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心通九境

作 者: 张云江
导 师: 陈兵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宗教学
关键词: 唐君毅 心通九境 华严宗 融通 判教
分类号: B9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唐君毅是第二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向与牟宗三称为新儒学的双子星座。唐君毅先生的哲学建构体系宏伟,思想精深,富有创见性,他“以哲学史而治哲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而条例的疏理工作;而在《生命存在与心灵九境》之巨著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心通九境”的理论,以融会贯通中西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思想化解佛学之处良多,尤其是华严宗,对唐君毅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著名哲学家劳思光先生便把唐君毅的哲学称为“华严哲学”。另外,唐君毅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历程,也颇有自己独特的创见。 本论文中心论题便是以“心通九境”为中心,试图对唐君毅与华严宗之间的哲学思想渊源关系进行梳理分析。本文认为:(1)唐君毅是以佛学为建构中国哲学史的质料,有关佛学研究之内容,尤其是对华严宗法藏大师以最为精深的义理化解融通各家的矛盾,以及由此理论必然生起的圆融无碍的包容心态,而集中国佛学发展之集大成之论述,有唐君毅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是他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他创造性地运用华严宗哲学思想中的圆融旨趣与融合方法,完成了自己的“心通九境”哲学体系的巨大构建。另外,本文还对唐君毅弃佛从儒的原因,以及唐君毅融摄华严宗哲学思想的影响与启示,进行了探讨研究。具体章节内容如下: 第一章论述“唐君毅哲学思想的精神历程”。本文从唐君毅精神成长中心灵的三大动因来分析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并着重分析了他的忧患意识,以显现出他哲学思想的时代性。 第二章论述“唐君毅与佛教的一般关系”。对唐君毅弃佛归儒之原因以

全文目录


序言  8-10
第一章 唐君毅哲学思想的精神历程  10-25
  (一) 少年时代的忧虑  10-13
  (二) 用苦痛滋养的伟大灵魂  13-18
  (三) 唐君毅的著述及“心通九境”中的忧患意识  18-25
第二章 唐君毅与佛学的关系  25-35
  (一) 唐君毅弃佛归儒之原因初探  25-30
  (二) 以佛学为构建哲学史的质料  30-35
第三章 唐君毅与华严宗  35-46
  (一) 唐君毅关于法藏融通般若唯识之道的论述  35-41
  (二) 唐君毅钟情于华严宗的原因  41-46
第四章 “心通九境”中的华严宗哲学(上)  46-61
  (一) 圆融之旨趣与融合之方法  46-53
  (二) 华严四法界与心灵九境  53-61
第五章 “心通九境”中的华严宗哲学(下)  61-70
  华严宗判教对“心通九境”的影响  61-70
第六章 唐君毅融摄华严宗的现代启示意义  70-74
参考书目  74-77
附录  77-78
后记  78-80
声明  80

相似论文

  1. 本源一心,所异者跡,B948
  2. 融通与判定—牟宗三“哲学演讲录”研究,B26
  3. 布依戏艺术审美论,J825
  4. 唐君毅生死观研究,B26
  5. 亦现实亦超越,B26
  6. 综合融通,即瞬喷涌,G625.1
  7. 融通仓业务风险管理研究,F224
  8. 唐君毅宗教思想研究,B928
  9. 中西方家庭养老比较与构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探索,F842.6
  10. 吉藏《三论玄义》破、显论,B94
  11. 融通票据法律问题研究,D922.287
  12. 华严宗圆融思想研究,B948
  13. 灌顶涅槃思想平议,B948
  14. 判摄与圆融,B949
  15. 隋唐天台宗派特色之蠡测,B946
  16. 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教义思想,B948
  17. 藏传佛教判教研究,B948
  18. 智俨生平及其华严思想,B948
  19.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B952
  20. 太虚唯识学思想研究,B946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宗教 > 佛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