
致谢  71-74

相似论文

  1. 基于句法特征的代词消解方法研究,TP391.1
  2. 多邮件自动文摘的关键技术研究,TP391.1
  3.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S451
  4. 基于相似度计算的编程题自动评判方法研究,TP312.1
  5. 粳稻穗角性状的遗传分离分析和QTL定位及关联分析,S511.22
  6. 作物品种群体抗性性状基因座定位的新方法研究,S336
  7. 曲靖清香型烤烟风格形成的土壤因素和烟叶品质特点分析,S572
  8. 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9. 中国野生大豆的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点以及育种有关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10. 陆地棉雄蕊发育耐高温种质资源筛选及农艺性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S562
  11. 我国栽培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与青籽粒性状QTL的关联定位,S565.1
  12. 小麦抗赤霉病Qfhs-3B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精确定位及关联分析,S512.1
  13. 大豆栽培品种群体粒形性状及百粒重的关联分析,S565.1
  14. 大豆栽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S565.1
  15. 大豆产量、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S565.1
  16. 基于同化能力杂种优势早期评价的桃光合特性研究,S662.1
  17. 荞麦种质CHS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S517
  18. 小麦蛋白磷酸酶TaPP2Aa/c的功能标记开发、作图和关联分析,S512.1
  19. 外源性NO对旋毛虫肌幼虫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532.14
  20. 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Web服务匹配和组合方法,TP393.09
  21. WordNet和《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映射研究,G25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人体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