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携载黄芪甲苷和阿魏酸的静电纺纤维促进血管生成的研究

作 者: 王欢
导 师: 李孝红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中药学
关键词: 电纺纤维 黄芪甲苷 阿魏酸 组织工程支架 血管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原发性病变及外伤等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或者缺血,此外组织和器官的移植以及构建中也需要血管来输送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除代谢废弃物,否则就会导致组织或器官的坏死,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体外构建的组织植入体内后,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否输入是组织存活的关键,这就决定细胞距离最近的血管不得超过200μm。因此体外构建的组织要在植入体内后能存活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血管生成。静电纺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类似细胞外基质(ECM)的结构以及良好的孔道连通性等特点,有利于细胞黏附、铺展生长和组织形成。同时电纺纤维易于携载药物、生物活性物质等,可有效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临床应用表明中药黄芪和当归均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在促进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血管相关细胞的生长和迁移、成熟血管形成等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本论文采用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AT)、当归的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FA),利用电纺纤维携载中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研究血管相关细胞的增殖和胞外基质分泌,评价促进血管形成和成熟的效果。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筛选AT和FA促进人气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HUVSMC)增殖的最佳浓度和比例。当AT和FA的总浓度为5.0gg/mL,且两者比例为7:3时,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通过共混电纺制备得到了携载AT和FA的PELA超细纤维。纤维形貌规整,无液滴和断裂,平均直径约为2μm。体外释放实验表明,两种药物均能在长达4周的时间内持续释放。载0.25%AT和0.5%FA的纤维中20天内累积释放量分别为50.5%和69.1%,与纤维中相应药物含量相比,FA释放稍快。体外细胞评价表明,与空白纤维、浸润自由药物的纤维相比,载药纤维能促进细胞的粘附和增殖,能促进HUVEC分泌粘连蛋白、Ⅳ型胶原、HUVSMC分泌a肌动蛋白、Ⅰ型胶原,且载药比例为7/3时能促进作用最大。纤维植入大鼠皮下,结果表明各组纤维的降解和炎症反应无显著差别,到第四周时有少量降解碎片、轻度的慢性炎症反应,降解支架周围组的织中有新生血管生成,且随着时间延长,载药纤维组的血管密度会增加。纤维植入皮下促进血管生成方面,与空白纤维、浸润自由药物空白纤维相比,载药纤维促进了血管的生成,且促进成熟血管生成的效果更为明显。在载药纤维中,纤维F7/3的促进效果最佳。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目录  9-12
第1章 绪论  12-26
  1.1 血管及血管组织工程  13-16
    1.1.1 血管生成的过程  13
    1.1.2 血管构建方法的研究进展  13-14
    1.1.3 血管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14-16
  1.2 中药在促进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16-19
    1.2.1 血管生成中中药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16-17
    1.2.2 黄芪甲苷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17-19
    1.2.3 阿魏酸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19
  1.3 静电纺纤维作为组织工程支架  19-24
    1.3.1 静电纺纤维的特点  20-21
    1.3.2 静电纺纤维膜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  21-23
    1.3.3 载活性物质静电纺纤维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  23-24
  1.4 课题的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24-26
    1.4.1 本课题的来源  24
    1.4.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4
    1.4.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4-25
    1.4.4 本课题的创新点  25-26
第2章 黄芪甲苷和阿魏酸对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26-32
  2.1 实验部分  26-28
    2.1.1 实验材料  26
    2.1.2 细胞的体外培养  26-27
    2.1.3 不同浓度和比例的AT/Fa的配制  27
    2.1.4 细胞的增殖行为  27-28
    2.1.5 统计学分析  28
  2.2 实验结果  28-30
    2.2.1 不同浓度和比例的AT/FA对HUVEC增殖的影响  28-29
    2.2.2 不同浓度和比例的AT/FA对HUVSMC增殖的影响  29-30
  2.3 本章小结  30-32
第3章 载药纤维的制备及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32-45
  3.1 实验部分  32-36
    3.1.1 实验材料  32-33
    3.1.2 载AT/FA静电纺纤维的制备  33
    3.1.3 纤维的表征  33-34
    3.1.4 纤维的药物体外释放  34
    3.1.5 纤维膜的灭菌及细胞接种  34-35
    3.1.6 细胞在纤维膜上的生长行为  35
    3.1.7 细胞在纤维上胞外基质的分泌  35-36
    3.1.8 统计学分析  36
  3.2 结果与讨论  36-44
    3.2.1 载药纤维的制备  36-37
    3.2.2 纤维的药物体外释放  37-38
    3.2.3 HUVEC在纤维上的生长  38-40
    3.2.4 HUVEC在纤维上的胞外基质分泌  40-41
    3.2.5 HUVSMC在纤维膜上的生长  41-43
    3.2.6 HUVSMC在纤维膜上的细胞外基质分泌  43-44
  3.3 本章小结  44-45
第4章 载药纤维的体内评价  45-55
  4.1 实验部分  45-48
    4.1.1 实验材料  45
    4.1.2 纤维的皮下植入及取样  45-47
    4.1.4 HE染色  47
    4.1.5 免疫组化染色  47
    4.1.6 统计学分析  47-48
  4.2 实验结果  48-54
    4.2.1 纤维的降解  48-49
    4.2.2 炎症反应  49-51
    4.2.3 HE染色观察血管的生成  51-52
    4.2.5 细胞外基质的染色、统计处理  52-54
  4.3 本章小结  54-55
全文结论  55-57
致谢  57-5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8-60
参考文献  60-65

相似论文

  1. 八珍汤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体肠吸收机制研究,R285
  2. 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R687.2
  3.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4. 内皮素-1、胰岛素抵抗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743.3
  5.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对性成熟前小鼠卵泡及其血管发育的影响,S865.13
  6. 酸溶液对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R318.08
  7.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血管管径自动测量技术,R310
  8.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816.1
  9. 常规化疗联合节拍化疗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R737.9
  10. TNF-α、MMP-9与VEGF在肺气肿大鼠BALF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R563.3
  11. 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临床比较研究,R655.3
  12. MHD人群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单中心横断面研究,R692.5
  13. 血管内皮抑制剂对小鼠结肠癌干细胞作用的基础研究及相关机制探讨,R735.35
  14. 硅油填充继发青光眼患者前房液中生长因子含量变化的相关分析,R779.6
  1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镁离子浓度的影响,R965
  16. 异种去抗原松质骨的生物学特性研究,R318.08
  17. 无对比剂的二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排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对比研究,R816.2
  18. Ⅰ型、Ⅱ型寻常型银屑病临床分析和ERβ在其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R758.63
  19. 微循环血流特征分析及其单元的模拟研究,R331
  20. VEGF及GST-π在肾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11
  21. EphA2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浸润性及微血管生成的关系,R735.3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