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锈钢表面着色与电化学抛光工艺的研究

作 者: 李广武
导 师: 张忠诚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化学工艺
关键词: 不锈钢 着色 化学氧化 电解氧化 电解抛光
分类号: TG1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803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概述了彩色不锈钢的应用前景和不锈钢着色原理,着色工艺方法及色膜的性能。阐述了着色颜色与着色时间,着色电位的关系,以及色膜封闭处理方法。采用化学着色工艺,在250g·dm-3铬酐,490g·dm-3硫酸和少量添加剂的混合液中,在70℃左右测定了不锈钢样品在着色过程中电位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找到了不锈钢起色电位和颜色的对应规律。即使溶液组成,温度稍有变化,色彩也能较好地重现。这将有助于解决不锈钢表面着色的重现性问题。本文还研究了不锈钢预处理,各种添加剂和温度对不锈钢着色的影响。 因为不锈钢电解抛光是着色前处理关键一环,采用电化学方法对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抛光溶液采用无铬酸盐的磷酸—硫酸体系,添加高分子聚乙二醇。抛光溶液组成为磷酸(85%)500g,硫酸(98%)130g,聚乙二醇(18%水溶液)130g。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5~90℃,阳极电流密度8~15A·dm-2。 同时采用交流方波电解着色法,在250g·dm-3铬酐,490g·dm-3硫酸和少量添加剂的混合液中,50℃左右,制备出茶色,蓝色,金黄,玫瑰红,墨绿等颜色的不锈钢表面。通过调节电流密度,方波周期和通电次数等可获得预期色调的着色膜。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稀硫酸活化和电解抛光的不锈钢着色均匀,色泽艳丽;不同的添加剂对着色速度有明显的影响;温度升高明显加快着色速度。聚乙二醇能有效地形成粘膜,明显提高不锈钢电解抛光的效果。该工艺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溶液成本,可以使不锈钢表面达到镜面光亮的效果。采用电解着色法,可降低着色液温度,缩短着色时间,颜色控制较容易,重现性良好;不锈钢电解抛光是着色前处理的关键,直接影响不锈钢着色后的效果;不锈钢化学着色有很好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添加剂硫酸锰能加速着色过程,钼酸铵能提高颜色的光泽性,其最佳含量为:硫酸锰5~6g/l,钼酸铵6~8g/l。依据电位配色原理,选择促使具有明显起色电位的添加剂,可使不锈钢色调的重现性得到有效的控制,电位控制法使彩色不锈钢产业化成为可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全文目录


目录  4-6
摘要  6-7
ABSTRACT  7-10
第一章 前言  10-33
  1.1 引言  10-11
  1.2 不锈钢表面着色文献综述  11-32
    1.2.1 不锈钢着色的历史进展  11-19
    1.2.2 不锈钢着色机理探讨  19-30
    1.2.3 不锈钢着色研究进展  30-31
    1.2.4 不锈钢着色的发展方向  31-32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32-33
第二章 实验过程和工艺  33-40
  2.1 药品和仪器  33
    2.1.1 实验药品  33
    2.1.2 实验仪器  33
  2.2 不锈钢着色工艺  33-38
    2.2.1 不锈钢化学着色工艺流程  33-35
    2.2.2 不锈钢交流电解着色工艺  35-37
    2.2.3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37-38
  2.3 分析检测  38-40
    2.3.1 膜的附着力检测  38
    2.3.2 耐磨性检测  38
    2.3.3 耐蚀性检测  38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38-39
    2.3.5 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  39
    2.3.6 抛光质量评价方法  39-40
第三章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  40-47
  3.1 不锈钢电解抛光简介  40-42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42-46
    3.2.1 实验现象  42
    3.2.2 实验机理探讨  42-43
    3.2.3 各种因素对拋光质量的影响  43-46
  3.3 结论  46-47
第四章 不锈钢化学着色工艺  47-61
  4.1 不锈钢着色简介  47-48
  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48-58
    4.2.1 色谱与着色电位差的关系  48-50
    4.2.2 温度对不锈钢表面着色的影响  50-51
    4.2.3 硫酸活化因素的影响  51-53
    4.2.4 试样大小的影响  53-54
    4.2.5 不锈钢前处理对着色的影响  54-56
    4.2.6 添加剂的影响  56-57
    4.2.7 氧化膜封闭处理的作用  57
    4.2.8 着色液浓度对着色的影响  57-58
  4.3 着色膜测试结果  58-61
第五章 不锈钢电解着色  61-65
  5.1 电解着色简介  61-62
  5.2 结果与讨论  62-65
    5.2.1 着色温度的选择  62
    5.2.2 电解参数对不锈钢表面颜色的影响  62-65
第六章 彩色不锈钢工业化生产  65-69
  6.1 彩色不锈钢带的连续生产  65-66
  6.2 不锈钢着色处理过程的控制  66-67
  6.3 彩色不锈钢在生产中的应用  67-69
第七章 结论  69-70
参考文献  70-74
致谢  74-7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5-76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6

相似论文

  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铁素体连接体材料的性能研究,TM911.4
  2. 典型工业固体废弃物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效应研究,X705
  3. 活性自由基聚合用于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修饰的研究,O631.3
  4. 油井管用2Cr13马氏体不锈钢的合金化研究,TG142.71
  5. 不锈钢光亮退火炉燃烧与余热回收节能技术研究,TG155.1
  6. 乙烯裂解炉蒸汽过热段集合管凸缘失效分析,TQ221.211
  7. 干切削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切削加工性能的研究,TG142.71
  8. 开放式精密激光切割数控系统研究,TG485
  9. 基于ABAQUS的不锈钢材料切削过程的模拟与数值分析,TG501
  10. 无线传感网动态频谱分配算法研究,TP212.9
  11. 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及其实验和仿真,TM911.4
  12. 2205双相不锈钢腐蚀性能的研究,TG142.71
  13. 2205双相不锈钢热加工性能和不锈钢复合板力学性能的研究及预测,TG142.71
  14. 316LN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应力腐蚀开裂研究,TG407
  15. 核反应堆用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行为研究,TG142.71
  16. 先进反应堆候选材料的微结构分析,TL341
  17. 核电相关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分析,TL341
  18. TC4钛合金与304不锈钢的电子束焊接方法研究,TG457.1
  19. 不锈钢纤维及织物的防辐射性能研究,TS106
  20.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韧性与组织规律性研究,TG457.11
  21. 基于着色Petri网的工作流引擎研究,TP311.5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金属学与热处理 > 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 > 腐蚀的控制与防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