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蛋白质分子修饰及加工特性研究

作 者: 饶珊
导 师: 潘思轶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关键词: 大豆7S球蛋白 大豆11S球蛋白 改性 功能性质
分类号: TQ93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50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对大豆7S球蛋白的乙酰化、磷酸化及蛋白酶改性进行了研究,以蛋白质的持水性、乳化能力和吸油性为指标,评价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化学及酶法改性都能不同程度地改善7S球蛋白的功能特性。15%(v/w)酸酐添加量的乙酰化改性能最有效地提高7S球蛋白的持水性和乳化稳定性;1%(w/w)STP添加量的磷酸化改性蛋白的吸油性最佳;木瓜蛋白酶改性蛋白的水解度为10.78%时的持水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都比改性前有大幅度提高:As1.398蛋白酶改性对7S球蛋白的功能性改善最小。 研究用抗坏血酸对7S球蛋白及酶解大豆分离蛋白(DH%=3.7%与DH%=8.9%)进行改性效果,并探讨海藻酸钠的增稠效果。实验以样品的粘性,发泡性,发泡稳定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等为指标,评价改性效果。结果表明:5%的7S球蛋白与0.3%的抗坏血酸配比,3%的酶解大豆分离蛋白(DH%=3.7%)与0.3%的抗坏血酸配比,3%的酶解大豆分离蛋白(DH%=8.9%)与0.1%的抗坏血酸配比,7%的酶解大豆分离蛋白(DH%=3.7%)与0.1%的海藻酸钠配比,3%的酶解大豆分离蛋白(DH%=8.9%)与0.1%的海藻酸钠配比较好。海藻酸钠对于大豆蛋白性质的改良不如抗坏血酸显著。海藻酸钠仅仅对于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DH%=3.7%与DH%=8.9%)的发泡稳定性与乳化稳定性有促进作用,而对于发泡性有一定的负作用。从实际生产的经济与应用角度,综合评价五种途径的较好样品:5%的7S球蛋白与0.3%的抗坏血酸配比最佳。 研究了浸泡时间、酸沉PH值、冰浴时间等三因素对11S球蛋白分离得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11S球蛋白得率关于上述三因素的回归方程为:y=0.01825×ST-0.325×PH+0.01926×IT+2.5745(y:分离得率;ST:浸泡时间;PH:酸沉PH值;IT:冰浴时间;R2=0.9805)。用三聚磷酸钠(STP)对11S球蛋白进行改性,得到磷酸化11S球蛋白(11SP)。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证实确有—PO43-引入蛋白质。用大豆分离蛋白(SPI)做参照,对改性前后的11S球蛋白进行功能性质评价,包括溶解性、乳化能力、乳化稳定性和吸油性。磷酸化后的11S球蛋白功能性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纳米稀土硬质合金YG11R的成分与工艺优化及磨损研究,TG135.5
  2. Fe,V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O614.411
  3. 微氧条件下密闭电石炉尾气中COS气体吸附净化研究,X781
  4. 生物医用OCS/PLLA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R318.08
  5. 掺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O643.36
  6. 聚砜的合成及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究,TQ433.437
  7. 双酚AP型苯并噁嗪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320.1
  8.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TS254.9
  9. 大米蛋白酶解—接枝共聚综合改性技术的研究,TS201.2
  10.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并用于水中多环芳烃治理,X712
  11. LDH和Mg/Al/Fe-Mt对水中磷、铬的吸附效果研究,X703
  12.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13. 米谷蛋白的酶法脱酰胺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TS201.21
  14. 南瓜籽蛋白制备及其活性多肽的研究,TS201.21
  15. 改性矿石吸附剂脱除烟气中汞的研究,X773
  16. 用于C9石油树脂加氢的γ-Al2O3负载钯基催化剂的研究,TE624.9
  17. 混合二异丙苯择形催化裂化的研究,TQ244.2
  18. 化学改性柿子生物吸附剂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X703
  19. SBS改性沥青掺量测试及加工质量评价,U414
  20. 沥青路面再生研究,U414
  21. 改性玉米芯的制备及其对钯(Ⅱ)的吸附性能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其他化学工业 > 蛋白质(朊)化学加工工业 > 化学加工过程 > 蛋白质水解及中间产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