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管理模式研究

作 者: 孙秋梅
导 师: 姜忠辉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高校后勤 后勤改革 后勤社会化 管理模式
分类号: G64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近10年时间,后勤运行效率、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从目前全国情况看,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对现阶段改革的目标与改革模式认识不清,重新恢复到原有的行政后勤模式,背离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衷。本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检索、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谈起,试图找出适合我国高校后勤的管理模式。针对我国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着的高校后勤资产剥离困难、高校对后勤实体行政干预严重、高校后勤实体缺乏独立的“造血”功能、高校后勤资金紧缺、高校后勤职工对改革态度消极等问题,本文分析发达国家后勤管理的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企业化管理手段、国家提供优惠政策、大学生主体参与等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对以河北大学、苏州大学为典型的独立实体发展模式和以上海大学为典型的集团联合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选择原则和适用条件,并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实现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做了深入探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安定与学校的稳定,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局和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综合考虑我国高校后勤发展及改革的现状,本文认为现阶段采取学校控股、职工持股的股份制公司发展模式可以更好地保证高校后勤“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更加符合目前高校的实际需要及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要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可以考虑采用完全民营化的股份制公司发展模式,或通过采取集团联合发展模式实现高校后勤跨地区、跨学校的区域性、集团化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1 绪论  9-18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选题的意义  10
  1.3 文献综述  10-15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5-16
  1.5 研究方法  16-18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基础  18-29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8-21
    2.1.1 高校后勤  18-19
    2.1.2 高校后勤管理  19
    2.1.3 高校后勤社会化  19-21
  2.2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  21-25
    2.2.1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21-23
    2.2.2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23-24
    2.2.3 强制性制度变迁  24-25
  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25-29
    2.3.1 视公众为顾客的价值导向  26
    2.3.2 公共服务引入竞争机制  26-27
    2.3.3 实行绩效目标控制的思想  27-28
    2.3.4 实行公共服务的付费制度  28-29
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  29-36
  3.1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阶段分析  29-31
    3.1.1 传统后勤阶段  29
    3.1.2 改革后勤阶段  29-30
    3.1.3 社会化后勤阶段  30-31
  3.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31-36
    3.2.1 高校后勤资产剥离困难  31-32
    3.2.2 高校对后勤实体行政干预严重  32-33
    3.2.3 高校后勤实体缺乏独立的"造血"功能  33
    3.2.4 高校后勤资金紧缺  33-34
    3.2.5 高校后勤职工对改革态度消极  34-36
4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启示  36-43
  4.1 国外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基本运作方式  36-40
    4.1.1 日本模式—由高校与专门机构共同举办  36
    4.1.2 德法模式—由专门机构负责  36-39
    4.1.3 英美模式—由学校直接参与管理  39-40
  4.2 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启示  40-41
  4.3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选择  41-43
5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选择  43-56
  5.1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模式  43-51
    5.1.1 独立实体发展模式  43-48
    5.1.2 集团联合发展模式  48-51
  5.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选择的依据  51-56
    5.2.1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选择的原则  51-54
    5.2.2 两种模式适用的条件  54-56
6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实现的条件  56-65
  6.1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实现的内部条件  56-59
    6.1.1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  56-57
    6.1.2 高校后勤运行机制的转变  57-59
  6.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实现的外部条件  59-65
    6.2.1 政府及主管部门对改革的政策支持  59-62
    6.2.2 学校对改革的政策支持  62-63
    6.2.3 政府及学校对改革的资金投入  63-65
结语  65-66
参考文献  66-6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9-70
致谢  70

相似论文

  1.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2. 江苏省农村户用沼气物业化管理模式研究,S216.4
  3.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S512.1
  4.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冬小麦根系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关系的研究,S512.11
  5. 南京市玄武区和谐社区建设研究,D669.3
  6. 基于EMIF教育数据交换的管理模式研究,TP315
  7. 高速公路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研究,F283
  8. 高校后勤实体的归属性及其人力资源配置研究,G647.4
  9. 苏州市“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669.3
  10. 陕西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G647.4
  11. 基于统一战线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613
  12. 高等学校多校区管理研究,G647
  13. 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专业化管理模式案例研究,F426.22
  14. 高校后勤聘用人员激励机制研究,G647.4
  15. 山东省国有资产现状分析与管理模式研究,F426.1
  16. 济宁矿业集团设备管理模式研究,F426.1
  17.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G633.8
  18. 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与对策,G647.4
  19. 农电企业集约化管理模式研究,F426.61
  20. 基于系统论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讨,G647.4
  21. 我国研究型大学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研究,G648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