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反应磁控溅射镀制(Ti,Nb)N硬质薄膜的研究

作 者: 丛雷
导 师: 张世伟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化工过程机械
关键词: (Ti,Nb)N硬质薄膜 剃须刀片 双靶反应共溅射 最优靶基距
分类号: TB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课题的目的是在剃须刀片刃口上镀制一层硬质薄膜,以提高刀片的锋利度和使用舒适性,并对所镀制的硬质薄膜工艺参数、性能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硬质薄膜的发展作了概述,着重综述了TiN复合镀层和纳米硬质薄膜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选用双靶反应共溅射方法,在剃须刀片表面和刃口上沉积了(Ti, Nb) N薄膜。通过改变沉积温度和反应气体压强得到不同的样品,并对膜层的相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为了使实验设备符合项目需要,我们对实验设备进行了改造,主要是加设双靶共溅射系统以及工件架系统。为了提供靶的设计理论依据,以小平面溅射源的膜材溅射模0型为出发点,逐步逼近于现实模型,依次推导出基片可绕中心轴旋转、溅射源为环形跑道两种情形,并最终推导出与实际相符合的环形溅射源与旋转基片倾斜α角的最终理论模型,对最终理论模型进行无量纲化,并且利用Matlab编程计算,得出了最优化的靶基距。该推导和计算过程及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双靶共溅射系统的设计,只要改变相应的参数即可。为了研究温度对(Ti, Nb) N薄膜表面形貌和相结构的影响,在300℃-500℃的范围内调整反应温度,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晶粒的尺寸在减小,薄膜晶粒逐渐变得均匀、平整和致密。文中根据热力学原理计算出沉积体系中各种化合物相的生成能,并结合温度对膜层的相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当沉积温度比较低时(300℃),优先生成TiN相,而Nb无法与N化合,只能部分取代TiN晶格中Ti的部分位置,形成置换固溶的(TiNb)N相。当温度增加到400℃以上时,离子能够达到克服NbN相的生成势垒要求,此时不仅得到了较容易生成的TiN相,而且也得到了较难生成的NbN相。为了研究工作气压对(Ti, Nb) N薄膜相结构及硬度的影响,我们分别做了400℃下,0.2pa,0.3pa,0.4pa,0.6pa,0.8pa和1.0pa六组实验。结果表明:当工作气压低于0.4pa时,生成的(Ti, Nb) N薄膜沿(111)面择优生长;当工作气压高于0.4pa时,生成(Ti, Nb) N薄膜沿(200)面择优生长。而且,当工作气压高于0.4pa,即(Ti, Nb) N薄膜沿(200)面择优生长时,薄膜和基体的混合硬度会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工作气压为0.8pa时达到最大硬度,为194HV。为了研究镀膜后刀片刃口的锋利度,我们对刀片做了切割力测试,并且对各组样品做刀片刃口的SEM扫描。结果表明:在刀片刃口完好,没有损伤的情况下,锋利度与薄膜的硬度成正比。但是刃口的宽度和刃口角对刀片的锋利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达到Gillette刀片的锋利度,首要的就是改进研磨工艺,减小现有刀片的刃口宽度和刃口角。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1章 绪论  11-18
  1.1 引言  11-12
  1.2 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及其特点  12-13
  1.3 硬质薄膜发展概况  13-16
  1.4 剃须刀片镀膜的发展  16-17
  1.5 本课题的任务和目的  17-18
第2章 TiN复合镀层及纳米硬质薄膜的研究进展  18-28
  2.1 TiN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  18-22
    2.1.1 Ti(C_xN_(1-x))复合镀层  18
    2.1.2 Ti-Si-N复合镀层、Ti-B-N复合镀层和Ti-C_3N_4复合镀层  18-21
    2.1.3 (Ti,AI)N复合镀层、(Ti,Cr)N复合镀层和(Ti,Nb)N复合镀层  21-22
  2.2 纳米硬质薄膜的研究进展  22-28
    2.2.1 纳米多层膜  22-23
    2.2.2 纳米复合薄膜  23-25
    2.2.3 纳米复合薄膜的性能特点  25-28
第3章 理论计算与靶的设计  28-37
  3.1 基本概念与模型  28-34
    3.1.1 基片可绕中心轴旋转的情形  29-30
    3.1.2 溅射源为环形跑道的情形  30-32
    3.1.3 环形跑道与旋转基片成α角情形  32-34
  3.2 计算结果与讨论  34-37
第4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  37-41
  4.1 实验设备  37-39
  4.2 基片前处理  39
  4.3 薄膜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方法  39-40
  4.4 实验工艺和参数  40-41
第5章 工艺参数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41-60
  5.1 反应温度对(Ti,Nb)N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41-43
  5.2 反应温度对薄膜相结构的影响  43-47
  5.3 工作气压对生成的(Ti,Nb)N薄膜结构的影响  47-52
  5.4 靶电流对薄膜组成的影响  52-54
  5.5 工艺条件对薄膜硬度的影响  54-55
  5.6 切割力检测结果分析  55-60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0-62
  6.1 全文总结  60-61
  6.2 工作展望  61-62
参考文献  62-68
致谢  68

相似论文

  1. 剃须刀片刃口上镀类金刚石膜的实验研究,TG174.4
  2. 微弧氧化V2O5/TiO2复合光催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B43
  3. 二氧化钛中空球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TB43
  4. 超声喷雾热解法ZnO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43
  5. 电沉积CuInSe2及Cu(In,Ga)Se2薄膜的热处理工艺研究,TB43
  6. 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其平坦化研究,TB43
  7. 表面沉积局限面积NiTi薄膜的PZT材料的频率响应特性,TB43
  8. 薄膜杨氏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的测试理论研究,TB43
  9. 几种润湿性可控聚合离子液体薄膜的制备与表征,TB43
  10. 电化学共沉积ZnSe薄膜材料及抑氢机理研究,TB43
  11. 溶胶—凝胶氧传感薄膜的制备与表征,TB43
  12. 磁控溅射法制备氧化锌铝薄膜及其性能研究,TB43
  13. 银纳米岛状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43
  14. 有机体系中电沉积聚苯胺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TB43
  15. 超双疏表面的制备及其润湿性研究,TB43
  16. 炭分子筛膜研制及氢气分离应用研究,TB43
  17. 箔片轴承固体润滑用类金刚石薄膜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TB43
  18. 磁约束磁控溅射源的特性测试,TB43
  19. 磁约束控溅射源设计,TB43
  20. GaN衬底上复合缓冲层诱导BST类钙钛矿结构氧化物薄膜外延生长的研究,TB4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 > 薄膜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