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

作 者: 王新安
导 师: 贾志宽;廖允成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旱地农业 节水农业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 山西旱地
分类号: S31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5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干旱缺水是个世界性问题,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危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在我国北方旱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山西是我国旱地农业的主要实施区域之一,旱地面积站全省耕地的70%以上,旱农地区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3,是全国较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对此依托现代科技进步,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有限水分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则成为山西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研究以小麦、玉米、棉花为参试作物,将地膜覆盖与节水技术有机结合,以山西旱区气候、土壤、水资源、现有节水技术为材料开展研究工作,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在分析改进的基础上,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最后对山西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研究结果表明: 1.旱地面积大、水资源缺乏是山西省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山西旱地农业必须走传统蓄水农业与现代节水技术相结合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旱地产量低而不稳、效益低的实际问题。 2.小麦、棉花、玉米作为山西旱区的主要作物,采用节水技术可明显提高产量。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一次不同补偿供水量产量大幅度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水分补偿供水效应明显;地膜玉米不同生育时期,不同集雨贮水有限补充灌溉具有明显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果;旱地棉花采用稀穴密株局部穴精灌种植技术,可与田间集雨设施配套,充分利用田间径流,不仅能提高雨水利用率,而且能有效增加产量。 3.山西省60年的降水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6-9月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这种气候条件在田间坡地易产生径流,适宜于发展集雨农业。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旱地水源的主要途径。 上述研究结果,对知道山西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对于条件类似的其它地区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灌水及不同氮源对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影响,S532
  2.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节水农业技术及推广模式研究,S318
  3. 旱地棉田生态系统综合改良技术研究,S562
  4. 内蒙古察右中旗水资源与节水农业技术研究,F323.213
  5. 山西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效益研究,S345
  6. 晋西北旱地耕作模式及其效果评价,S342.1
  7. 福建省节水农业技术及其发展模式研究,S318
  8. 高分子材料在旱地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基础研究,S12
  9. 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F323.213
  10. 河北平原冬小麦水肥生产函数的研究,S512.1
  11. 河西绿洲灌区主要作物田间节水灌溉技术的适应性分析,S275
  1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经济分析,F323.213
  13. 淮河流域农业节水技术与措施研究,S274
  14. 农户灌溉行为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F323.213
  15.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研究,F323.213
  16. 我国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激励研究,F323.213
  17. 安徽省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发展模式研究,S275
  18. 河北坝上地区滩地作物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研究,S318
  19. 北方旱作农田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研究,S318
  20.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节水农业技术及推广模式研究,S318
  21. 宁夏引黄灌区结构节水型农作制研究,S318
  22. 福建省节水农业技术及其发展模式研究,S31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学(农艺学) > 作物生物学原理、栽培技术与方法 > 其他栽培技术与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