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频磁场下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

作 者: 黄利生
导 师: 金俊泽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材料加工工程
关键词: 高频磁场 表面复合材料 铝硅合金
分类号: TB3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科技发展,新的工艺不断产生,电磁加工工艺也不断完善。高频磁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作为新工艺的应用,日益得到重视。 本文从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出发,根据金属熔体内部电磁体积力的数学式,分析了固相颗粒在金属熔体中的运动速度计算模型,并对影响颗粒运动的各因素,包括颗粒直径、试样直径、颗粒形状系数等进行研究,并由颗粒运动速度推算出颗粒在试样中的运动时间数学式。 高频磁场中的金属熔体不仅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还受到电磁感应加热的作用。文中对电磁感应加热的感应热进行计算,同时对金属在自然对流下的散热行为进行计算,而两者决定了金属熔体的平衡温度,从而能够使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熔体温度维持动态稳恒。 通过理论的分析金属熔体中固相颗粒的运动状态后,本文进一步进行了实验的研究。对不同硅含量的铝硅合金、不同尺寸的试样的研究表明: 1、对直径为10mm的试样进行研究,在施加功率为2-3kw,施加磁场时熔体温度为650℃,施加磁场的最小时间为20s就能实现对初晶硅的有效偏聚,从而制备出表面质量良好的复合材料。随着试样直径的增大,则磁场作用的时间也将加长,在试样直径为16mm时,作用时间为60s,在试样直径为22mm时,作用时间为80s。 2、直径为10mm的试样在施加功率为2-3kw时,对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偏聚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对Al-16wt%Si合金而言,施加磁场的最佳温度区间为580℃-600℃,但是对于Al-24wt%Si合金,其磁场作用的有效温度区间为600℃-620℃。而且随着硅含量的增加,这个温度区间将会逐渐提升,但一般保持在固液两相区的中间温度偏下的温度区间。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引言  8-22
  1.1 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前景  8-9
  1.2 表面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制备  9-14
    1.2.1 表面复合材料的兴起及分类  9-10
    1.2.2 薄膜结构的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  10-11
    1.2.3 功能梯度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11-14
  1.3 电磁方法制备表面复合材料  14-20
    1.3.1 反应合成技术的特点  14-15
    1.3.2 电磁法制备表面复合材料  15-19
    1.3.3 电磁法制备表面复合材料的优点  19-20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20-22
2 高频磁场下电磁理论的分析  22-35
  2.1 电磁场的基本原理  22-23
  2.2 电磁分离原理  23-24
  2.3 粘滞阻力的分析  24-25
  2.4 固相颗粒的运动  25-28
    2.4.1 固相颗粒运动速度的推算  25-26
    2.4.2 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分析计算  26-28
  2.5 高频磁场的检测  28-34
    2.5.1 线圈内部径向磁场的分布  29-32
    2.5.2 线圈内轴向方向磁场的分布  32-33
    2.5.3 液柱内磁感应强度的计算  33-34
  2.6 结论  34-35
3 金属熔体的电磁感应加热及其散热  35-46
  3.1 电磁感应加热  35-40
    3.1.1 电磁感应加热原理  35
    3.1.2 感应电流的集肤效应与透入深度  35-37
    3.1.3 有效加热层  37-38
    3.1.4 电磁感应加热的计算  38-40
  3.2 金属熔体的散热  40-42
    3.2.1 感应加热金属的热流分布  40
    3.2.2 金属熔体的散热分析  40-42
  3.3 金属的凝固  42-44
  3.4 结论  44-46
4 高频磁场下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  46-58
  4.1 实验装置  46-47
  4.2 磁场作用时间的研究  47-48
  4.3 熔体温度的选择  48-51
  4.4 合金成分的影响  51-52
  4.5 试样尺寸的影响  52-55
  4.6 分析与讨论  55-56
  4.7 结论  56-58
5 结论与展望  58-60
  5.1 结论  58-59
  5.2 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59-60
参考文献  60-6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63-64
致谢  64-65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65

相似论文

  1. 铝硅合金高温摩擦表层硅相细化和球化研究,TG453.9
  2. 交变电磁场作用下过流冷却ZL101铝合金半固态工艺研究,TG146.21
  3. 过共晶铝硅合金变质处理的热分析技术研究,TG146.21
  4. 基于超声制浆的流变压铸铝硅合金的性能和组织研究,TG292
  5. 铝硅合金阳极氧化工艺及耐蚀性研究,TG174
  6. 稀土Nd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的研究,TG294
  7. WC颗粒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及其对热疲劳裂纹的影响初探,TB331
  8. 原位合成Al_2O_3-TiC颗粒增强45#钢基表面复合材料的研究,TB331
  9. 铝及铝—硅合金熔体净化处理及其机理研究,TG146.21
  10. Al-Si-P三元系相关系测定及过共晶铝硅合金熔体处理研究,TG146.21
  11. 过共晶铝硅合金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TG174.4
  12. 低铬白口铸铁铸渗工艺与耐磨性能的研究,TB331
  13. 元素Mg、Cu、Mn对Al-20Si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TG113
  14. 过共晶铝硅合金活塞的铸造关键技术,TG292
  15. 过共晶铝硅合金复合变质工艺及机理研究,TG156.6
  16. 机械搅拌添加硅颗粒法制备高硅铝合金的研究,TG292
  17. 锆、铬元素对铝硅合金电导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TG146.21
  18. Ce、RE对高铁铝硅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TG146.21
  19. 太阳能相变储能合金容器材料的选择及性能研究,TB34
  20. 4032铝合金变质技术研究,TG146.21
  21. 原位ZA27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B3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复合材料 > 金属复合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