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黑人情结与身份焦虑的智性表达

作 者: 尚玉峰
导 师: 于冬云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黑人情结 身份焦虑 完整的生存 妇女主义 黑人女性写作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42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艾丽斯·沃克(1944-)是当代美国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被称为黑人种族和黑人妇女的辩护人。针对黑人妇女遭受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双重压迫的现实,她终其一生孜孜以求人的“完整的生存”并为此付出了执著的努力。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评析沃克的探求之路及其创作的价值意义。 前言介绍了沃克的文学创作概况,包括其文学地位、主要作品、创作前后分期的主题侧重及她对美国文学三方面的特殊贡献。 第一部分,黑人情结身份焦虑。分两节评析沃克本人的人生经历、生存感受和文学理想,追溯探讨黑人情结与身份焦虑的成因与内涵。 沃克个人的坎坷生活经历、早年投身民权运动的政治经历与历史上美国黑人的苦难遭遇和为获取自觉身份的抗争经历交汇成一种心理积淀,沉积于她的潜意识之中,形成了她的黑人情结与身份焦虑,同时也成为她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因。  第二部分,黑人情结与身份焦虑的文学疏解。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沃克的探索之路。沃克是通过她的创作来宣泄自己的焦虑情绪,同时为自己也为黑人种族探寻“完整的生存”之路的。 第一节,美国南方社区镜像:种族歧视下的灵魂扭曲和家庭暴力。以沃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生》为典例对蓄奴制、种族歧视与黑人灵魂扭曲的关联,黑人男性暴力倾向的社会根源和心理因素进行深人探讨。 第二节,三个阶段的不同女性:寻找完整生存的轨迹。通过追溯沃克笔下女主人公形象的演变,梳理不同阶段黑人妇女寻求完整生存的轨迹,呈示沃克本人黑人妇女解放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 第三部分,妇女主义:寻求男女和谐的智性表达。以《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生》和《紫色》为例分析沃克精神探索的实质和沃克的人生追求、文学理想。 沃克提出“妇女主义”是“献身于实现所有人民的,包括男人和女人的,生存和完美的主义”。由此可见,沃克的妇女解放观念不是狭隘的,她认识到黑人女人不但是黑人,更是女人,是人。妇女解放也意味着男人思想的解放,乃至全人类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9
前言  9-11
第一部分 黑人情结身份焦虑  11-17
  (一) 沃克的人生经历、生存感受和文学理想  11-13
  (二) 黑人情结与身份焦虑的成因与内涵  13-17
第二部分 黑人情结与身份焦虑的文学疏解  17-35
  (一) 美国南方社区镜像:种族歧视下的灵魂扭曲和家庭暴力  18-21
  (二) 三个阶段的不同女性:寻找完整生存的轨迹  21-35
第三部分 妇女主义:寻求男女和谐的智性表达  35-40
结语 黑色的主体  40-46
  (一) 女性写作与黑人民族意识的挖掘追溯  40-43
  (二) 走进母亲的花园,步入开放的未来  43-46
注释  46-48
参考文献  48-52
致谢  52-53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53

相似论文

  1. 纳博科夫的文化身份焦虑,I712.06
  2. 《紫色》中的妇女主义研究,I712.074
  3. 他者的建构和寻找自我,I712.074
  4. 全球化视域下的流散写作,I109.9
  5. 论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的黑人女性身份问题,I712.074
  6. 从《紫色》看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I712.074
  7. 从《紫色》看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I712.074
  8. 寻求完整的生存,I712
  9. 艾丽丝·沃克妇女主义在《格兰奇·科普兰德的第三生》和《拥有快乐的秘密》中的比较研究,I712.074
  10. 在苦难中生存,I712.074
  11. 论艾丽斯·沃克小说《紫色》中的上帝形象,I712.074
  12. 《父亲的微笑之光》:一个后殖民背景下的女性声音,I712
  13. 抗争 妇女联盟 自立,I712
  14. 艾丽丝·沃克及其小说《紫色》,I712.074
  15. 从边缘走到中心—沃克笔下黑人女性的解放,I712.074
  16. 关于黑人命运的妇女主义解析,I712
  17. 紫色到淡紫色,I712.074
  18. 在苦难中寻求自我,I712.074
  19.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I712
  20. 砸碎双重镣铐,步入美好未来,I712.07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