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儿呕吐中医证治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附52例临床病例分析

作 者: 邢冰冰
导 师: 吴小梅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
关键词: 小儿 呕吐 中医文献 治疗
分类号: R2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小儿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以致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出的一种儿科常见病症,古文记载为“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呕与吐常常一同出现,故合称为呕吐,呕吐既可以作为单独的疾病看待,也可以作为某种疾病所引起的症状来看,无论作为单独的脾系疾病还是因为其他疾病影响脾胃运化,胃气升降而产生的症状,都是影响小儿身体健康、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因此对于呕吐的相关文献的研究与考据,对于增强对该疾病认识,发现新的治疗方法,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现代中西医对于呕吐的研究相对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来说内容偏少,部分版本的儿科教材中并未将呕吐作为单独的疾病列出,而是仅作为一种症状,究其原因应为引起呕吐的原因较多,在小儿急性呕吐中,较为常见的呕吐原因为急性胃炎和消化不良,一般治疗思路为根据呕吐及其伴随症状来进行疾病的鉴别诊断,排除颅脑疾病、肠梗阻、尿毒症、肝胆疾病等严重病变后,西医多予促进胃蠕动与排空药物,中医则多用消食化积、和胃降逆的药物;中医在治疗小儿再发性呕吐上较有优势,辨其寒、热、虚、实,以及兼挟症状后,根据患儿情况来选择内治法与外治法,因人制宜,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本文将呕吐作为独立的脾系疾病来对待,采用临床文献学的方式,通过搜集整理与小儿呕吐相关的古代典籍,并使用中医学软件《中华医典》,以“呕”、“吐”为关键字,分别搜索典籍中对于小儿呕吐的相关论述语句,以此了解中国古代医家对于小儿呕吐如何审病求因,辩证施治,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为临床诊治该疾病提供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有助于新的治疗方法的探索和发现。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概括总结了古代中医文献中,历朝历代儿科医家对于小儿呕吐证治认识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收集整理了从东汉至民国时期较有代表性儿科学古籍及综合类医籍中的儿科学部分,按照年代顺序排序,以书为单位,总结了历代医家对于小儿呕吐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如何辩证分型;第三部分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根据古籍中最常见的辩证分型,按照证候总结所整理的相关古代文献中治疗小儿呕吐的常用方药,使用Excel对于每类药物的使用频次与频率进行统计,并从中找出每种证候的高频用药,把握方药的发展脉络,可以扩宽临床上治疗小儿呕吐的用药思路;因为小儿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其对于口服用药的配合度不佳,故需探求历代医家对于小儿易于接受的非口服治疗方式,推拿、按摩简便易行,易于为患儿接受,在止吐上也有较好的效果,故本文中亦总结了具有止吐功效的穴位,以及推拿按摩治疗的手法与复穴方,以及当代中医对于小儿呕吐的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的认识、内治法与外治法上的创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1
前言  11-12
1 中国古代各时期研究小儿呕吐的发展历程  12-14
  1.1 呕吐病名的起源  12
  1.2 中国古代各朝代对于小儿呕吐的研究贡献  12-14
2 古代各医家对于小儿呕吐的具体认识  14-28
  2.1 小儿呕吐的病因病机  14
  2.2 古代中医文献中对于小儿呕吐的论述  14-24
    2.2.1 《颅囟经》  14
    2.2.2 《诸病源候论》  14-16
      2.2.2.1 呕吐作为单独的疾病  14-15
      2.2.2.2 呕吐作为其他病变伴随症状  15
      2.2.2.3 呕吐与霍乱的鉴别  15-16
    2.2.3 《小儿药证直诀》  16-17
      2.2.3.1 钱乙对于小儿呕吐病因病机的认识  16
      2.2.3.2 钱乙对于夏秋季呕吐的认识  16-17
    2.2.4 《幼幼新书》  17-18
      2.2.4.1 总结宋以前医家对于小儿呕吐辩证之法  17
      2.2.4.2 《幼幼新书》对于小儿呕吐的认识  17-18
      2.2.4.3 《幼幼新书》中对于小儿呕吐的治疗  18
    2.2.5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8-19
      2.2.5.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对于小儿呕吐的认识  18-19
      2.2.5.2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对于小儿呕吐的辩证创新  19
    2.2.6 《小儿病源方论》  19-20
    2.2.7 《活幼心书》  20-21
      2.2.7.1 《活幼心书》中有关小儿呕吐的歌诀  20-21
      2.2.7.2 《活幼心书》对于小儿呕吐的专篇论述  21
      2.2.7.3 曾世荣对于小儿呕吐的后期调护的论述  21
    2.2.8 《婴童百问》  21-22
    2.2.9 《保婴撮要》  22
    2.2.10 《幼科发挥》  22-23
    2.2.11 《证治准绳·幼科》  23-24
    2.2.12 《景岳全书·小儿则》  24
  2.3 清朝及以后儿科医籍中对于小儿呕吐的认识  24-28
    2.3.1 清代及民国文献中对于小儿呕吐的论述  25-26
    2.3.2 病因病机  26
    2.3.3 辩证分型  26-28
3 古代儿科及相关文献中治疗呕吐的方法  28-49
  3.1 内治方药列举  28-44
    3.1.1 冷吐方  28-32
      3.1.1.1 选方  28-30
      3.1.1.2 方药分析  30-31
      3.1.1.3 各类药物按出现频次排序  31-32
    3.1.2 胃气虚弱吐方  32-35
      3.1.2.1 选方  32-33
      3.1.2.2 方药分析  33-34
      3.1.2.3 各类药物按出现频次排序  34-35
    3.1.3 胃热气逆吐方  35-39
      3.1.3.1 选方  35-37
      3.1.3.2 方药分析  37-38
      3.1.3.3 各类药物按出现频次排序  38-39
    3.1.4 食积伤食吐方  39-41
      3.1.4.1 选方  39-40
      3.1.4.2 方药分析  40-41
    3.1.5 惊吐方  41-42
      3.1.5.1 选方  41-42
      3.1.5.2 方药分析  42
    3.1.6 虫吐方  42-43
      3.1.6.1 选方  42
      3.1.6.2 方药分析  42-43
    3.1.7 吐乳方  43
      3.1.7.1 选方  43
      3.1.7.2 方药分析  43
    3.1.8 诸吐不止方  43-44
      3.1.8.1 选方  43-44
      3.1.8.2 方药分析  44
    3.1.9 小儿呕吐用药的基本原则  44
  3.2 治疗呕吐穴位列举  44-49
    3.2.1 灸法取穴  45
    3.2.2 推拿按摩取穴  45-47
    3.2.3 各医籍中治疗小儿呕吐的复穴方  47-49
4 现代中医对于小儿呕吐的认识  49-50
5 小儿呕吐的现代中医治疗  50-53
  5.1 内治法  50-51
  5.2 外治法  51-53
    5.2.1 药物外敷  51
    5.2.2 中药灌肠  51-52
    5.2.3 推拿按摩  52-53
6 小儿呕吐的西医鉴别诊断  53-57
  6.1 小儿呕吐的西医鉴别诊断  53-55
  6.2 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鉴别诊断的联系  55-57
临床资料  57-67
  52例小儿呕吐临床病例分析  57-67
    1 临床资料  57
    2 辅助检查  57
    3 治疗  57-58
    4 结果  58-62
      4.1 呕吐诱因  58
      4.2 发病时间  58-59
      4.3 呕吐次数  59
      4.4 呕吐伴发症状  59-60
      4.5 舌苔脉象  60-61
      4.6 血常规检查结果  61
      4.7 尿常规检查结果  61
      4.8 西医诊断  61-62
      4.9 中医辨证分型  62
    5 讨论  62-67
参考文献  67-71
致谢  71-73
个人简历  73

相似论文

  1. 狼疮解毒丸治疗缓解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R259
  2. 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R277.7
  3. 针刺治疗对中风恢复期伴发抑郁及肢体障碍的影响,R246.6
  4. 图像引导下的宫颈癌自适应调强放射治疗,R737.33
  5. SPECT肺灌注显像指导食管癌放疗计划对肺功能保护价值的研究,R735.1
  6. 锥形束CT联合主动呼吸控制系统在肺癌放疗中的临床研究,R734.2
  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R542.22
  8.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9.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0. 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腭及特色用药研究,R249.2
  11. 温振英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小儿腹泻病用药规律研究,R249.2
  12. 聚乙烯亚胺修饰糖脂共聚物介导基因治疗研究,R450
  13. 125I粒子植入对晚期肺癌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R734.2
  14. 妊娠标记蛋白PAPPA,PLAC8和PAG mRNA在妊娠奶牛外周血浆中的丰度变化,S858.23
  15. 陈彤云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粉刺理法方药的研究,R249.2
  16.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大肠癌术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效果研究,R473.73
  17.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腔内治疗的临床研究,R654.3
  18. 高频电磁场治疗兔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研究,R687.3
  19. 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营养及体重状况分析,R722
  20. 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瘾的影响剖析与游戏治疗策略设计,D669.5
  21.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伴发轻、中度抑郁患者的干预研究,R473.7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儿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