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水资源约束下的银川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作 者: 文琦
导 师: 何彤慧
学 校: 宁夏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城市生态系统 水资源 生态建设 银川市
分类号: TU984.1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极核。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城市病”。20世纪后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萌发,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对于干旱区水资源约束下的城市来讲,建设节水型生态城市是水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生态城市的理论与银川市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对银川市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着重研究了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生态城市建设途径。在银川市生态足迹的研究中,将以往生物资源量计算时运用种植量和贸易量来求取消费量的方法进行改进,通过人均消费量来求取生物消费量,力争将理论消费量与实际消费量之间的误差降到最低。文章同时还运用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城市水资源压力指数法等不同方法对银川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三方面分析显示出同样的结果,即银川市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为不健康状态,主要是城市能耗物耗较大、第三产业发展不成熟、农业所占比重较高的因素造成,当然这也与城市发展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目前,银川市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重工业比重较高,城市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针对银川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了生态城市目标下的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工业、农业、生态建设等与水资源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银川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根据所选的模式提出了生态城市目标下的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和生态城市建设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取得了以下初步成果: (1)对银川市水资源需求和供给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通过系统分析各行业用水量的变化,探讨了水资源利用中的“浪费、污染、缺水”等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会出现水资源隐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银川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即以“节约、保护”为重点的用水模式。 (2)通过多种方法对银川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详尽的评价,在将生态足迹和生态城市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进行修正的前提下,对银川市生态系统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得出银川市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况,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尚处于初期,经济结构和组织力相对较差而带来的负面效应。 (3)通过银川市所处区位和存在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提出了适合于银川市市情的生态城市建设内容和目标,强调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和谐、经济高效、社会文明”为银川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定性、定量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9-18
  1.1 选题的背景  9-10
  1.2 研究的意义  10-14
    1.2.1 城市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种“城市病”必须通过走生态城市的路子解决  10-11
    1.2.2 水资源支撑着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  11-12
    1.2.3 银川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对于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13
    1.2.4 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决定了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是银川市的必然追求  13-14
  1.3 生态城市的内涵  14-15
  1.4 生态城市研究进展  15-17
    1.4.1 城市生态学的兴起和生态理念的萌芽  15-16
    1.4.2 生态城市实践研究阶段  16-17
    1.4.3 生态城市定量评价研究阶段  17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18
第二章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18-21
  2.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18
  2.2 城市生态学理论  18-19
  2.3 循环经济理论  19-20
  2.4 耗散结构理论  20
  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20-21
第三章 水资源约束下的银川市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21-25
  3.1 自然生态系统特征  21-24
    3.1.1 水资源特征  21-22
    3.1.2 土地资源要素概况  22-23
    3.1.3 环境空气质量要素概况  23-24
  3.2 经济生态系统特征  24
  3.3 社会生态系统特征  24-25
第四章 生态城市目标下的水资源供需分析  25-32
  4.1 生态城市目标下的银川市水资源需求分析  25-29
    4.1.1 生活需水  25-26
    4.1.2 工业需水  26
    4.1.3 农业需水  26-27
    4.1.4 生态环境需水  27-28
    4.1.5 总需水量分析  28-29
  4.2 生态城市目标下的银川市供水趋势分析  29
    4.2.1 地表水供应能力分析  29
    4.2.2 地下水供应能力分析  29
    4.2.3 废污水利用分析  29
  4.3 生态城市目标下的银川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9-32
    4.3.1 水资源供需平衡  30
    4.3.2 城市水资源安全分析  30-32
第五章 生态城市目标下的银川市系统承载力分析  32-43
  5.1 面向生态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32-34
    5.1.1 评价方法介绍  32-33
    5.1.2 城市生态需水计算  33-34
    5.1.3 银川市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分析  34
  5.2 银川市2003年生态足迹分析  34-37
    5.2.1 银川市2003年生态足迹计算  34-36
    5.2.2 计算结果与讨论  36-37
  5.3 银川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37-43
    5.3.1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由来  37
    5.3.2 城市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37-39
    5.3.3 银川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39-40
    5.3.4 生态城市目标下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0-43
第六章 水资源约束下的银川市生态城市建设目标设定  43-53
  6.1 水资源约束下的银川市生态城市建设关键问题  43-48
    6.1.1 水资源约束下的银川生态城市建设规模  43-44
    6.1.2 水资源约束下的银川市产业结构  44-45
    6.1.3 水资源约束下的银川市人口规模  45-46
    6.1.4 水资源约束下的银川市工业化问题  46-47
    6.1.5 水资源约束下的银川市农业发展  47
    6.1.6 水资源约束下的银川市生态建设研究  47-48
  6.2 水资源约束下的银川市生态城市建设目标设定  48-51
    6.2.1 资源可持续利用  48
    6.2.2 自然生态和谐  48-49
    6.2.3 经济生态高效  49-50
    6.2.4 社会生态文明  50-51
  6.3 水资源约束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选择  51-53
第七章 生态城市目标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53-57
  7.1 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53
  7.2 确立正确的用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  53
  7.3 调整用水战略方针,加强水资源管理  53-55
    7.3.1 进行部门职能协调,实现水资源管理一体化  54
    7.3.2 将城市水系统规划纳入到生态城市规划当中  54
    7.3.3 推进水价、水权改革,完善水资源市场体系  54-55
  7.4 实施“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利用战略  55
  7.5 加强水源地保护  55
  7.6 实施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维持地下水位的动态平衡  55-57
第八章 水资源约束下的生态城市建设途径  57-61
  8.1 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  57-58
    8.1.1 生态农业建设  57
    8.1.2 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  57-58
    8.1.3 强化现代生态服务业  58
  8.2 建立节约型自然资源利用体系  58-59
    8.2.1 完善资源管理体系  58
    8.2.2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  58-59
    8.2.3 强化资源的整合能力  59
  8.3 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体系  59-60
    8.3.1 加强污染的防治  59
    8.3.2 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59-60
    8.3.3 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60
  8.4 建立和谐的生态文化体系  60
  8.5 强化生态城市的管理体系  60
  8.6 城市发展、建设量水而行  60-61
第九章 结语  61-63
参考文献  63-67
致谢  67-68
个人简介  68

相似论文

  1. 灌区干旱评价系统研究,S423
  2. 环境史视野下的传统农田水利建设研究,S274
  3. 西部干旱地区农户旱地种植行为实证研究,S423
  4. 基于GIS的滕州市水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V213.4
  5. 基于供需平衡的济宁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6.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7. 基于系统动力学和系统优化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X26
  8. 城市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TU984.115
  9. 工贸型城镇生态规划研究与实践,X321
  10. 丹江口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力研究,F426.91
  11. 上海市水资源利用模式可持续性定量研究,F224
  12.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TV213.4
  13. 石家庄市生态城市评价研究,X826
  14. 山东省安丘市生态建设的目标及影响因素研究,TU984.115
  15. 湿地公园旅游资源分析及生态建设对策,TU986
  16. 生态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模式研究,TU985
  17. 中国典型生态城市建设反思,TU984.115
  18. 荒漠明珠,TU986.2
  19. 永安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研究,S731.2
  20. 试论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态建设,D621
  21. 基于多目标GA的灌区水资源优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总体规划 > 城市环境保护与规划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