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医改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

作 者: 曹玉荣
导 师: 于凯
学 校:
专 业: 社会保障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实施效应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上海市松江区
分类号: R19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9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卫生部等部门于2003年1月10日出台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指出“要明确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此揭开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所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除政策文件外,均简称“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参与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中国几亿农民的健康和利益,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医改方案的背景下,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卫生综合改革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研究围绕新医改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一议题,运用实地调研等多种手段和方法,总结上海市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分析。梳理了全国有关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文件,了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揭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属性、制度框架及基本特征,为完善松江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撑。第二,新医改方案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建。通过对2009年新医改方案的剖析,梳理出新医改方案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系,即新医改方案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的完善和调整,充分厘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下文的研究与完善提供前提条件。第三,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证分析。通过政策资料整理和社会实地调研的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现状作描述性统计和分析,并进行实证调研的总结。第四,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效应分析。借助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采用专家打分和意见反馈,对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验做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原因分析。第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化分析。依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化原则与总体思路,在充分考虑2011年上海市新医改方案相关要求的基础上,以优化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和补偿水平为重点,构建松江区合作医疗制度的适度筹资和补偿标准,并进行理论与实践验证。最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结合上海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及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5
第一章 绪论  15-32
  1.1 研究背景  15-18
    1.1.1 新医改方案  15
    1.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5-16
    1.1.3 城市化进程  16-18
  1.2 研究意义  18-20
    1.2.1 理论意义  18-19
    1.2.2 实践意义  19-20
  1.3 研究现状  20-27
    1.3.1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性质的研究  20
    1.3.2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缺陷的研究  20-21
    1.3.3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问题的研究  21-22
    1.3.4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问题的研究  22-23
    1.3.5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监管问题的研究  23
    1.3.6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责任的研究  23-24
    1.3.7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与创新设计的研究  24-26
    1.3.8 研究述评  26-27
  1.4 研究思路、内容  27-29
    1.4.1 研究思路  27-29
    1.4.2 研究内容  29
  1.5 研究方法  29-32
    1.5.1 文献研究法  30
    1.5.2 实地调研法  30
    1.5.3 层次分析法  30-31
    1.5.4 模糊综合评价法  31-32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分析  32-55
  2.1 相关概念解读  32-34
    2.1.1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2-33
    2.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3-34
  2.2 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34-44
    2.2.1 农村合作医疗的初步建立  34
    2.2.2 农村合作医疗的大规模普及阶段  34-35
    2.2.3 农村合作医疗的衰落解体与恢复重建阶段  35-37
    2.2.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索与建立阶段  37-44
  2.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属性及政策基础  44-49
    2.3.1 公共产品理论  44-47
    2.3.2 公共政策基础理论  47-49
  2.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框架  49-52
    2.4.1 组织机构  49-50
    2.4.2 基金筹集  50-51
    2.4.3 基金使用与管理  51
    2.4.4 基金补偿  51-52
  2.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特征  52-55
    2.5.1 更加明确服务的公益性  52-53
    2.5.2 注重强调农民参保的自愿性  53
    2.5.3 更加强调政府的责任与作用  53
    2.5.4 重点突出以大病统筹为主  53-54
    2.5.5 进一步提高了统筹层次  54
    2.5.6 更加注重提高管理和监督情况  54-55
第三章 新医改方案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建  55-63
  3.1 新医改方案  55-56
    3.1.1 新医改方案的产生及目标  55
    3.1.2 新医改方案的基本内容  55-56
  3.2 新医改方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  56-60
    3.2.1 新医改方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地位的界定  57-58
    3.2.2 新医改方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整  58-59
    3.2.3 新医改方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整  59-60
  3.3 新医改方案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要求  60-63
    3.3.1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级服务网络建设  60-61
    3.3.2 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61
    3.3.3 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和运行机制  61
    3.3.4 完善药品供应并建立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61-63
第四章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证分析  63-85
  4.1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制度架构  63-73
    4.1.1 松江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历程  63-65
    4.1.2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架构  65-71
    4.1.3 松江区小昆山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规定  71-73
  4.2 松江区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满意度分析  73-85
    4.2.1 样本选取依据  73-74
    4.2.2 问卷设计  74
    4.2.3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74-83
    4.2.4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证调研的总结  83-85
第五章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效应分析  85-115
  5.1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效应分析方法的选择  85-87
    5.1.1 层次分析法  85-86
    5.1.2 德尔菲法  86
    5.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86-87
  5.2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效应分析的过程  87-104
    5.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87-89
    5.2.2 层次分析法  89-100
    5.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100-104
  5.3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良好成效  104-110
    5.3.1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现状  104-106
    5.3.2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验推广  106-110
  5.4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0-115
    5.4.1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0-112
    5.4.2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  112-115
第六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化分析  115-124
  6.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化原则和总体思路  115-116
    6.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化原则  115-116
    6.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优化的总体思路  116
  6.2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和补偿模式研究  116-124
    6.2.1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模型的建立  116-121
    6.2.2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水平模型的建立  121-122
    6.2.3 松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与补偿水平的验证  122-124
第七章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124-132
  7.1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  124-126
    7.1.1 合理引导病人就医流向  124-125
    7.1.2 简化报销补偿设计与流程  125
    7.1.3 确保政策的系统性与稳定性  125-126
  7.2 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力度  126-127
    7.2.1 充分把握有利时机进行宣传  126
    7.2.2 利用各种宣传方式进行宣传  126-127
    7.2.3 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宣传  127
  7.3 建立长效增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与补偿机制  127-128
    7.3.1 建立稳定增长的筹资机制  127
    7.3.2 建立逐步提高的补偿机制  127-128
  7.4 重视培育农村医疗卫生专业人才  128-129
    7.4.1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128-129
    7.4.2 医学院校要向农村输送医疗卫生服务人才  129
  7.5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法律体系  129-130
    7.5.1 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法规  129-130
    7.5.2 严格贯彻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法规  130
  7.6 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与监督  130-132
    7.6.1 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  130-131
    7.6.2 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的监督力度  131-132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132-134
  8.1 研究总结  132
  8.2 研究展望  132-134
参考文献  134-138
附录  138-153
  附件 1:调查问卷  138-141
  附件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本区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意见  141-144
  附件 3:关于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的证明  144-15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53-154
致谢  154-155

相似论文

  1.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发展问题研究,R197.1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部门协调研究,R197.1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背景下医患关系研究,R197.1
  4. 正义论视角下的新农合研究,R197.1
  5. 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优化,R197.1
  6.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探究,D922.16
  7. 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R197.1
  8.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法律问题研究,R197.1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及对策研究,R197.1
  10.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R197.1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R197.1
  12.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R197.1
  13. 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证分析,R197.1
  14. 新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证研究,R197.1
  15. 醴陵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研究,R197.1
  16.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R197.1
  17. 城乡统筹视角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R197.1
  18. 招远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研究,R197.1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R197.1
  20.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政府责任研究,R197.1
  21. 上海市嘉定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R197.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 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 > 医疗服务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