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符合第二代标准的无线射频识别安全协议研究
作 者: 李芳
导 师: 黄生叶;蒋红艳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关键词: RFID EPC C1G2 安全与隐私 协议 安全机制
分类号: TP391.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无线射频识别(简称RFID)技术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一项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现已进入实用化的节段,并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但是,其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标签成本过高,安全机制强度不够,标准不统一。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EPCglobal推出了第二代RFID技术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物流应用中的低级标签。鉴于其优越性基于第二代RFID标准的系统应用正一步步取代第一代,但就这方面的安全问题的研究还十分稀少。为了大规模的应用RFID技术,尽早的实现“物联网”,开发安全、高效、低成本且符合第二代标准的安全协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RFID系统的结构、EPC与物联网及RFID的技术标准,研究了RFID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并指出了RFID系统应该遵循的安全原则。然后对目前比较典型的安全机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基于密码协议的安全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指出这些安全协议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现有RFID安全协议的基础上,特别是在Duc等人提出的符合第二代标准的安全协议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种Duc协议的改进协议——基于密钥同步更新的符合EPC C1G2标准的RFID安全协议。该协议中提出了一种解决Duc等人的方案中密钥更新不同步的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很多协议想动态改变密钥却一直没有实现的问题。密钥同步更新问题的解决从而解决了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安全问题:非授权访问、重放攻击、Dos攻击等。另外,本协议提出了使用双随机数来保证消息的新鲜性;同时还对发往标签和数据库的消息采用了上下行密钥加密的方法。该两种加密方法的结合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最后,本文利用数值实验分析了通信过程受到攻击后双方密钥的变化情况,验证了密钥同步更新能够得以实现。并分析了改进后的协议的抗攻击能力和实施成本上的可行性。重点用BAN逻辑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形式化的分析。通过跟踪通信过程,利用逻辑规则从初化条件能够推导到最终的安全目标,表明了该协议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插图索引 10-11 附表索引 11-12 第1章 绪论 12-17 1.1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 12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14 1.3 RFID 系统安全机制的特点与研究现状 14-15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15-17 第2章 RFID 系统基础知识 17-26 2.1 RFID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7-21 2.1.1 电子标签 17-19 2.1.2 RFID 阅读器 19-20 2.1.3 后台管理系统 20 2.1.4 RFID 基本工作原理 20-21 2.2 EPC 网络系统 21-23 2.2.1 EPC 网络系统介绍 21-22 2.2.2 EPC 系统的特点 22 2.2.3 产品电子码(EPC) 22-23 2.3 EPC C1G2 标签标准 23-24 2.3.1 EPC C1G2 的发展简述 23 2.3.2 EPC C1G2 标准的要点 23-24 2.3.3 EPC C1G2 的优越性 24 2.4 小结 24-26 第3章 RFID 系统的安全问题分析 26-38 3.1 RFID 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 26-27 3.2 RFID 系统常见的安全攻击 27-28 3.3 RFID 系统典型的安全机制分析 28-37 3.4 小结 37-38 第4章 密钥同步更新的双向认证协议设计 38-47 4.1 第二代标准对安全协议的要求 38 4.2 Duc 等人的设计方案 38-40 4.3 基于密钥同步更新的双向认证协议 40-46 4.3.1 认证算法 40-42 4.3.2 关于协议中的伪随机函数 42 4.3.3 关于协议中的循环冗余码(CRC) 42 4.3.4 密钥更新的数值实验 42-46 4.4 小结 46-47 第5章 密钥同步更新的双向认证协议分析 47-55 5.1 协议安全性的理论分析 47-48 5.2 协议的可行性分析 48-49 5.3 使用BAN 逻辑对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 49-54 5.3.1 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及BAN 逻辑简介 49-52 5.3.2 用BAN 逻辑分析协议的安全性 52-54 5.4 小结 54-55 结论 55-57 参考文献 57-60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0-61 致谢 61
|
相似论文
- 适应多总线通讯模式的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 Ad-Hoc网络多信道MAC层协议的信道分配问题的研究,TN929.5
- 多基地高频雷达固定站中央主机软件研制,TN957.5
- 卫星网络中移动IP路由选择的研究,TN929.5
- DMR集群系统高层协议的设计和研究,TN929.52
- RFID技术在汽车点火线圈生产中的应用研究,TP391.44
- 精密时钟同步协议研究与实现,TP393.11
- SIP协议研究及其在视频通信中的应用,TP393.04
- 智能家居系统中ZigBee节点的研究,TN929.5
- 基于LEACH的安全建簇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TP212.9
- 多机器人合作追捕目标问题研究,TP242
- 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N752
- 水声通信网络MAC协议研究,TN929.3
- 基于TCP/IP协议的嵌入式图像传输系统接收终端的设计,TP368.1
- 水上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U698
- 战场环境下Ad hoc网络路由协议性能分析,TN929.5
- 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管RFID系统,TS201.6
- 基于HTTP的智能家居网络改进方案,TP273.5
- 远程医疗系统图像压缩及传输关键技术研究,R318.0
-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研究,TN915.04
- 可靠组播协议及其缓存管理研究,TP393.0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光模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