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Mg-Gd-Y-Zr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研究
作 者: 张家振
导 师: 李德富
学 校: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专 业: 材料加工工程
关键词: Mg-Gd-Y-Zr合金 预变形 时效 力学性能 孪晶 位错
分类号: TG16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镁合金是目前最轻的常规金属结构材料,且具有高的阻尼系数和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在汽车、电子通讯、航空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由于强度较低,镁合金的应用还不广泛。Mg-Gd-Y-Zr合金是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新型镁合金,具有显著的时效硬化特征。本试验拟通过形变热处理手段来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本文以Mg-9Gd-3Y-0.5Zr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OM)、带能谱(EDAX)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手段,通过室温预拉伸和时效试验,研究了经形变热处理后Mg-Gd-Y-Zr合金显微组织、沉淀相形态和晶体学特征,以及形变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论文对试验合金铸态显微组织及其均匀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铸态合金由α-Mg固溶体和分布在晶界富稀土离异共晶相组成,经过510℃/8h均匀化处理后,晶间的偏析相基本溶解,晶粒尺寸较铸态有所增加;合金在400℃挤压,发生完全再结晶,晶粒得到明显细化,尺寸为20gm左右;经测试,挤压态合金力学性能比铸造状态得到显著提高,抗拉强度比铸态提高了30%、断后延伸率由铸态时的3%提高到26%。将挤压态试验合金在190℃、220℃、250℃温度下时效,时效硬化曲线显示:合金在220℃时效,其硬化效果最佳,经18h时效,其硬度值达到105HV。经测试,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335MPa和225MPa,较挤压态合金分别提高了14%和21%,但塑性有所下降,65降低至16%。为了确定试验合金的形变热处理工艺参数,本试验先对挤压态试验合金在拉伸试验机上分别施以4%、8%、12%不同预变形量,接着在220℃不同时长下进行人工时效,最后测试其峰时效状态的力学性能,确定最佳预变形量、时效温度和时间。挤压态试验合金经预变形后,合金屈服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当合金预变形量为12%时,其屈服强度的达到305MPa,最大增幅达119MPa,较挤压态合金增长64%;延伸率随着变形量增加呈下降趋势,由挤压态合金的26%降低为12.7%。此外,时效前的预变形加速了试验合金220℃时效析出过程,合金达到时效峰值时间提前2~3h。预变形8%的合金经220℃保温18h进入峰值时效阶段,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达到410MPa和365MPa,较常规峰时效合金分别提高20%和60%,延伸率仅下降了3.2%;当预变形量超过8%后,合金下降的趋势尤为明显。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发现:预变形引入大量位错,为后续时效过程中沉淀相的析出提供了扩散通道,在时效的初始阶段沉淀相沿位错线优先析出,并且,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合金在后续时效过程中,析出的沉淀相也更加细小弥散,增强了合金强化效果。合金峰时效阶段的沉淀相是亚稳态的β’(Mg5X,X:Gd+Y),属底心正方结构(bco),它具有凸镜状,分布于镁合金的棱面上,可以有效的防止基面滑移,在合金中起主要的强化作用。β’与基体的位相关系为[001]β//[0001]α,(020)β’//(1010)α,且d(020)β=4d(1010)α’与基体呈1/4共格匹配关系。但是,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合金内部位错密度进一步增加,出现位错在品界处塞积,及大量交叉孪晶,合金的延伸率下降,容易造成某些部位应力集中,在拉伸过程中形成裂纹源。TEM研究还发现:预变形使合金内部出现了大量的基面滑移,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合金中出现了少量的非基面滑移;预变形还使合金中出现了{1012}型孪晶,滑移和孪生交互作用,从而获得较大的变形;但过大的变形量,会使合金中出现了交叉孪晶,而孪晶交叉处、孪晶与晶界结合处往往是裂纹的发源地。综合考虑强度和塑性的要求,8%预变形和220℃保温18h的形变热处理工艺可以使Mg-9Gd-3Y-0.5Zr合金达到最佳力学性能。
|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目录 10-12 1 绪论 12-29 1.1 引言 12-13 1.2 镁及镁合金的特点 13-14 1.2.1 金属镁的一般特性 13 1.2.2 镁合金的特点 13-14 1.3 镁合金的应用 14-16 1.4 镁合金的晶体结构与变形特点 16-19 1.4.1 镁的晶体结构 16-17 1.4.2 镁合金中的滑移 17-19 1.5 稀土镁合金及其分类 19-24 1.5.1 稀土镁合金成分设计的理论依据 19-20 1.5.2 稀土镁合金分类 20-24 1.6 镁合金的强化机制 24-25 1.7 形变热处理强化 25-28 1.8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28-29 2 合金制备与试验方法 29-33 2.1 合金制备 29 2.2 合金的热处理 29-31 2.2.1 合金的均匀化 29 2.2.2 合金的热挤压 29-30 2.2.3 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30-31 2.3 合金的组织观察与力学性能测试 31-33 2.3.1 光学显微分析 31 2.3.2 微硬度测试 31 2.3.3 力学性能测试 31 2.3.4 扫描电镜分析 31-32 2.3.5 透射电镜分析 32-33 3 Mg-Gd-Y-Zr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研究 33-46 3.1 Mg-Gd-Y-Zr合金显微组织研究 33-35 3.1.1 Mg-Gd-Y-Zr合金铸态组织 33-34 3.1.2 Mg-Gd-Y-Zr合金均匀化处理、挤压态显微组织 34-35 3.2 Mg-Gd-Y-Zr合金常规时效热处理 35-39 3.2.1 Mg-Gd-Y-Zr合金时效温度的确定 35-36 3.2.2 Mg-Gd-Y-Zr合金的力学性能测试 36 3.2.3 Mg-Gd-Y-Zr合金峰时效阶段的沉淀相 36-39 3.3 预变形对Mg-Gd-Y-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39-41 3.3.1 预变形后Mg-Gd-Y-Zr合金显微组织 39-40 3.3.2 预变形后Mg-Gd-Y-Zr合金的力学性能 40-41 3.4 形变热处理后对Mg-Gd-Y-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1-45 3.4.1 预变形后Mg-Gd-Y-Zr合金时效强化 41-42 3.4.2 形变热处理后Mg-Gd-Y-Zr合金的力学性能 42-43 3.4.3 合金经形变热处理后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43-45 3.5 本章小结 45-46 4 Mg-Gd-Y-Zr合金形变热处理析出行为及强化机制 46-63 4.1 引言 46-47 4.2 预变形后挤压态合金组织特点 47-52 4.3 预变形后Mg-Gd-Y-Zr合金沉淀相析出行为 52-57 4.4 分析与讨论 57-62 4.5 本章小节 62-63 结论 63-64 参考文献 64-69 在学研究成果 69-70 致谢 70
|
相似论文
-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 超低碳贝氏体钢CO2激光-GMA复合焊接特性研究,TG456.7
- Mg-Zn-Y-Zr镁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TG146.22
- 废旧聚酯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研究,X791
- 凝胶注模SiC-AlN复相陶瓷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TQ174.62
- ODPA/异构ODA共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TQ323.7
- 二维晶格失配外延铝薄膜结构弛豫的分子动力学模拟,O484.1
- 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时效问题研究,D922.5
- 镁合金板状坯材挤压参数的研究,TG379
- 芳纶1313织物及其增强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TB332
- 滑石粉的改性研究及其对回收PP的增强增韧,TQ325.14
- 普碳钢中添加ZrO2纳米粒子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TB383.1
- 表面修饰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TB332
- 低摩擦高耐磨高纯氧化铝陶瓷的制备研究,TQ174.1
- 大直径PTT/PET皮芯型复合单丝成形工艺及性能的研究,TQ340.64
- 粘扣带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TE931.2
- GH600热变形行为及显微组织分析,TG132.32
- 基于富勒烯的纳米复合聚合物的研究,TB383.1
- 热处理对一种含Re镍基单晶合金组织的影响研究,TG166
- 船用E级钢三丝GMAW对接焊工艺研究,TG457.11
- 以LPVCS为先驱体制备SiC_f/SiC复合材料工艺研究,TB33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金属学与热处理 > 热处理 >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热处理 > 镁及其合金的热处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