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信阳毛尖几种成分在不同茶具中溶出状况研究
作 者: 胥艳
导 师: 刘绣华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信阳毛尖茶 茶具 溶出量 冲泡条件 冲泡时间
分类号: TS2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研究了信阳毛尖茶在五种质地不同的茶具中分别冲泡不同的时间段后,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多糖和铝在不同茶具中的溶出状况;测定了信阳毛尖茶中有机成分在三种冲泡条件下,在不同茶具中的溶出量;在国标的基础上,建立了测定茶汤中铝含量的分析方法——浓缩-湿法消化-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并运用该方法成功地测定了几种茶具中冲泡的茶汤中的铝含量,为指导人们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宜茶具、合理泡茶以及健康饮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主要内容如下:1、茶叶浸泡液中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研究进展以及信阳毛尖茶的研究现状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茶叶浸泡液中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浸出率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总结了信阳毛尖茶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课题。2、浸泡时间对信阳毛尖在不同茶具中溶出成分的影响将信阳毛尖茶和日常的茶具共同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日常冲泡茶叶的习惯,研究了信阳毛尖茶在五种质地不同的茶具中分别冲泡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五个时间段后,有机成分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和咖啡碱和无机成分铝的溶出状况,发现在任何一种茶具中,信阳毛尖茶用开水冲泡15min后,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和氨基酸,均出现了溶出平衡现象;而无机成分铝在茶汤中的含量则随着冲泡时间越长而降低,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3、信阳毛尖在不同茶具中有机成分溶出情况考查不同茶具对信阳毛尖浸出物的影响,模拟日常饮茶习惯处理样品,研究了信阳毛尖茶中的四种有机成分在三种冲泡条件下,在日常用到的五种茶具中的溶出量的差异。研究发现,信阳毛尖茶在冷杯直接冲泡和温杯后冲泡条件下,四种有机成分在不锈钢茶具中的溶出量较大,在紫砂茶具中溶出量相对较小,在陶瓷、玻璃茶具以及纸杯中,四种成分的溶出量相差不明显。在温杯后100℃恒温冲泡条件下,信阳毛尖中四种有机成分在不同茶具中的溶出量不存在明显差异性。4、信阳毛尖在不同茶具中铝溶出情况在国标GB/T5009.182-2003《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的基础做了一些改进,建立了测定茶汤中铝含量的分析方法——浓缩-湿法消化-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并运用该方法成功地测定了信阳毛尖茶在五种茶具中冲泡一定时间后铝的溶出量。分别测定了信阳毛尖茶中的铝在三种冲泡条件下在不同茶具中的溶出量。综合以上分析结果,从信阳毛尖成分溶出量考虑,提出日常泡茶时采用温杯冲泡,选用不锈钢茶具,冲泡20min最适。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前言 12-36 1.1 茶的起源 12 1.2 茶叶的简介 12-16 1.2.1 茶叶的功用价值 12-13 1.2.2 茶叶的产区 13 1.2.3 茶叶的分类 13-14 1.2.4 茶叶的主要药理成分及其药理活性 14-15 1.2.5 茶叶中的铝及其危害性 15-16 1.3 茶叶浸泡液的中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研究现状 16-22 1.3.1 茶叶中有机成分的研究现状 16-19 1.3.2 茶叶浸泡液中无机成分的研究现状 19-22 1.4 绿茶 22-23 1.4.1 绿茶的简介 22-23 1.4.2 绿茶的分类 23 1.5 信阳毛尖 23-26 1.5.1 信阳毛尖的简介 23-24 1.5.2 信阳毛尖的研究现状 24-26 1.6 茶具及其发展史 26-29 1.6.1 茶具的简介 26 1.6.2 茶具的发展史 26-28 1.6.3 茶具与茶文化 28-29 1.7 本文课题的提出 29-30 参考文献 30-36 第二章 浸泡时间对信阳毛尖溶出成分的影响 36-50 2.1 引言 36 2.2 浸泡时间对信阳毛尖中茶多酚溶出状况的影响 36-39 2.2.1 实验部分 37 2.2.2 方法与结果 37-39 2.3 氨基酸在不同茶具中随浸泡时间溶出状况 39-41 2.3.1 实验部分 39-40 2.3.2 方法与结果 40-41 2.4 绿茶中多糖在不同茶具中随浸泡时间溶出状况 41-43 2.4.1 实验部分 41-42 2.4.2 方法与结果 42-43 2.5 绿茶中咖啡因在不同茶具中随浸泡时间溶出状况 43-45 2.5.1 实验部分 43 2.5.2 方法与结果 43-45 2.6 绿茶中铝在不同茶具中随浸泡时间溶出状况 45-47 2.6.1 实验部分 45 2.6.2 方法与结果 45-47 2.7 本章小结 47-48 参考文献 48-50 第三章 冲泡方式对信阳毛尖有机成分溶出量的影响 50-60 3.1 前言 50 3.2 冷杯冲泡信阳毛尖有机成分在不同茶具中溶出量的测定 50-54 3.2.1 仪器与材料 50-51 3.2.2 实验设计 51 3.2.3 实验部分 51-53 3.2.4 实验结果 53-54 3.3 温杯冲泡信阳毛尖中四种有机成分在不同茶具中溶出量的测定 54-55 3.3.1 仪器与材料 54 3.3.2 实验设计 54 3.3.3 实验部分 54-55 3.3.4 实验结果 55 3.4 恒温条件下冲泡信阳毛尖中有机成分在不同茶具中的溶出量的测定 55-57 3.4.1 仪器与材料 55-56 3.4.2 实验设计 56 3.4.3 实验部分 56-57 3.4.4 实验结果 57 3.6 本章小结 57-59 参考文献 59-60 第四章 浸泡方式对信阳毛尖中铝溶出量的影响 60-74 4.1 前言 60 4.2 铬天青分光光度法测定茶汤中铝方法的建立 60-67 4.2.1 材料与方法 60-61 4.2.2 结果与讨论 61-67 4.2.3 结论 67 4.3 冷杯冲泡信阳毛尖中铝在不同茶具中溶出量的测定 67-68 4.3.1 仪器与材料 67 4.3.2 实验设计 67-68 4.3.3 实验部分 68 4.4 温杯冲泡信阳毛尖中铝在不同茶具中溶出量的测定 68-69 4.4.1 仪器与材料 68 4.4.2 实验设计 68 4.4.3 实验部分 68-69 4.5 恒温条件冲泡信阳毛尖中铝在不同茶具中溶出量的测定 69-70 4.5.1 仪器与材料 69 4.5.2 实验设计 69 4.5.3 实验部分 69-70 4.6 实验结果 70 4.7 本章小结 70-71 参考文献 71-74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分析 74-82 5.1 信阳毛尖浸泡不同时间后有机成分出现溶出平衡现象原因探讨 74 5.2 信阳毛尖浸泡不同时间后茶汤中铝含量随时间降低的原因探讨 74-77 5.2.1 实验部分 74-75 5.2.2 方法与结果 75-77 5.3 信阳毛尖几种成分溶出量受茶具影响的原因探讨 77-79 5.4 茶具中溶出成分对测定结果干扰状况的探讨 79 5.5 结论 79-80 5.6 本章小结 80-81 参考文献 81-82 结束语 82-84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4-85 致谢 85-86
|
相似论文
- 明代诗歌中的茶文化,TS971
-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实验研究,X703
- 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名物研究,H13
- 紫石英中有害元素的研究,R284
- 自然铜中有害元素的研究,TG146.11
- 茶多酚,厚朴酚抑制早期人工根面龋作用的实验研究,R285.5
- 绿茶主要品质成分的浸出动态及其与滋味感官评分的相关性研究,TS272.51
- 茶叶中多酚的分析测定研究,TS272.7
- 最佳名优绿茶感官审评方法优选研究,TS272.7
- 超细化对川芎药性的影响,TQ461
- 承德地区家用炊具安全性调查及铝溶出量分析,R155
- 中国古代外销陶瓷茶具研究,J527
- 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TQ461
- 高速离心剪切超细技术制备纳米丹参的工艺及药理研究,R285
- 丹参叶茶加工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TS272.4
- 中药大黄抑制早期人工根面龋作用的实验研究,R276.8
- 矿物药石膏中有害元素的研究,R284.1
- 生半夏对生川乌毒性、镇痛作用和生物碱溶出量的影响,R285.5
- 中国古代茶具的历史时代信息,K875
- 我国茶文化与茶具设计的关联性研究,J52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饮料冷食制造工业 > 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