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趋势论

作 者: 季涛频
导 师: 陈汗青
学 校: 武汉理工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视觉文化 图形传播 有效互动 传播未来
分类号: J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4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从尼葛洛庞蒂1994年提出“数字化生存”概念,一场“数字化革命”席卷全球。在日新月异的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以视觉为中心的图形符号传播系统正逐渐替代传统的语言符号传播系统。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的转变和形成,标志着对人类既有审美经验的突破及审美视阈的拓展与人际关系的重新构建,也标志着一种新的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经过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图形传播已成为一门融科学技术、经济、文化、艺术等于一体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项巨大的创意产业。图形传播正以创意性的活动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对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发展趋势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旧的传播理论需要适应传播科技的发展和传播形态的变化,旧的设计理论也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另一方面,新的传播实践和设计实践也需要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这对传播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对设计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课题。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趋势论的研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现状和图形发展的历史进行了研究;二是对未来图形传播的模式、有效传播的途径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描绘。 研究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趋势的目的是了解国际最新动态,更新传播观念和思维方式,加强创新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技术和探索性的设计与发展动向,拓宽国际视野;通过探讨和预测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的有效途径和新的发展趋势,更有效、更有意义地开展图形传播,以改善人类社会的交往和沟通,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本文以系统论为指导方针,采用跨学科的协同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设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的优势,寻找切入点,以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的特点、作用、受众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和预测数字化时代图形的有效传播模式、途径和发展趋势。 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成果:提出对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发展趋势的研究。1.构建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模式 2.研究受众 服务受众 3.强调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的有效互动 4.传播未来:突破心智—图形传播的文化策略 设计的不断进步为设计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图形创作的主体——图形设计师非常有必要重新定位,培养自己系统论思维方式,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创新;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创造性地设计出高水平的符合时代的视觉信息,使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找到信息传播的新使命。

全文目录


目录  4-6
中文摘要  6-9
第1章 引言  9-15
  1.1 研究的背景  9-10
  1.2 研究的意义  10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10-12
  1.4 解决的问题  12-13
  1.5 论文框架  13-15
第2章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的内涵  15-30
  2.1 关于符号  15-17
    2.1.1 符号的内涵  15-16
    2.1.2 图形符号与语言及其它符号的区别  16
    2.1.3 数字化时代图形符号的新特征  16
    2.1.4 网络“虚拟世界”的符号意义  16-17
  2.2 关于传播  17-20
    2.2.1 大众传播的概念  18-19
    2.2.2 科技发展与大众传播媒介  19
    2.2.3 新的媒介环境  19-20
  2.3 关于图形  20-28
    2.3.1 图形释义  21-22
    2.3.2 图形的时代嬗变  22-28
  2.4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的界定  28-30
第3章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一种叙述范式的转变  30-36
  3.1 范式及其内涵  30-31
  3.2 视觉文化社会:叙述范式转变之语境  31-36
    3.2.1 视觉文化的基本特征  32
    3.2.2 视觉文化的传播策略  32-36
第4章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的特征与作用  36-46
  4.1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特征剖析  36-38
    4.1.1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技术特征  36-38
    4.1.2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艺术特征  38
  4.2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的独特作用  38-46
    4.2.1 信息传播  38-39
    4.2.2 文化传承  39-40
    4.2.3 促进经济  40-42
    4.2.4 审美体验  42-44
    4.2.5 满足精神需要  44-46
第五章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的受众分析  46-53
  5.1 “使用与满足”以及几种受众行为的理论  46-49
    5.1.1 “使用和满足”的心理动机  46-47
    5.1.2 “使用与满足”的社会动因  47-49
  5.2 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49-53
    5.2.1 自助餐厅  49
    5.2.2 受众的总体特点  49-50
    5.2.2 “使用满足学说”在实践中的应用  50-53
第六章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的未来  53-87
  6.1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未来的模式  53-60
    6.1.1 图形传播的基本构成要素  53
    6.1.2 图形传播的基本模式  53-56
    6.1.3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未来的模式——网状模式  56-58
    6.1.4 大众传播模式的继承与发展  58-60
  6.2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与有效互动的途径  60-70
    6.2.1 视觉沟通  60-64
    6.2.2 服务受众  64-65
    6.2.3 信息组织  65-67
    6.2.4 理解媒介  67-68
    6.2.5 创意语言  68-70
  6.3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发展趋势  70-87
    6.3.1 观念与人才  70-71
    6.3.2 数字化生存  71-74
    6.3.3 文化多元  74-76
    6.3.4 绿色设计  76-77
    6.3.5 创意产业  77-80
    6.3.6 传播未来  80-87
结语  87-88
致谢  88-89
参考文献  89-92
主要论文与作品发表  92

相似论文

  1.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2. 数字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建构,I206.7
  3. 我国食品安全行业协会监管法律制度研究,F203
  4. 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G633.41
  5. 视觉文化视阈下的奇观电视文艺节目研究,G222
  6. 论数字化时代新媒体文化的建构,G206.2
  7. 从“叙事”到“景观”,J905
  8. 推崇与反叛,TS941.12
  9. 数字化时代中国动画民族化发展研究,J218.7
  10. 课堂有效互动研究,G420
  11. 数字化时代的文艺消费,I0-05
  12.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研究,G633.3
  13.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诗意凝塑,J905
  14. 信息图形设计,TP391.41
  15. 数字化时代的工业设计理念与教育研究,J524
  16. 虚拟学习社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G633.3
  17. 广告:视觉符号与价值隐喻的双重载体,J524.3
  18.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学生课外读写研究,G633.3
  19. 新课程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课堂互动研究,G633.2
  20. 语文课堂互动研究,G633.3

中图分类: > 艺术 > 艺术理论 > 造型艺术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