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ArcSDE的佛山城市地下管网空间数据库的研究与设计

作 者: 叶乘鸾
导 师: 朱建军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关键词: GIS ArcSDE 空间数据库 SQL Sever
分类号: P20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478次
引 用: 1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特定的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集地理学,测量学、制图学、计算机科学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也随之迅猛发展,它的应用迅速普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 而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安全运行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保证。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只有尽快、全面、系统地掌握地下管线现状,才能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如地下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提供完整的基础数据。 于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新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方式也有很多,也出现了很多城市管线管理系统。但是这些系统都是采用数据和属性分离的方式,没有实现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然后导致了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困难、数据访问速度慢、多用户数据并发共享冲突等等问题,这样大大降低了GIS应用系统的使用效率。 ArcSDE是一个与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如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Informix,and DB2连接的通道。ArcSDE是一个开放性的,高性能的空间数据服务器,能够使用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共享地理数据并实现大量的空间操作和管理。 本文将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应用到佛山城市地下管网系统中,设计并建立了管网空间数据库,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一起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中,实现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利用空间数据库的技术应用于地下管网这一相对较小的领域,增强了系统数据库功能,对管网数据实行了较好的管理。这一方法解决了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困难、数据访问速度慢、多用户数据并发共享冲突等等问题,大大提高了GIS应用系统的使用效率,对于其他城市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有一定参考意义。

全文目录


第1章 概述  7-16
  1.1 GIS空间技术的应用发展  7-9
    1.1.1 GIS技术的发展简介  7-8
    1.1.2 GIS空间技术的发展  8-9
  1.2 空间数据库的应用发展  9-11
    1.2.1 空间数据库的简介  9-11
    1.2.2 空间数据库的发展  11
  1.3 城市地下管网技术的发展概况  11-13
  1.4 佛山市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概况  13-14
  1.5 应用空间数据库的佛山市地下管网系统开发和研究的意义  14-15
  1.6 本章小结  15-16
第2章 ArcSDE技术的体系研究  16-32
  2.1 什么是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  16
  2.2 ArcSDE的体系结构  16-21
    2.2.1 ArcSDE的体系结构  16-18
    2.2.2 ArcSDE的功能  18-19
    2.2.3 ArcSDE的生命力  19-21
  2.3 ArcSDE的数据结构  21-27
    2.3.1 ArcSDE的数据模型  21-22
    2.3.2 ArcSDE如何存储和组织地理要素  22-25
    2.3.3 ArcSDE度量(Measures)和注记的处理  25-26
    2.3.4 ArcSDE栅格数据(raster)的存储和版本处理  26-27
  2.4 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的配置  27-31
    2.4.1 ArcSDE License Manager的配置  27-28
    2.4.2 ArcSDE for SQL Sever的配置  28-31
  2.5 本章小结  31-32
第3章 基于ArcSDE管网系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32-40
  3.1 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的管网的整体功能设计  32-36
  3.2 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的管网体系结构设计  36-39
    3.2.1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37
    3.2.2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37-39
  3.3 本章小结  39-40
第4章 基于ArcSDE空间数据库的管网系统的实现  40-58
  4.1 佛山城市地下管线的数据分析  40-41
  4.2 佛山城市地下管线空间数据库模型的建立  41-44
  4.3 基于ArcSDE的佛山空间数据库管网的实现  44-57
    4.3.1 空间数据库数据的导入  44-48
    4.3.2 空间数据库的连接  48-52
    4.3.3 使用ArcSDE的空间数据库在管网中的调用  52-57
  4.4 本章小结  57-58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8-61
  5.1 结论  58-59
  5.2 未来的管网发展展望  59
  5.3 本章小结  59-61
参考文献  61-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基于GIS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G647
  2.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S157
  3.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4. 基于GIS和模型的区域生态农业评价研究,S-0
  5.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6.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7. 基于GIS的温州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S126
  8. 基于元数据的农田信息存储、管理和共享研究,S126
  9. GIS和地统计学应用于泸州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分区管理技术研究,S158
  10. 浙江省金衢盆地典型土系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S159.2
  11. 基于模型与GIS的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562
  12. 典型石油开采区生态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系统研究与构建,X826
  13. 基于GIS和GPS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208;P228.4
  14. 基于开源软件的海洋数据管理与表达,TP315
  15. 基于3S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X826
  16. GIS支持下的湖北省水稻生产潜力和区域种植研究,S511
  17. 基于“空间定位”的GIS教学软件开发及应用策略研究,G633.55
  18. 基于GIS的烟草行业物流配送路线优化方法研究,F426.8;F224
  19. 移动式微型污染气体监测系统的设计,TP277
  20. 基于工作流的业务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研究与实践,P208
  21. 基于Oracle Spatial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优化的研究,TN929.5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测绘学 > 一般性问题 >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